重思如何在新形势下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2023-08-03 15:13李芸唐晓丽
声屏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受众文化

□李芸 唐晓丽

“中国故事”的内容正在发生转向,从曾经单纯强调中国道路、中国道理、中国形象和中国价值等这种渗透着强烈国家和民族情怀的宏大叙事视角,转变到“中国人的自我认知、话语与叙事等多个方面”,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已发生、正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件或者过程的回忆、观察或者想象的符号化概括”,又或者是“在中国元故事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变迁而区域丰富多元的‘泛中国故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淡化了中国故事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以及话语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反而让故事本身呈现出更“日常化、个人化、自然流淌的表达”,使海内外受众都更乐意、更容易接受。

因此,在新形势下,既需要个人化叙事与宏大叙事并足而行,也需要让朴实、细琐的日常生活填满建构、诠释、分享的叙事空间,让受众借此去维系情感、建构认同和巩固社群。新“意义共同体”让叙事的关注点由故事本身转向叙事的过程和情境的变迁。

“他者视角”的叙事策略

跨文化传播学者霍斯金斯提出文化差异会造成本土文化在国际传播的效果损失,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折扣”,提出国际联合制作是一种能够降低文化折扣的有效方式。当故事的讲述者发生改变,用他人视角讲自己的故事,那么故事的效果就会得以提升,既避开了“在中国说中国”的局限,也避开了“自卖自夸”的嫌疑。

早在延安时期,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视角,借助西方媒体人士近距离采访共产党、八路军和边区政府,为国际社会打开一个客观了解、公正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窗口。

1957 年,26 岁的科恩受美国NBC 委托,拍摄了当时的北京、上海、广州、长春等8 个城市,制作了一部名为《红色中国内幕》的纪录片,这是当时西方国家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关于中国的真实影像。这部纪录片只有50 分钟,而它的珍贵更在于真实、客观。58 年后,85 岁的科恩重返中国,又拍摄了《科恩眼里的中国》,该片以展现中国巨变为主,在指出中国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客观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了纪录片的可信度。

无独有偶,2018 年《中国日报》制作并发布了系列短视频“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于3 月3 日到3 月11 日期间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英国小哥叫方丹,整个系列短视频聚焦于中国“两会”,但不是仅仅介绍2018 年的“两会”,而是围绕5 个主题,以9 个典型事件为切入点,形成9个短视频,在娓娓讲述中铺开中国社会发展的画卷,同时也在对比中凸显出中国步入新时代后的巨大转变。

2017 年,“我是郭杰瑞”账号加入到短视频创作中,主要对比中外在美食、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提供一些海外资讯,发布在B 站、新浪微博和YouTube 上进行传播。郭杰瑞是生活在美国纽约的犹太人,因有在中国的留学经历而喜欢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他的视频也是以“他者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镜像般的投射。

2020 年,《中国日报》短视频专题报道《老外看小康中国》被评为“主旋律外宣的一个新范式”和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荣获第31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报道通过知名外国政要和专家学者的观察视角和观点表达,向全球受众展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发展之路对全人类的发展具有普适性的世界意义。

根据文化融合理论,“宿主文化适应”是一个将不同文化以不可预测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产生出新的文化样式和意义的过程。“他者视角”就是基于这种理论的一种新的实践路径,对异国文化的人群进行这种语境式的解读,能够化解潜藏在文化之间显在的冲突和矛盾,并通过这种对话式的交流和传播建立一个有效的、动态的互动机制。无论是科恩、方丹还是郭杰瑞,他们的“第一视角能够将属于中国文化的全然不同的‘新概念’输出给更多的异国文化者,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能够提升视频内容的话语功能,更能提升它的说服效果”。

“共情、共通与普世”的叙事机制

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及其对应意义,这些都取决于其自身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心理定势等,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就需要构建国家间意义共通空间。故事叙事中也需要规避或者弱化处理单一价值的主题和内容,既要突出普适性,也要强调与受众的相关性,即需要和受众产生连接,达成共情。

《十三五之歌》被网民评价为“神曲”,该歌曲用说唱的方式解读了中国的政治热点话题——十三五规划。这个视频短片由中央电视台CCTV America 账号在海外社交媒体YouTube 网上发布,6 天获得14 万点击量,随后Facebook、BBC World service、苹果日报等境外媒体账号和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中国媒体账号转发。新颖幽默的特点增强了传播效果,前卫的审美、郎朗上口的曲调将枯燥的经济政策宣传变成了活泼的乐曲和魔幻的视频,不仅充满了幽默感,还针对年轻人增加了很多西方元素。

英国小哥方丹的视频中提及到一个中国成语“对牛弹琴”,该成语直译就是“play a lute to a cow”,但是没有听过这个典故的人就只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那么就很难理解这个成语的潜台词。在视频中,当方丹用英国俗语“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去解释这个成语时,那么很多说英语的外国人就能够大致理解“对牛弹琴”的意思了。当然,此时他们还是没有达到更佳的共通理解,于是方丹做了进一步直叙的阐释,“将珍贵的东西给了不识货的人”(to give sth.to people who does not know its valuable),将“琴与珍珠”“牛与猪”作对应,使自我文化的符号与他者文化中的符号的象征意义统一起来,最终找到共通的解释点,该成语的意义核心也得以在另一文化中有效传达。到此,整句话的跨文化意义建构才算完整,

