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刘传伏
完成荒山绿化4.635万亩,全省第一;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5%,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天,全省第一;水质全市28个国、省控断面均值达标率100%,国控断面优良率全省第一……
这是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为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交出的答卷。
济宁,一座因资源而兴的城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带动了济宁发展,同时也给生态安全留下了历史欠账。煤炭曾经是济宁的底色。作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济宁探明煤炭储量累计150亿吨,占山东省的53.8%。煤炭,这块“黑金”给济宁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给济宁生态带来深深烙印。采煤区塌陷、河湖污染、重污染天气等生态安全问题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提醒着济宁人民。
济宁又是那么特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贯穿微山湖,沿京杭大运河北上,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内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区域“2+26”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意义重大;黄河穿济宁而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号角已然吹响……
怎么办?如何办?济宁人进行了艰苦探索。
转型升级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船笛阵阵,起锚远航。
在济宁梁山港,一艘艘满载货物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舶,顺京杭大运河南下,让这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再现勃勃生机。
梁山港处于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的黄金交叉点,是“西煤东运”和“南煤北运”的咽喉要地,是连接西部煤源产地和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物流枢纽,更是保障山东煤炭供应的主力军。
坚定不移走生态安全优先、绿色低碳、“公铁水”多式联运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济宁市委、市政府给梁山港的精准定位。早在2020年8月,梁山港108辆LNG新能源运输车就完成挂牌运营。投资2000余万元,组建了江北内河第一支LNG新能源船队。与此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开展“千船计划”与“气化运河”行动,引领辖区7000余艘柴油动力船舶推广使用新能源,发展绿色安全航运。
在距离梁山港100多公里的邹城市白马河畔,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济宁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建设正在全力冲刺,力争今年年内实现第一艘新能源船舶下线试航。
“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是济宁能源布局内河造船领域的重点项目,高质量新能源作为动力的船舶普及必将塑造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新格局。”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琦表示,未来这一项目可成为我国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标杆工程,成为连接南北、通江达海、内河航运绿色安全发展的装备制造牵引龙头项目。
港航物流产业是济宁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也是该市引导产业布局、开发沿运河经济带和实施“以河兴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高起点定位,走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济宁市早有谋划。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今后五年济宁将按照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现代化标准布局亿吨港口,大力发展新能源、集装箱运输船舶,强力攻坚现代港行物流产业。注重生态安全的绿色化被放到首要位置。
宁德时代140亿元投资落子济宁。不到一年前,这则重磅消息曾震撼全国。而现在这个位于济宁市颜店新城的新能源项目已然进入建设施工最紧张的阶段。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是济宁市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最大产业项目,对济宁市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制造业强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济宁市精心筹备布局储能装备全产业链,培育发电装备和绿色能源两个新增长极,逐步形成了以兖州区、曲阜市、微山县、金乡县、经开区等县(市、区)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以圣阳电源、中北润良为代表的储能装备产业链,以新风光、华尚电气、中科泰阳为代表的发电装备产业链和以华春新能源、纳鑫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
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经济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的道路上,济宁步履铿锵。今年起,济宁制定《济宁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十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市,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左右。
防治污染 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大湖天光,美不胜收。
眼下,中国北方最大淡水湖微山湖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10万亩野生荷花含苞待放,鱼虾成群,群鸟翔集,游客如织。微山湖南阳岛映月楼酒店的朱老板忙得不可开交。“湖水水质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微山湖创5A级景区又成功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咱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老朱边忙着安排游客住宿,边高兴地说道。
