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一些不太宜居的地方也有人类的足迹,如火山口、悬崖边等。还有一些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衍生的居所,是一种源于自然的“因地制宜”,如石洞、水面等。居住在这些非同寻常的地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把家安在火山口
青之岛位于日本伊豆群岛的南部,岛上常住人口约200人。它是三千年前海底火山爆发,岩浆冷却、岩渣堆积而成的火山岛,其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岛内居民利用地热资源烧水煮饭,甚至泡温泉。
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使岛上植被茂密,并提供了天然的大氧吧。不过,为了岛上居民的安全,这里的直升机随时待命。一旦有火山喷发的预兆之象,便会迅速安排居民安全撤离。
“穴居”别有洞天
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地区石林遍布,沟壑、谷涧之间分布着许多冲天而立的“石柱森林”。当地有一座格雷梅小镇,人们都住在石洞中。这些洞穴易于挖掘,而且冬暖夏凉,适合居住。
当地人根据石头的形状打造形态各异的石洞院落。随着凿石水平的提升,当地人在石洞已能凿出餐厅、厨房、卧室、花园等。
卡帕多西亚于1985年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如今成了热门旅行地,不少人的土耳其旅行清单上都会有“洞穴酒店体验”这一项。酒店的每个房间都是由石柱开凿而成的,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地人的穴居生活。
一出生就在湖面上生活
在柬埔寨,有70万人一出生就在洞里萨湖上生活,房子、 花园都漂浮在水上,一艘船就能拖走全部家当,外界将这个水上村庄称为“浮村”。
浮村的房屋档次各不相同:最差的是一艘小渔船,稍好的是棕榈叶或竹竿搭成的茅屋,最好的房屋是涂上鲜艳颜色的木板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浮村里的人大多以捕鱼為生。为了适应洞里萨湖较大的水位落差,浮村人修建了高脚屋,雨季时房屋高悬在地面上,通过一旁的楼梯进入房间。而旱季时房屋则靠近水面,水位线也随之降低。船是他们唯一的出行方式,为了生存下去,游泳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接待游客,浮村人搭建了水上足球场、理发店、服装店等,还做起了海鲜生意。
(据新华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