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宏
艺术的本质是以美的事物为载体,将个体的热情、情感、理想具体化地呈现出来,将象征主义运用到文学创作,不仅能够使文学家的艺术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能使自己强烈的心理感受、审美体验、伦理判断有机地融入作品,使读者深入了解文学创作者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理解,促使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美学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象征主义运用艺术效果
象征主义手法主要是将思想情感进行艺术化加工,进而呈现出来,促使文学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厚,尽显艺术魅力。下面笔者简要分析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文学价值。
(一)使人物形象鲜明
象征主义主要是利用特定物进行情感烘托,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之更加立体、鲜活。以《嘉莉妹妹》为例,作者西奥多·德莱塞利用物体进行的人物形象塑造。主人公嘉莉生活在偏远农村,为了改善生活、摆脱贫困、获得幸福,毅然决然来到大城市。作者注重从嘉莉神态进行描写,比如她看到漂亮袜子、精致饰品、华丽裙子等展现出来的不同神态,这些侧面反映出嘉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富足生活的憧憬。这便是借助物品来客观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象征创作手法的痕迹均有所体现。
(二)充分表达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的目的是通过特定事物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将主人公霍尔顿的红色猎人帽作为主要线索,将其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作者赋予这顶帽子深远的象征意义,使反叛人物霍尔顿身上的象征艺术得以呈现。同时,这顶帽子还起到暗示作用,它的每一次出现都并非偶然。霍尔顿在参加击剑比赛的路上,由于将剑和装备落在地铁上,无法参加比赛,以致整个队伍在小组赛中落败。在回程路上,队友感到气愤、无奈,所以集体孤立他。此时的霍尔顿在百无聊赖中买下了这顶红色猎人帽,用于安慰自己孤独的心。在作品第七章,霍尔顿因为内心感到压抑,于是决定离开纽约,他当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红色猎人帽戴在头上,将鸭舌帽戴在前端,这体现出霍尔顿坚定追求美好的纯粹生活、挚爱理想的决心。霍尔顿在来到纽约后,他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美好,人们的思想被金钱充斥着。霍尔顿为了保护自己的童真之心,不与社会现实同流合污,每每感到孤独或者无助时,都会将红色猎人帽戴在头上。
(三)揭示社会背景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英美文学作品很多会利用象征手法来揭示当下的社会现状、人们的生活状况。就拿《姐妹》来说,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多次将死气沉沉的意象融入作品,用于揭示当时社会人们萎靡的精神状态,从故事结尾处“我拒绝吃南妮给我的奶油饼干,因为怕吃的时候弄出很大声响”“小屋里出现了一阵沉默”“房子里并没有声音”这些句子中均可看出。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将汤姆、沃尔夫、科迪等人作为一种象征符号,通过对这些人自私自利个性的描写,与盖茨比的正直品格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了富人的物质、精神的堕落,以及道德的缺失,也侧面体现出物质主义对社会民众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让人们沉迷于追求物质,却失去了本真和快乐。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的运用解析
(一)物体象征
在短篇小说《礁湖》中,作者约瑟夫·康拉德将礁湖作为象征物。礁湖是浅水滩,被珊瑚礁、荒滩和沙丘隔离,因此与海水分离。从地理特征角度来说,礁湖与外界是相隔绝的。傍晚时分,当白人欲要借住阿萨特位于礁湖附近的房子时,他们穿过一片狭窄、弯曲的小海,到达了被森林层层包裹着的房子。作者在此处写道:“处处透着黑暗,在树木间,在相互缠绕着像迷宫一样的藤蔓间,在带给人无限遐想静止不动的树叶后面。”这种黑暗带给人不可征服之感。阿萨特与恋人长期居住在礁湖附近的房子,日常除了约见白人外,没有其他朋友;即使是在恋人患病卧床期间,也因为联系不到可以帮忙的朋友而找不到药品。由此可见,阿萨特与恋人的生活与社会完全隔离的,所以礁湖在小说中象征着孤独、隔绝。