老朱是地道的微山人,祖祖辈辈都靠这片湖水生活。前几年,他看到岛上旅游生意红火,果断开了这家渔家特色饭店,主打微山湖原生态全鱼宴,生意很是红火。
优良生态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显现。据统计,今年以来,微山湖旅游区热度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全县共接待游客52.1万人次,旅游行业收入3.9亿元。
但从生态安全问题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痛,微山人也深埋在心底。
20世纪80年代,大湖周围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染随之而来,微山湖一度被称为“酱油湖”。2002年,南水北调一线工程启动,微山湖成为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济宁市以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勇气,全力推进南四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池塘退养,全力保障“一湖清水北上”。
关停污染企业、整治煤矿、退渔还湖、退耕还湿、清理光伏项目、人工放流……十年间,微山縣湖区9家煤矿矿业权完成退出,6家违规光伏项目被拆除并完成生态修复,湖内22.85万亩网箱网围全部清理,核心区10.6万亩、缓冲区7.4万亩池塘完成退养,以短时牺牲GDP的增长换取微山湖长久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如今,微山湖常年稳定保持Ⅲ类水质,局部水域达到Ⅱ类水质,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恢复,鸟类221种、鱼类78种、水生植物74种,碧波浩渺、鱼跃鸟飞、芦苇摇曳的生态美景再次呈现,处处可见“两山论”向纵深实践的崭新篇章。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题中之义。
济宁太白湖新区位于济宁城区南部,大诗人李白曾在此地结庐居住。太白湖新区积极作为,以人工湿地功能提升、城市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为路径,软硬结合加大整改力度,全力打造“天蓝、水清、地净”的生态新区,既保障了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也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现在,太白湖新区不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色也越来越美了,我们一家经常到湖边来玩,孩子一到这儿就舍不得离开……”一提起这儿的生态环境,家住太白湖新区的李先生就如数家珍。
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生态安全保卫战,济宁实行指挥部运行机制,列出责任清单,建立“市级领导分工督导、市直部门包案督办、县级党委政府负责落实”的包保督导制度;建立“一河一专班”和河(湖)水质断面包保机制,扎实开展水质保障行动,市县一体推动水质隐患问题整改落实,签订市级、县级联防联控协议;编制市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指导6个县编制县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一项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举措得到有效落实。
生态修复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荒山披绿,再展新颜。
初夏时节,邹城市四裕山上,到处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沿石阶而上,俯瞰整个山区,风景更加宜人。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气息,让人不由得深深呼吸。护林员王广芹哼着小曲、拿着工具,进山巡视。“以前这里就是光秃秃的荒山,现在山上的树多多了,我每天来这里上班能有75元的收入,特别开心。”王广芹是邹城市香城镇张马村村民,近几年当地开展荒山绿化工作,她在山上当上了护林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济宁市创新工作模式,将荒山绿化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荒山绿化打造成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进一步释放了荒山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植树节,济宁市组织4800多名机关干部、志愿者在泗水县凤凰山、鱼山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上至济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下至普通志愿者齐上阵,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助力荒山绿化。
2022年济宁市启动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推进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重点任务,计划植树约550万株,誓在三年内消灭6.76万亩宜林荒山。
工作中,济宁市委、市政府成立市荒山绿化工作指挥部,市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逐山头建立责任清单,落实责任人和责任事项,纳入市林长制年度工作考核任务。为提高栽植成活率,保障项目实施效果,指挥部全面落实专门绿化队伍、专门设施、专门设备、专门管护队伍、专门资金等“五个专门”荒山绿化造管推进机制。
漫步在兖州龙湖湿地公园,远眺大片湖面,辽阔而清澈。耳畔时不时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鸟鸣,那是白鹭结伴而来,于泗河丰盈水草之中,游戏觅食。眼前所见之景,令人心旷神怡。
前些年,隨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泗河水质逐步恶化,龙湖湿地其实是另外一番景象:破旧的堤顶路,河岸的大片荒滩,裸露在水面的成块沙丘,芦苇、蒿草丛生,枯水期泗河河床几近干涸……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尤其是自2017年和2021年中央对山东省开展的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泗河综合开发不断推进,泗河经历着飞速的蝶变,先后完成了堤防工程、堤顶路工程、龙湖湿地工程、青莲公园工程、马桥湿地工程、花海彩田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以泗河为脉,以大堤为线布局的各湿地、公园,成了一张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驰而不息,只此青绿,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济宁市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政治责任,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奋力描绘济宁生态文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