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刚
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
译文:
我曾在智永《千字文》的后面题跋说:“作书必须提得起笔,从开头到结尾都要提笔,不可以任笔而为。后代人作书,都有任笔而为的问题。”“信笔”二字尤其应当研习体会。我所说作书必须悬腕,必须正锋,都为破除任笔而为的毛病。苏轼落笔几乎都比较重,缺乏提笔。米芾认为他是在画字,这句话说明米芾认为苏轼有任笔而为的地方。
解析:
董其昌在这里提出“信笔二字,最当玩味”,由此可见,董其昌对“信笔”是格外重视的。那么,何为信笔呢?《汉典》云:“谓随手书写,不甚经意。”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一:“这又与漫无节制,信笔乱挥不同。”
一般来讲,信笔就是任笔而为,不加控制。在书法领域里,书写是由书写者通过毛笔完成,也就是说,书写者主观情感要通过毛笔表达出来。然而,每一支毛笔随着笔毛的种类质量、制作的精良程度而表现出不同的弹性与反弹性以及与纸的呼应程度等等。弹性决定了按笔的幅度,反弹性决定了毛笔回锋的质量,这些毛笔性能都需要书写者长期训练加以掌握和运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充分掌握工具的性能,作为书写工具,毛笔也一样。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书写者主观情感与书寫技巧的相互生发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书写者的主观意识和书写技巧在引导毛笔、控制毛笔。当这个过程反过来,书写者不能很好地掌握毛笔的特性,反而随着毛笔自身的特性书写的时候,便是信笔了。
简单来讲,人在笔先,即书写者主动控制毛笔应该是正确的书写状态,而人在笔后,即书写者跟着毛笔走,即为信笔。当然,董其昌在这里随后给出了破解的答案,即悬腕和正锋用笔。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