礁湖在小说中也象征着停滞。阿萨特在遭遇恋人过世后,他一度感到世界都寂静了,整个人都变得没有思想、失去生机。在阿萨特看来,二人的爱情是自己不懈奋斗的动力,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他与恋人来到此处,是为了远离嘈杂的人与事,安静生活、平和度日;然而,恋人的突然离开令阿萨特感到自己最为珍贵的爱情流走了,一直努力维护的平静生活不复存在,“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光明也没有平安”。一直到离开礁湖,决心为自己哥哥复仇之后,阿萨特的生活才开始产生新的变化。这片礁湖是黑暗的,透露着无尽阴沉,渲染出压抑的悲剧氛围。阿萨特的哥哥就是在来礁湖的路上,被敌人追击不幸离世的;阿萨特的恋人也是被礁湖上的蚊虫叮咬后,救治不及时致死。可以说,阿萨特的一切梦想、生活的期望,在走进这片礁湖后便彻底破灭了,这是作者借由礁湖给出的悲剧暗示。
(二)人物象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时常利用文字来营造神秘、紧张、恐怖的氛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主要讲述了南方传统文化与北方价值观受到的严重冲击以及巨大转变。主人公艾米丽是一位没落贵族的小姐,象征着美国南方的旧秩序、旧观念。她所居住的房子在一条极为考究的街道上,是四方形大木屋,有圆形屋顶和尖塔,阳台上装饰着涡形花纹。我们从艾米丽所居住的房子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保守传统的人,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艾米丽小姐在世时,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義务的象征”。从小镇人的视角而言,艾米丽以死亡来征服时间和爱情的做法虽然荒唐,但这种心理是可以被理解的。所以,很多人怜惜她、尊敬她,钦佩她无所畏惧、大胆追求的精神。此外,艾米丽拒绝向政府纳税的行为,其本质是拒绝面对现实的表现,依然沉浸在过去中。小镇人知道艾米丽杀害了她自己的情人之后,尽管充满震惊,但由于艾米丽与他们一样热爱南部家园,因此他们依然对艾米丽抱有一些复杂情感。当艾米丽去世之后,小镇人纷纷为她献上玫瑰花以表哀悼。艾米丽之死也象征着古老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终将走向灭亡。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短篇小说《新娘来到黄天镇》也运用了人物象征手法。作品以西部乡村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小镇警长杰克波特与一位不够年轻漂亮,从圣安东尼奥东部而来的妇女结婚的故事。这位新娘便象征着东部的秩序、文明。小镇警长杰克波特与新娘的婚姻,以及在东部购买新衣服的行为都暗示着东部文化向西部的渗透。黄山镇的最后一位牛仔—斯科拉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东部文化影响,他一方面拿着左轮手枪企图与杰克波特进行决斗,另一方面他穿着的靴子、衣服都是来自东部文明,即最后一位西部牛仔也被东部文化所渗透。当斯科拉奇知道警长杰克波特结婚的消息时,决定放弃决斗,这也象征了“牛仔”的历史命运。
(三)色彩象征
色彩象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极为普遍。作者通过赋予色彩一定内涵,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分反映出来。运用色彩体现象征意义,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如白色既象征着高贵,也象征着冷漠。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将白色象征大量穿插在文中。比如,盖茨比初见黛西时,黛西就高贵优雅地站在一辆白色敞篷车前;又过去几年,盖茨比再次见到黛西,她依然穿着那条纯白色的连衣裙。
金色象征华丽、富贵。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主要用金色来描写盖茨比的领带。也正是因为盖茨比佩戴着金色领带,所以人们称黛西为“黄金女郎”,宴会上的音乐被称为“黄色鸡尾酒会音乐”。这些描写均客观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人们对金钱和浮华的疯狂追求。
除了白色和金色,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时常用其他颜色作为象征,如用红色象征热烈、快乐,用蓝色象征安静、简单,用绿色象征生命力、青春等,特别是将两个色彩进行对比运用时,更是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为精准地传递出来。在拉尔夫·艾里森创作的《看不见的人》中,作者分别赋予黑色与白色不同的内涵:白人校董诺顿先生穿的是一双白鞋,却沿了黑边;黑人学院中学生的肤色是黑的,学院建筑却是白的。在黑与白的对比之间,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黑白掺杂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在《觉醒》中,作者凯特·肖邦多次运用蓝色象征:主人公埃德娜的瞳孔是蓝色的,仿佛蓝色草地一样引人注目;当埃德娜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之后,她虽然身穿蓝色长裙却面露喜悦。在常规描写时,作者用蓝色象征忧郁、孤独,将埃德娜对自由的无限渴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就拿埃德娜在格兰岛度假来说,她走在海边,聆听海浪汹涌翻腾的声音,闻着大海咸咸的气息,这些都象征着埃德娜当下孤独、郁闷的心情。
