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以生产优质绿茶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而著称,有“中原茶叶第一乡”的美称。绿茶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为提高八里畈镇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水平,在简述八里畈镇绿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茶产品品质、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拓展营销渠道3方面提出发展措施。
关键词 绿茶产业;乡村振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65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新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绿茶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绿茶产业是新县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生态富民产业。八里畈镇是新县的产茶大镇,近年来,该镇通过茶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实现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但仍面临着规模企业较少、产品品质不高、销售渠道单一等发展问题。为此,八里畈镇可利用山地自然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创立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多元化开发产品资源,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八里畈镇的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1 绿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及现状
1.1 生产优势
八里畈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东北部,总面积94 km2,辖11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225个村民组,总人口28 078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水资源丰富,终年无严寒酷暑,气候温暖、云雾多,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多在100~300 m,土壤呈弱酸性,自然资源丰富。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产“叶嫩、香高、味濃、汤绿”的高质量绿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1.2 发展现状
八里畈镇已有2 0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是大别山及豫南地区的茶叶发源地和主要产区,素有“千年茶史,万亩茶园”的美誉,被李德生将军题名为“中原茶叶第一乡”。近年来,八里畈镇采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茶产业,现有茶园近1 900 hm2,年产干茶120万kg,产值2.1亿元;现有产值1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家,茶叶注册商标3个,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企业2家,经营范围涉茶主体380家,该镇80%以上的常住人口依靠茶叶实现增收,生产的产品有信阳毛尖、蒸青、炒青、将军红、养生红茶、速溶绿茶粉、抹茶及禅茶。
1.2.1 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茶产业是八里畈镇的支柱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绿茶生产技术得到迭代更新,茶叶质量和产量逐年提升,八里畈镇年产干茶超120万kg,产值达2.1亿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八里畈镇综合经济实力因茶叶增值已位于信阳市前列。
1.2.2 绿茶产业品牌效应
八里畈镇代表性的茶企有河南新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县大地茶业有限公司,另有64家茶厂(茶场、加工作坊)。其中,河南新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茶文化旅游及茶叶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新林玉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新县大地茶业有限公司拥有1条年加工能力10万kg的国内先进信阳毛尖茶生产线,建有标准化示范茶园106.67 hm2,产品先后荣获2019年、2021年“华茗杯金奖”等荣誉。
1.2.3 绿茶产业收益明显
由表1可知,2015年以来,八里畈镇绿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也逐年增加,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22年,八里畈镇茶树种植面积1 900.0 hm2,干茶产量255.75 t,产值约12 557.350万元,带动农户务工826人次。其中,2017年绿茶价格受市场影响大幅上涨,产值最高。绿茶种植产业已成为八里畈镇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居民实现了持续增收。
1.2.4 绿茶质量建设有效
实行精细化管理,对老旧茶园进行改造,建设生态茶园,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扎实做好茶树补栽、病虫害防治改造工作,提高茶园生产效益,提升鲜叶品质,优化干茶品质。邀请行业专家或科技特派员进行现场指导,引入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定期推荐茶产业带头人外出培训,创新生产方式,提升产品品质。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主体相对薄弱、生产效率低下据调研,八里畈镇涉茶主体380家,但产值1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仅有7家,仅占现有经营主体的1.8%。集鲜叶收购、加工、包装、保鲜于一体的只有新县大地茶业有限公司、新县中科新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县新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县绿源茶叶精制厂(有限公司)4家,其余大量茶园由茶农分散经营,茶叶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经营主体实力相对薄弱。除以上4家茶叶企业外,八里畈镇大多为小作坊生产,厂房陈旧、设备简陋、机械化采摘率低、生产人工成本高,生产产品仍以原叶茶为主。
2.2 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
八里畈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政府+协会+农户”的茶叶产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但未形成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数企业与农户之间仍是短期的雇佣关系,大部分企业仅在茶叶旺季时聘请农民采摘茶叶、参与加工等,未形成真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不利于当地茶产业深化升级。
2.3 产品品质有待提高
1)八里畈镇仍以传统制茶方式为主,制茶过程全凭制茶师傅的经验和感觉,茶叶品质不稳定。2)受生产经营分散、农残管控难、家庭作坊加工、技术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八里畈镇茶叶品质总体不高,表现为中低档茶产量多,高档茶产量少。3)茶叶价格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当地未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且部分茶叶作坊因担心茶叶产量较大影响销售,存在低价出售的现象,不利于市场稳定,造成价格混乱。
2.4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八里畈镇茶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多为当地茶农,其在种植过程中多依靠传统的种植经验,大多未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缺乏科学的茶叶种植技术。从事茶叶专业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聘请的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又不能及时、长期地给予种植指导,无法满足当地茶园的种植需求,导致茶园开垦、管理粗放,茶叶产量及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5 销售渠道单一、宣传推广不到位