民以食为天。在马斯洛需求中,食物是最基础的需求,不需要带有意识形态就能为广大海外受众所接受,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能在海外媒体收获极大好评的重要原因。同样,李子柒视频中制作的美食有春季桃胶粥、夏季荷花茶、秋季吊柿饼、冬季剁椒酱。每到传统节日,如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酥、中秋的月饼……不同节日制作不同的食材,这都让海外受众感到既新奇又向往。

任何文化的传播,任何故事的讲述,想要引发共情,必须与受众建立起意义共同空间,而普世性的东西能够跨越语言、种族、地域,实现有效传达。要想向海外传播中国故事,就要选择具有普世性的内容切入,有效构建起意义共同空间,方能引发受众共情,进而认可中国故事,认可中国文化。

互联网语境下的故事再编

传统时代是一种封闭情境,中国故事多以单一主体和单向度进行生产和输出,这种叙事策略却在互联网语境下发生了巨大转变,转向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一种开放式的文化体验叙事,一个价值坐标游离、接受空间有限的用户群体出现,喻国明提出“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力量被激活”,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互联网环境中,并逐渐习惯于在一种碎片化的场景中进行表达和分享,建构出一个个嵌入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圈层文化。这种圈层文化又在社交平台的协同过滤下完成故事叙事,故事传播到不同圈层,以共通记忆勾连彼此,从互动中衍生出新的情感,故事逐渐转化为一件具体而有记忆点的事件,甚至是一种仪式。在跨文化传播中,想要轻松跨越文本自身和语言自带的解码障碍,影像化叙事显然更为有效,更易获得共通性。

2014 年,“月球车玉兔”的全媒体报道构成了社交平台上的一种开放、有多种可能的话语建构,它是由新华社携手科普社会化媒体“果壳网”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设了“@月球车玉兔”账号,模仿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 在Twitter 上开设的账号“火星车好奇号”。这个案例有三个特点:人称的拟态化传播、趣味性极高的网络语言、诉诸情感的危机表达。如2014 年1 月25 日,“玉兔”发生故障,它的微博内容是“啊……我坏掉了”,这样的新闻报道显然是出人意料的,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风格,但结果却很意外。这条微博被近10 万网民转发,之后发布的如“我只是像所有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麻烦”“晚安地球,晚安人类”等贴文,都让受众有一种阅读科幻小说的感觉。“玉兔”修好后的贴文“Hi,有人在吗?”被转发约12 万次,评论7 万次,收获8 万多次赞。粉丝们后来的话语数量和话语内容都远远超过了微博贴文。

社交平台上的协同过滤创建故事的“信任场景”,弱化了空间差异,让故事成为网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新故事的创作空间也被创造出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场景下的受众对已传播的中国故事进行二次或者多次生产,为中国故事的“意义空间”增补更多内容,构建出未来“意义共同体”的内容基础,并产生不同的解读和互动,推动故事走向新的意义共同体。而网民对异域受众的故事反馈评价,还可以优化故事决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反馈式创意”,作为一种动态进化中的“接续”和“增补”,是在向新一轮故事再创作和再传播提供靶向性资源,有效推动了“中国故事”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进化。

个人化叙事结构

全球化降低了个体对国家和故土“一以贯之的稳定的依附性”,而互联网则加剧模糊了个体之间的“文化边界”。以李子柒走红海外为例,她的账号从2016 年至2021 年6 月20日已收获1550 万订阅者,同时期的CNN 订阅者为1260 万,BBC 订阅者为1020 万。李子柒在海外平台YouTube 能获得这么高的关注度,主要在于她的视频内容更具有个性化,是其他博主都不具备的,如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这些点滴经历在不经意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有意象,这些文化特征是其他视频不曾出现过的。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这句歌词最初是在2021 年的2 月2 日,由用户Buhj 最早推上You Tube 平台,还自己给它起了一个很直白的名字Chinese man in da snow。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段视频被不同国籍的网民剪辑,上传至Instagram、Tiktok 等各大社交平台,最终在3-4 个月的演变中,跃然成为海外社交网络上一个热度最高的中国米姆。正是每个人不经意的点击、搜索,透露出自己对该故事的兴趣,再通过社交平台上的智能推荐、观看、点赞和评论,加速兴趣点的聚合,从而营造出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适性和共情力的共享故事文化景观。互联网给予每一个个体在叙事门槛上的低位,极大释放出网民们的故事创作欲望与传播欲望,最终刺激了跨阶层、跨地域、跨国界的交流,正是这种流动性拓展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在英国小哥方丹镜头里出现了不同城市的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场景,伴随着音乐、节奏、动作,“广场舞“这个文化符号变得更加鲜活立体。接着方丹在广场上对老年人进行随机访问,让人们了解了广场舞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人们生活时代的特殊性——大集体时代;后来就落到了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上,城市化大迁移导致很多家庭的子女会离开家去读书、工作,老年人被迫成为“空巢老人”,精神上感觉到极度孤单,这时候他们就会自发形成一个场域环境,一个能够让他们找到组织,有机会围绕一个共同话题来展开社交的环境。很显然,广场舞既聚拢了老年人孤寂的心,也纾解了老年人的心理。

如今,媒体不再是“讲故事”的绝对主体,个体、群体或民间组织纷纷加入“讲故事”的热潮中。当人们看到故事画面中不再出现故宫、长城等等标志性符号的时候,当画面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时,这样的故事框架和故事内容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根本,因为有了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国家形象、城市印象才变得丰满起来。

结语

当前,中国不断崛起,但相应的文化传播与大国形象与之并不匹配,我们需要用更好的“中国故事”参与到世界多样化的文化生态中,用更有效的方式将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人民分享,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受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