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023-08-01 10:24崔倩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9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崔倩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6000)

在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房屋建筑的施工方式也不断丰富, 其类别日新月异。 而在众多住宅建筑施工方式中,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设施工技术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意义, 该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我国住宅实现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发展。 相比传统施工技术而言,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 该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也对我国住宅建筑综合效益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优势

1.1 有助于减少建筑污染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现场浇筑模式而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最主要的优势便体现在其对资源的节约方面。 在借助传统建筑模式完成现场浇筑时, 各类施工材料很可能因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出现损坏, 在自然环境、 气候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 包括施工材料在内的施工资源浪费现象也相对常见。 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却与传统施工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通常是通过工厂提前生产装配式构件, 之后再借助起重机械完成构件的吊装拼接。 在此过程中, 施工材料等资源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 预制部件也无需进行现场养护, 这不仅能有效防止扬尘污染, 同时还能规避因现场浇筑混凝土作业而导致的各类不可控因素[1]。与此同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用水较少,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能得到合理控制, 建筑工地污水垃圾以及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会大大减少。 总的来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能实现资源的高效节约, 也更符合当下建筑行业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1.2 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一般来说,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主要模式为预制构件生产拼装模式。 在正式施工前, 相关单位会通过模数制完成各类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工作, 之后再将各类构件的批量化生产工作交由工厂完成,施工单位需将这些批量生产的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现场装配, 这样不仅能实现建筑工程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施工目标, 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及质量[2]。 而在此过程中, 由于工厂是严格按照构件的技术规程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构件生产的, 所以其尺寸精准度有所保证, 误差也相对较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造成本投入。

1.3 有助于实现工程质量控制

相比传统施工技术而言,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 其应用流程相对简单, 且其对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安装提出了更为标准化的要求, 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必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 在构件正式进场使用时, 施工单位也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保证预制构件的整体质量[3]。 而随着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各类构件安装的便利性将大大提升, 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能得到良好控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 安装技术要点

在开展装配式工程安装工作时, 各类安装流程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及标准。 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主要是通过组装配件的方式来进行建筑结构的安装和优化, 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保障整个安装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程度。 在进行各类构件装配时, 也必须保证所采用的装配设备符合施工要求。 再加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所应用的装备设备, 大多类型多样, 因此所有设备的装配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专业技术手段标准要求。 只有充分保障各施工环节和各施工细节的顺利落实, 才能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2.2 预制品的制作及运输要点

相比传统建筑工程而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对预制品的质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因此, 在进行预制品部件制作时, 必须严格按照各环节规范进行。 在生产预制品阶段, 首先要保证所选用的材料和技术与标准规范相契合, 只有借助有效方法优化施工工艺, 合理控制各项参数, 才能保证所生产的预制品满足特定的工程施工需求。 而在进行预制品运输时, 由于装配式住宅所应用的预制配件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为了充分保障施工进度, 相关单位必须选择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运输方式, 对各部件材料进行稳定高效运输, 保证各类材料能按时送达,避免因材料运输不及时而导致的施工进度拖延现象[4]。 与此同时, 相关单位在选择运输方式时, 也必须保证运输质量, 尽量避免因运输过程而导致的部件及材料受损现象。 最后, 在进行预制部件叠放时, 必须提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测, 高度重视墙板部件堆放的合理性, 保证堆放部件质量不受主客观因素侵害。

2.3 灌浆施工要点

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 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施工期间, 各施工人员必须在综合考量施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落实灌浆施工, 对灌浆液进行充分科学搅拌。 而为了防止灌浆过程中出现墙板位移的现象, 施工人员更应高度关注灌浆后的密封工作, 保证其密封到位。与此同时, 因PC板具有极强的耐火性和采光性, 因此其在灌浆施工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最后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时, 也需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标准规范相符。 在此过程中, 可通过对测试监管混凝土浇筑强度等方式, 保证混凝土质量。 而在开展混凝土灌注工作前, 施工人员也需在底部浇筑石子上进行水泥浆的浇筑, 并借助分层浇筑的方式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高速发展, 其应用优势也逐渐被行业关注认可。 但需注意的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及缺陷。

3.1 预制工艺水平有待提升

通常情况下, 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构件需提前在工厂完成加工, 之后相关单位需将建筑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 并完成构件安装。 而未充分保障构件质量生产厂家, 大多会严格遵循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构件的生产。 而一旦构件质量与相关标准不相符或构件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 则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便会大受影响, 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更不容忽视。 但就目前形势来看,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预制生产工艺水平仍有待提升, 相关单位也必须高度关注预制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在提高预制构件产品质量的同时, 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为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驾护航。

