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2023-08-01 18:01李孟刚芮光伟
新安全 2023年2期
关键词:供给新能源能源

李孟刚 芮光伟

近几年来,世界形势复杂多变,能源格局同样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赛道的国际角逐,俄乌冲突等国际政治事件的持续发酵,对我国能源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内容。能源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一、国际能源格局发展趋势

(一)能源发展趋势复杂多样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格局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影响能源安全的新旧因素交织。在石油能源依然显著影响能源安全的背景下,随着俄乌冲突进行,天然气能源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程度也在明显上升。同时,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中和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共识,新能源赛道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新能源转型对能源安全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相较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更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对能源系统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其发展来源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以及依托于新能源市场多条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这拓展了能源安全问题的边界。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技术水平、原材料供给以及市场消费偏好等因素均对能源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力。

(二)传统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增强

在俄乌冲突持续进行的背景下,受国际地缘政治以及全球金融格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传统能源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传统能源市场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影响。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受到战争、金融以及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能源供给受到多重挤压,世界各国围绕能源市场展开多重博弈,提高了能源市场供给的不确定性。此前,欧洲地区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俄罗斯49.0%的天然气和73.0%的石油向欧洲地区出口,受冲突影响,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当前阶段,欧洲国家正在积极谋求降低对俄罗斯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并加强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美国高成本的页岩油、气得以进入欧洲市场,而欧洲市场逐渐承担了更多的天然气溢价。与此同时,俄罗斯能源出口开始向亚太地区和印度转移。世界各地区谋求新的能源供应渠道,造成世界能源供给市场的重新洗牌,对现有能源供应链的稳定产生一定冲击。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增大趋势明显。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之后,INE石油活跃合约期货价格最高上涨55.2%;IPE英国天然气活跃合约期货价格最高上涨126.7%,动力煤活跃合约期货价格上涨23.4%,传统能源价格集体走高。到2023年,传统能源价格波动程度相较于2022年之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际能源形势多样化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能源消费量也呈现逐年升高态势,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巨大。同时,在新能源方面,我国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走在世界的前列,并且在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链上逐渐形成竞争优势。总体上来看,国际能源形势的多样化对我国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能源赛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重要引领者和贡献者,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的同时,在技术创新以及新能源建设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国际上对气候治理与经济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参与国际碳减排、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竞争博弈加剧。一方面,新能源领域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低碳技术的国际壁垒日益提高,新能源市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国际合作遭到削弱,不利于我国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导致绿色经济转型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与地缘政治挂钩的倾向日益明显,气候治理与经济主导权、能源和技术领导力维度进行挂钩,碳中和的国际背景给予了我国较大的改革压力。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但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碳中和任务压力相对较大,而碳排放标准等成为国际政治、技术以及产业竞争的舞台,成为我国新能源改革的新挑战。

(二)我国传统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能源市场制约较大

一方面,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供应链控制力不足。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储量分别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5%、4.5%和13.3%,占比相对较小,且储采比相对较低,石油最为突出,储采比仅为18.2年。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根据2023年一季度数据,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7.50%,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就导致我国能源产业供应链容易受制于人,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容易受到国际能源市场冲击。

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进口来源较为集中,能源供应受地区影响较大。2023年3月,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来源中,进口额度最高的前4名贸易伙伴分别达到进口总量的51.9%和92.8%,進口集中度较高。其中,俄罗斯占到我国天然气进口量的17.7%,原油进口量的15.5%,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除此之外,我国石油资源主要来源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地区稳定将直接影响我国能源供给。

(三)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压缩企业利润,带动物价水平增高

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均会产生明显影响。

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将提高我国工业成本,压缩下游企业利润水平。对于传统能源依赖型产业,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会对企业利润空间产生较大影响。对于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下游产业,其成本承压能力较弱;而对于纺织、塑料制品等化工产业,由于其产品的行业竞争较激烈,议价能力较弱,难以消化上涨的成本,导致利润压缩严重,同样容易受到能源价格的冲击。

此外,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生产者物价水平的增高。有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端,对包括采掘工业、水生产和供应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家电工业、机械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内的加工制造业均具有显著影响。

三、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我国能源建设的启示

面对国际能源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和能源领域发展思想,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能源产业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能源供给体系韧性

当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在此基础上,须进一步加强能源体系建设,提升能源供给体系韧性。

一方面,對能源结构“去中心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供给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保证传统能源供给安全。我国能源消费体系中,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供给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为56.0%,而我国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体系中所占比重虽然提升明显,但总体比重依然较小,2021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在此背景下,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电改造工程,科学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保障存量煤电产能在合理运行年限内平稳退出,逐步调整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优势,逐步提高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形成多种能源并重的能源结构,从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另一方面,加强能源国际供应的多元化发展,提高能源供应链的安全性、高效性。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国际形势多变和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的背景下,巩固和发展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多元并举”的能源供给渠道,在巩固与中东国家油气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中亚和俄罗斯、阿根廷等油气大国的能源合作。

(二)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强化新能源装备制造竞争优势

一是发挥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技术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零部件制造国,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加速发展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光伏、核能等新能源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共182吉瓦,同比增长42.1%;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757万千瓦,同比增长16.6%,发展较为迅速。应抓住当前世界能源转型的机遇期,一方面加紧完成自身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在国际能源市场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我国在能源供应市场中的话语权。

二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与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布局新兴战略产业,从而构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加强新能源领域科技投入和技术人才培育。一方面关注我国优势产业,在水电、光伏发电和核电等领域加强科研投入,提高创新产出;另一方面,加强新能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各类主体的创新能力,增强我国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

(三)加强市场改革,统筹能源消费市场建设

一方面,统筹能源消费市场建设,引导市场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需求,保证能源消费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加强市场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能源市场,提高市场抵御风险能力,通过市场改革逐步构建具有完善竞争机制的市场体系,着力破除市场壁垒,培育多元能源市场主体,引导能源回归商品属性;加强市场引导,稳步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需求,着力实现我国“双减”“双碳”目标;从产业结构上进行相应调整,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我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另一方面,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完善的能源产业供应链保障制度体系,优化能源发展环境。结合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和“双碳”背景下的能源远期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约束,建立我国能源市场发展制度体系;时刻关注能源市场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需求变化,实时进行政策和法律调整,引导我国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费;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建成科学高效的能源消费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制定能源税收等财政手段和产业投融资等政策引导,协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供给新能源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