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娟
(嘉峪关市水务局,甘肃嘉峪关 735100)
水是大自然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力量。为了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安全,强化防洪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生态文明的优化建设。现阶段,嘉峪关市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水安全保障形势严峻、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用水管理措施不完善等,非常不利于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十四五期间,需要结合嘉峪关市的发展需求,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利用,强化生态管理,从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生态修复,推动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们创建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十三五期间,嘉峪关市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十三五”规划完成的指标(表1)。
表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指标性缺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逐渐增加,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二是资源性缺水。嘉峪关市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少雨,而且深居内陆,导致水资源匮乏,对讨赖河过境水量和区域地下水水源过于依赖,而且水资源分配受制于河流定时不定量的分水制度,严重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水资源刚性需求逐渐增加,需进一步对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三是工程性缺水。缺乏骨干调蓄工程,地表水区域分配不合理,加剧了用水矛盾[1]。
嘉峪关市在发展中,农业用水量较大。主要是随着农民开荒力度的加大,灌溉面积逐渐增加,再加上粗放型运行管理方式和节水设施不足,往往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导致农业灌溉中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此外,工业用水量也较大,尤其是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存在高耗水、低效益的现象,节水能力不足。
市供水设施基础较为薄弱。设计标准较低,灌区配套程度低,灌区管理人员人数分配不足,缺乏科学管理。大水漫灌情况普遍,造成严重的浪费问题。在节水工程建设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节水工程建设力度慢。此外,讨赖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对河川径流积蓄调控能力不足,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
水资源较为短缺,且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导致区域缺水形势进一步加剧。农业节水技术滞后,依然有很多区域存在大水漫灌的问题。节水计量设施还不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严重超出定额用水量。
此外,生态绿化用水、生活用水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农村饮水安全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管力度不足,缺乏科学的维护措施,水质处理不到位,导致农村饮水安全水平较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需完善,部分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状况尚未全面扭转,加之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灌区输配水体系不完善、渠道年久失修,影响了输水能力。非常规水源利用程度较低,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利用率较低。水价对水资源利用的制约力度不足,难以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防洪减灾工程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河道、防洪沟渠缺乏系统治理,防洪排涝能力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而且防洪坝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水利工程维护工作不到位,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安全隐患较大。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不足,实行雨污混流机制,加大了城市防洪压力,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在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中,实行多部门分权管理模式。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难以对水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导致水资源管理效率较低。依法保护、促进节约、规范运作的水权水市场制度尚未建立,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未能充分发挥。
十四五期间,嘉峪关市在水利改革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规划目标(表2)。
表2 嘉峪关市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指标体系
1)强化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力度,有效执行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确保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达标建设,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强化保护,如水源地安全警示、隔离防护、水源涵养、水源环境修复等。同时,需做好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制定突发水源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对河湖健康进行科学评估,加大河湖库生态调度研究工作,形成完善的生态用水统筹调配机制。引进安全网、远程视频监控体系等,从而强化水源地保护效果。建设调蓄水库,铺设供水管线。以此,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3]。
2)强化农业节水增收。快速改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设施,进一步提升灌区输配水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打造现代化节水型生态灌区。改造田间节水工程,对田间节水灌溉工程进行大力建设,包含末级渠系衬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提升用水效率。引进农艺节水技术,实现深耕深松、覆盖保墒、保护性耕作等。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用水结构,并引进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智能化计量试点,以便对干渠、支渠用水计量进行监控,提升灌溉用水效率。
3)建设节水型社会。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对用水总量进行控制,推行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确保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落实。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对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促进工业节水,实现工业节水减排,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提升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对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推广滴灌、喷灌系统,减少绿化用水量。
1)完善供水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对地表水进行优化分配,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同时,按照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计划实施大草滩水库至迎宾湖引调水联通工程,形成库河水系连通的骨干水网。配套完善城区局域水网,以丰年水补枯年水,以余区水补缺区水,保障供水安全[4]。
2)保障农村、城市饮水安全。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对输配水管网工程进行改造。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形成集中供水工程,提升供水水质。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强化水质检测,明确保护范围,设立标志、标牌、安装净化、消毒、监测及计量设备。完善水源保护制度,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管理。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强化城市用水管理。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配水管网。规划新建新城水厂,提高城镇供水保障率。
1)加大山洪沟道治理工程建设力度。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治理措施。如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堤顶防汛道路建设,提升河道防洪治理效果。建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观测水库运行情况,及时了解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并展开安全鉴定,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除险加固措施。完善管理设施,确保水闸防洪、兴利功能的有效性发挥。
2)强化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升级防汛指挥平台。尤其要对监测预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预警广播系统等进行强化建设。同时,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并对基层防汛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配备村镇救生设备,加强应急演练。开展防洪减灾安全应急管理。建设现代化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安全度汛责任制、防汛抗旱督查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
一是加大地下保护治理力度。实行地下水水务水量双控制度,严格地下水取水审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行节水工业,避免超采现象。二是加大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重点预防区,实行防风固沙、封育治理,重点项目实行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项目。重点治理区,以河流水库防护、农田防护、防风固沙和人居环境维护为主。其他区域,以封禁治理、加强预防监管为主。三是加大生态河湖治理力度。建设水源涵养工程,加快推进污水、污泥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强化环境治理力度。
综上所述,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推动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