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刘晓萍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泰兴分院,江苏泰兴 225400;2.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江苏泰兴 225400)
培养目的、培养标准、培养方式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当今教育者关注的核心。欲成才先成人,“德”乃为人之本,更是为生之本。国家富强、社会和谐,首先要求青少年成人、成才、变强。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思想品德的完善发展更具价值。早在20世纪中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就已提出德育应该包括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勇于负责的精神等内容。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而是后天精心培育和锤炼的结果。作为职业院校,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的全周期正是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阶段,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已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思政教育的成功开展不仅可以保证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更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国家繁荣昌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德育公共基础课的核心教育目标。目前,一部分职业院校在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因传统观念和定式思维的桎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导致教育方式因循守旧,落于俗套。不同课程教师之间关于课程内容的交流相对较少。多数专业课教师完全按照基础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缺少拓展性内容,至于思政元素,则更是微乎其微。即便是思政课教师,课程往往也只涉及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单一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现在,高职院校在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时,已开始重视思政元素的融入,但由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思政元素较少,导致院系及一线教师忽视了它的融入和运用,加之思政课程和学生所学专业相脱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偏弱。基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应遵循“项目化融入”和“盐融于水”的原则,针对性、系统性地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实践教学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实习项目中,用不同的Excel 图表分别展示各省份大国工匠的分布图,对比分析哪种图表更直观更易于体现中心观点。这一思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良好发展。
虽然,目前中职阶段的思政教育建设指导性文件较少,但教育部2020 年5 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指导。该建设方案覆盖范围广泛、保障齐全,涵盖方针政策、指导意见、实施路径等诸多方面。该纲要从价值观念、爱国情感、知识能力、法律常识、品行水平五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以提振课堂教学质量。在宏观层面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明晰了方向[1];在微观层面上,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最终成为“五育并举”的优秀人才。
目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的本土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观念。比如众多青少年喜欢观看刺激的好莱坞大片,电影里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取向,这与美国的个性教育、独立教育是分不开的,电影传达的某些观点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是相悖的。在学习生活中,教师无法干涉学生接受特定文化产品的自由,但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这时思政教育就起到了核心作用,它能够扭转学生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认知符合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基本价值观要求。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伤害,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当下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高速发展,使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负面思想、情绪和诱惑,在校学生心智不成熟,思考不全面,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受到诱惑而失足。比如,屡禁不止的校园贷、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引发的安全案件常常见之于媒体,给个人、家庭、学校带来沉重的打击。学校和课堂是传播知识、思想和文化的圣地,因此,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令其行为严守准则,有底线、红线意识。这样,学生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件时才能有理性,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并进行决策,不至于因网络的诱惑走上犯罪的道路。
信息技术教研组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感度,多渠道获取资源和信息:1)引用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重要会议中有关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讲话的精神,如2022年7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会上致贺信,重点提出网络空间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网络安全保障了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增长和繁荣昌盛,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2)溯源并厘清国家重大战略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有名词,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量子计算技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等。授课教师必须非常关注时事政治才能够在其中挖掘素材,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最终激发学生网络兴国、科技强国的热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多个维度组成,宏观来看,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微观来看,亦可从精神风貌、职业道德、个人品格三个层面展开(表1)。由此展开思政元素挖掘工作。
表1 三个层面的思政元素挖掘
近年来,国内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很多高精尖的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在这些方面,思政元素挖掘大有可为。如中国自主研发排名世界前列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国产大飞机C919、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的量子计算等[3]。在挖掘这些思政元素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了解信息技术,了解高科技行业、产业的动态和成果,以此来引导学生产生作为如此优越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分子的自豪感。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经过信息技术教研室同仁的讨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可以从传统手工艺、本地红色文化等方面入手挖掘思政元素。1)传统手工艺。中国古代人民颇具智慧,通过绳结、算筹、算盘、计算尺等自制工具进行计算,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4]。2)本地红色文化。江苏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部分地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性地实现了红色文化线上展览,效果极佳,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出的“云观展”——《时间证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艺术肖像摄影展》线上展览;淮安上线的“党史地图”小程序,网友在家通过扫码即可线上参观40余个红色景区、党性教育基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铁军忠魂永远跟党走—百集红色微党课”线上展播,每天分享不同的党史故事。信息技术与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线上线下整合,既满足了游客的游览需求,也能让学生零距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法律法规庄严不容侵犯,网络用户还应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法制教育思政元素挖掘可从以下两方面开展:1)法律法规。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主要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等领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教研组应当分配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研读,挖掘出与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去;2)伦理道德。网络用户需要具备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正是因为伦理道德观念淡薄,思政教育缺失,导致法律观念薄弱才产生了如网络水军、舆论轰炸、刷量控屏、有偿删帖、网络虚假宣传、网红逃税、销售假货等诸多违法现象。这就需要加强思政教育,通过道德信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成员在掌握计算机领域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基础上,应及时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具备是非判断能力,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思政教育的作用下提升道德修养从而增强法制信念。
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走上职场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具备坚定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在课程目标设定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上下功夫,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树立榜样。协同院系学工部门或就业单位收集计算机专业优秀毕业生案例[5],如从事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网络布线、电脑维修、软件测试等工作的学生,通过优秀案例使学生产生明晰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优秀毕业生,尤其是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膜拜心理,在思想上也容易产生共鸣;2)反面警示。引导学生认识不当行为,如软件管理员恶意删除企业服务器上的数据,这不仅是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问题,更是思想道德与个人诚信的问题。要挖掘这方面的思政元素,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有较强的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方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思政元素挖掘工作完成以后,想要巧妙地将其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勤思考、多讨论、多备课、多磨课来实现,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接引用。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和规定、权威统计数据直接引用。这些资料可提前上传至云班课、雨课堂、泛雅等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利用课前碎片化的时间预习和浏览。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组思考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与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制定清晰的规划。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用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当下信息技术方面的热点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教师带领学生辩证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出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认识到自身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提升学生的职业操守。例如,在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软件课程中,分析屡禁不止的电信诈骗、电子邮件犯罪案件。比如,西北工业大学遭遇境外有组织的网络袭击事件引起各方关注,其中一个袭击手段就是向所有师生群发含有木马的邮件,只要有一人感兴趣并点击,木马就会侵入校园网,从而泄露机密,由此可知,培养在校生网络安全意识何等重要。在获取网络资源课程中,如何筛选健康、有用的网络信息,拒绝不健康和“钓鱼”网页信息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3)项目模拟。通过项目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岗位要求和工作责任等思政内容融合在一个项目中,在模拟工作岗位中强化学生爱岗敬业的严谨态度,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行业结合方面进行探索,这样既渗透了专业素养培育,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在给化工专业学生授课时,让学生根据所学Office知识,用Word 制作“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用Excel分析某企业当下存在的安全问题,用PPT制作幻灯片向领导汇报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课程思政是职业院校实现立德树人、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唯有深谙其价值旨归,探析其实践路径,方能培养职教英才。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这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遵循人培方案、教学标准、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并提炼各章节、各模块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精神内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中去,润物细无声,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本文深入探讨了职教课堂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元素挖掘的方向性和融入的实际操作方法,遵循这样的思路,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每个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