3.2 施工人员技术操作缺乏规范性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而言, 相关构件的组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组装时, 也必须对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构件的安装与质量标准相符。 但结合目前形势来看, 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人员招聘时, 并未设立过高的门槛, 对施工人员也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要求,大部分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均为外来临时务工人员,其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5]。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前, 甚至未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 在此基础上, 新员工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缺乏正确认知, 也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其安全意识也有待增强。 这样一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便频繁出现,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工程施工质量。

3.3 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风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实际施工往往包含诸多高空作业, 这些高空作业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施工人员需在施工操作中面临诸多危险动作, 因此, 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 亦或是参与正式施工的技术人员, 都必须高度重视现场施工的安全。 一旦施工人员操作不当, 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变化, 会受到负面影响, 高空坠落等施工事故出现的频率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 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运输吊装工作时必须配备专人, 对该环节操作进行严格把控, 确保现场施工操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标准规范,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风险, 减少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

4 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化措施

4.1 工程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前期, 必须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来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 充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首先, 需完成项目前期检验工作的控制。 在此过程中必须对各类设计形式进行全方位分析, 在确保构件拆分时主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 借助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 解决冲零部件拆分期间所出现的脆弱性问题。现阶段,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拆分工作大多是在完成主体图纸设计工作后, 依靠工厂内部对构件进行拆分处理。 但在此过程中, 应构件拆分设计单位, 与设计主体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两者之间很可能出现参数及施工图纸理解方面的误差, 以至于构件拆分后的受力性能不符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 相关构件厂商必须与建筑工程设计单位、 监理机构以及总承包单位达成有效沟通, 对构件拆分模式进行共同设计,在明确各部门参数对接的基础上, 保证构件拆分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 为防止构件生产环节出现的各类偏差, 相关单位必须加大PDCA质量改进法的应用,从而对生产工艺形成有效约束。 若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不对称的现象, 必须对此类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 并对不同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以及尺寸参数进行全方位分析, 保证预制构件的各类应力值与工程建设主体诉求相符。 最后, 在构件生产过程中为加速混凝土凝结及硬化, 可借助蒸汽养护等方式完成部件的预热、 升温以及降温处理工作,防止混凝土构件出现开裂, 为混凝土构件结构的稳定性保驾护航。 而对于部分钢筋位置的切合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对预制构件的梁柱体内钢筋捆绑工艺进行全方位考量, 保证该工艺的选择与后期焊接需求相契合。 与此同时,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装配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还必须明确预埋件及连接套的设计定位。

4.2 工程施工中期的质量控制

所谓工程项目施工中期的质量控制, 其实便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及管理。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时, 相关单位必须全面分析不同吊装工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需落实预制构配件结构参数以及表面状态的检测工作, 通过抽样检测等方式, 全面检查预制构配件的整体质量。一般情况下, 每一批检测数量应保持在构件总数量的10%以上。 一旦抽样检测过程中发现预制构配件的裂缝或破损现象, 则必须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对购配件进行及时修补, 若购配件破损情况过于严重,则可选择废弃。 而在开展构件连接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 可借助制度管理的方式, 全面把控工程施工各个环节。 如施工单位可提前对起吊点进行严格控制, 进而确保吊装空间位置与实际吊起装配位置的一致性。 而针对某些规模较大的空中运输作业或整体难度较高的空中安装作业, 则必须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程度, 并在针对性分析不同预制部件结构属性的基础上, 完成预制部件的空间匀速移动及安装工作, 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4.3 工程竣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而言, 后期竣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需从两个角度出发。 首先是原始资料的验收, 其次便是工程的运维养护。 在进行各类工程施工资料验收过程中, 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各项基础材料的归档和采集工作, 并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应用的技术参数和实际工程施工的情况进行详细对比, 分析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一旦发现问题, 则必须将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 并对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减少后期工程运维养护的难度。 其次, 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运营维护管理时, 相关单位可选择委托专业的物业公司, 对工程建筑工序开展相应周期的运维管理。 并在仔细聆听业主建议的基础上, 配备安排相应部门完成工程项目的持续性管控工作, 在延续工程项目运维生命周期的同时, 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年度增收的推动作用下, 工程建设领域也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事业逐渐走上现代化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化道路, 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综合要素也与当下的建筑工程事业发展诉求相契合。 因此, 相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 并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 在明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各项要点的基础上, 落实工程施工前期, 施工中期以及竣工后期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此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长效发展, 助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走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