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
今天,《中国美术报》创刊300期了!
这个诞生于纸媒冬日,凝结着几代中国国家画院人学术理想,承载着众多中国美术人热诚与厚望的婴儿,已在不觉间,走过2600多个日夜,在七年多的风雨打磨、汗水浇灌和实践锤炼中,成长为一个英姿飒爽、坚毅健硕的少年。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建立中国美术标准
创新中国美术风格
报纸诞生时的铿锵誓言,始终响彻在我们耳边,
建设中国美术的精神家园
建立中外美术的互动平台
创刊时的拳拳初心,我们从未更改!
市场大潮的洗礼、媒介变革的冲击、新冠疫情的困扰、科技更新的挑战,“生存还是毁灭”的威胁始终没有间断,却从未冷却我们心中的梦想,从未磨灭我们胸中的斗志,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办报的信念与决心!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张报纸的来之不易;也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一定要办好这张报纸”“要对得起‘中国两个字”的嘱托分量有多重、责任有多大!在资讯泛滥、真假信息难辨的泛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专业媒体的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尤为凸显。
由于有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国家画院的呵护、社会各界的扶持、前辈楷模的引领以及全体中国美术报人的齐心努力,《中国美术报》在创刊100期时所勾勒的“六幅面孔”,经历岁月的淬炼沉淀,非但没有变得模糊,反而在今天更加清晰明朗:
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
中国当代美术新闻的阐释者
中国当代美术乱象的批评者
中国当代美术活动的见证者
中国当代美術史的叙事者
中外美术交流的引导者
七年多来,我们以“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为原则,始终牢记“内容为王”,始终不断在“专业化、人文化、网络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道路上深耕。坚持专家办报、办专业报,培养学者型记者;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历史时间节点和重要美术事件、热点文化现象、典型案例,聚焦美术界、美术人、美术事,以专题、专栏、专访,图、文、音视频结合等多形式进行深度、多角度解读,持续性报道和全方位宣传推广,凸显国家级主流专业媒体的示范引领与與论导向性作用。同时,立足行业属性,加强对文旅部系统专业单位、全国画院系统的学术推广、舆论建设和联动互动,助推行业发展与社会美育。
七年前稚嫩青涩的面孔,在化危机为转机的过程中,已成长为笃定从容,有理想、有筋骨、有温度、有立场、有厚度的少年;当初的《中国美术报》,也已在媒体不断深度融合的发展大势中,向着融媒体的方向全面拓展。成立新媒体中心、打造新媒体矩阵,分层分众设计特色品牌:比如报纸的“时代人物”、视频号的“带你看展览”、微信的“地道艺术”“美周播”等,已得到受众广泛认可和肯定,报纸与移动端的互动联动更加紧密,媒体传播的广度深度更加优化,主流舆论和专业媒体的阵地进一步得到强化。
为争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我们也在经济效益的保障上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加强内部建设,最大程度发挥凝聚力和创造力。包括内部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制度的修订。强化法律咨询,强调激励机制和人性化管理。创新项目合作机制,强调跨部门合作、个人创造性和集体智慧与合力的充分发挥,加强报社凝聚力。强化顶层设计和运营策划,不断拓展经营范围,探索新的经营增长点,力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站在300期的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将顺应时代之变,全面加强传播机制建设,全面推进融媒体平台建设,强化国际美术传播。进一步优化内容、强化全媒体选题策划和专家咨询,拓宽渠道、创新形式,讲好美术中国故事。围绕“以专业的眼光发现美术新闻,以美术的视角报道当代中国”,展现国家级美术专业媒体的学术高度、深度、锐度与责任担当。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和统战思维,创新思路、团结一切力量,打破边界,走出舒适区,敢于“出圈”和跨界合作。进一步强化报社品牌项目开发,拓宽经营视野、扩展经营范围、拓展合作边界,在深耕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培植新的增长点。
300期的我们,仍是少年!
一支满腔热血、充满干劲,在实战中锻造、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敢于直面、也无惧任何风雨挑战!
我们有信心把所有的困难、压力与危机转化为机遇、动力和挑战,我们更期待在不断的蜕变中,谱写新华章,绘就新蓝图……
(作者系《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