(四)动物象征
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也十分擅长运用象征手法,他提出了“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的冰山理论。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而言,文字、形象便是“八分之一”,而情感、思想则是隐含在前者之中,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雨中的猫》中,作者借助猫这一象征,将作品的主旨揭示出来。美国太太一直致力寻找缩成一团、小小的猫,这其实就可以视为这位太太内心的情感或者某种期待。猫有温柔安静的特点,与女性存在诸多相似性,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时常可以见到作者将猫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在小说开篇部分,作者用“淋淋的水滴从棕榈树上落下”“碎石路上的水湾儿已被填满”“海涛在雨幕之中一次又一次地撲上沙滩”等句子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在这种恶劣天气下,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猫蜷缩在广场旁的桌子下方。当美国太太看到这一幕时,她顿时心生同情,联想到自己身处异国,唯一可以与自己沟通的丈夫每日只是躺在床上读书,长期生活在压抑、沉闷的环境中,以及冷漠的丈夫,令她觉得自己同这只小猫的处境是那么相似。这一象征的运用将美国太太对精神关怀渴望的心情充分体现出来。在作品《老人与海》中,作者依旧用大鲨鱼、大马林鱼等多个动物形象来进行象征创作,如大马林鱼象征人类的欲望,狮子象征勇敢坚毅、铲除邪恶,鲨鱼象征难以挣脱命运的悲剧。古巴老渔夫在航海捕鱼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陷阱,其实都象征着人类与大自然搏斗;最终失败的结果,意味着无论人类的力量有多大,都没有办法挣脱自然法律。
(五)多重象征
詹姆斯·乔伊斯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英国文坛巨匠,在其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其运用多重象征创作手法,将孤寂、压抑的社会背景呈现出来。单看情节,小说主要描写了刚刚步入青春期的男孩儿对爱情朦胧的感觉。主人公是一个住在安静巷子里的男孩儿,喜欢上自己的邻居曼庚姐姐。他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也不敢直接同她交流,只是当听说她想要去阿拉比集市却又不能去时,男孩儿决定独自去集市为她买一份礼物。由于路上耽误了时间,当男孩儿到达集市时,人群已经散去,此时的男孩儿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可怜虫,感到无比空落和绝望。买礼物失败,浅层次象征着男孩儿爱情憧憬的破灭,深层次象征着在压抑时代背景下,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有可能幻灭。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运用多重象征,以简练的语言将深刻的含义清晰地表现出来。“白象”这一象征来源于古印度神话。传说一位印度国王非常讨厌一位大臣,于是赐给他一头白象,这位大臣为了喂养白象,几乎花光了全部钱财。海明威借助白象象征婴儿,在男主人公看来,婴儿增加了生活的负担,而女主人公则将婴儿视为珍贵的礼物。此外,男主人公在遭遇不快时,总是会选择喝酒来释放压力、逃避生活,这里的酒象征着焦虑不安和对生活的迷惘。《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全部象征物均反映出男女主人公所持有的不同生活态度,二人必须有一方屈服才有可能达成共识,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是比较常见且重要的创作手法,起到塑造人物形象、充分表达情感、揭示社会背景的作用。作者通常借助象征手法将抽象情感具体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比较普遍的象征物有物体、人物、动物、颜色,以及多重象征。读者在阅读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只需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就能轻松理解象征意义,同时在阅读中启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