1)八里畈镇绿茶销售以传统门店销售居多,依赖熟客上门,缺少主动挖掘、主动引流的渠道,对潜在客户的开发力度不足,且线下实体店经营成本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2)部分茶商虽发展了淘宝、京东、微信、微商等电商销售渠道,使用了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但极少数茶商会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媒体平台聚合消费者信息,由于大部分茶商对目标客户信息把握不精准,多采用网店活动、店铺广告的方式进行营销,无法契合市场需求。受限于产品形式单一、宣传推广方式落后等因素,大部分茶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而造成茶茶品销量不佳,茶叶库存堆积严重。3)八里畈镇茶叶种类、产品未进行系统规划,产品包装简易,标识均使用茶业公共品牌——信阳毛尖,缺乏地方代表性标识。
3 发展举措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作为新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茶产业振兴应围绕“提收入、探索发展举措”,创造新的发展动能,推进当地茶产业进入新生命周期,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加快实现产业兴旺的步伐。
3.1 提高茶产品质量
3.1.1 依托项目开展试验示范
依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和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茶叶高产高效示范推广”项目,将新品种、新技术等茶叶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示范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组团参加茶博会、中国茶叶经济年会等节会,学习观摩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聘请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常驻帮扶带教,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严格把控原料品质标准,进行新产品研发,开展茶产业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知识讲座,加强产业人才培养。
3.1.2 打造绿茶优质产品
精选优质绿茶作为八里畈镇茶产品形象代表,在绿茶种植、采摘、制作全过程采用手工方式,种植上聘请专家指导,提高茶叶种植的科学性;在采摘和制作过程中聘请经验丰富的茶农,提高产品品质;邀请知名人士作为八里畈镇优质绿茶的形象代表,打造八里畈镇优质的绿茶品牌。
3.1.3 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模式
在绿色消费理念的引领下,消费者对茶叶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化学农药的传统种植模式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不利于饮茶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不利于茶叶销售。八里畈镇绿茶种植模式应向绿色有机化发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避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人工合成制剂,优先选择作物轮作及秸秆、畜肥、绿肥等有机肥维持茶叶养分平衡,并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茶树病虫害。同时,在产品包装、运输过程中也应注意使用环保材料,避免二次污染。
3.1.4 加强人才培养
做好茶农、技工和乡土人才的职业培训,培育具有现代化生产理念的茶农。强化对茶叶种植和生产的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邀请知名茶叶专家到八里畈镇指导,引进先进种茶制茶技术,定期推荐茶产业带头人外出培训,增强茶产业团队的科技实力,为八里畈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1.5 严格茶产品质量监管
新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镇人民政府要紧密配合,共同加强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备案制度,严格市场准入。规范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加强产品包装标识管理,严把茶叶监督抽检关口,以抽检倒逼产品品质提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网络平台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以次充好、定量包装短斤少两等违法违规行为。
3.2 深化三产融合发展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县域内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推进茶产业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能有效拓宽增值空间。
3.2.1 多元性开发茶产品资源
多元性地开发茶产品,研发推广以传统茶叶为原料的深加工茶产品,如粉茶、速溶茶、茶果冻、饼茶、茶糖、茶酒、茶菜及茶枕等;研发推广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提取物的深加工产品,即茶香皂、茶牙膏、茶沐浴露等产品。对茶叶资源进行多元化地开发利用,拓宽茶叶营销渠道,提高茶叶种植的经济收益。
3.2.2 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1)可在茶叶主产区创建以制茶工艺体验、茶艺欣赏、茶文化表演、茶道感悟、茶园观光、茶园民宿及养生茶饮等为产业驱动力的茶旅项目,进而充分带动周边乡村参与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产品销售、茶艺表演,形成长效发展。
2)可在新县田铺大塆、九龙潭、丁李湾、西河湾等景区的开发中充分植入茶文化等相关元素,通过茶文化联动地方民俗文化,提升茶旅产品品质,并形成茶旅产业内生动力。
3)建设茶乡康养基地,深挖生态优质資源,打造“禅茶”康养休闲品牌或七彩茶园,推动茶旅康养深度融合。
3.3 拓展营销渠道
1)注重用户体验。线下实体店通过媒体渠道进行茶工艺、茶文化宣传,培养用户饮茶习惯,传播饮茶文化;线上设计一些体验产品,精细网购服务流程,让用户在线上咨询、采购,线下品茶等多环节感受到品牌的关怀,强化用户感知。
2)强化品牌宣传。上级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鼓励申报地理标志认证,统一设置“八里畈镇绿茶”宣传广告牌,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片,核心突出八里畈镇绿色、生态、有机、安全的绿茶。
3)充分利用电商优势。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以“产业扶贫”“电商扶贫”为基点构建茶叶营销渠道,布局多元化社交网络,在新兴媒体渠道培养新兴用户,在茶叶采摘、加工时节采取直播方式将产品特色、产品质量等品牌特色传递给潜在消费者。
4)加大招商加盟力度。大力开展招商加盟工作,组建招商团队,聘请一批资源广泛、号召力强、热心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产业专家、企业负责人、行业协会、商会及乡贤为招商顾问,打造“产业链+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的招商发展格局,使茶叶产品销售渠道更加丰富、多元,实现茶产业新跨越。
4 结语
八里畈镇拥有绿茶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生态、历史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把茶叶列为“扶贫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实现了农民增收、全镇脱贫的经济目标。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作为八里畈镇支柱产业的绿茶产业,应加快茶产业发展改革步伐,改造传统茶园和制茶工艺,绿色种植,科学制茶,灵活销售,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新业态,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彭桂芳.茶文化产业的特征及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考古,2021(5):25-30.
[2] 梅宇.2020年度中国茶业扶贫发展报告[J].中国茶叶加工,2021(1):25-31.
[3] 巫泽慧,黄泽琳.精准扶贫背景下饶平县单丛茶的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9):4-6.
[4] 韩长赋.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J].甘肃农业,2018(5):6-10.
[5] 雷瑜.茶企数字化转型案例与启示[J].福建茶叶,2020,42(8):79-80.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3-04-22
作者简介:张晓燕(1981—),女,河南省新县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E-mail:175576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