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再加上全球变暖,大大提升了2023年成为史上最热一年的概率。感受到强烈高温的还有义乌小商品市场。
“5月底开始,我们每天的出货量达到10万双左右,近期突破12至13万双。”王琴是浙江东阳市某冰袖厂的负责人,她的档口就开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4区。
这里是义乌防晒用品行业的集中地,来自浙江和湖北工厂生产的防晒衣、伞具、墨镜和口罩等等防晒用品,正是通过这里流向全国以及海外。
在经济学研究中,气象经济学是一个细分领域;而“一度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即气温只要有1℃的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例如在德国的春夏季节,当平均气温超过22度以后,每上升1度,大瓶装的啤酒每天会多销230万瓶,德国气象公司由此开发了相关的“啤酒指数”。
某种程度上,义乌商品的动向也是类似的一种市场晴雨表。在所有义乌售卖的防晒用品中,拖鞋凉鞋是进入销售旺季的标志之一。从4月份开始,拖鞋凉鞋已经开始飙升,其中拖鞋关键词已经持续2个月一直排在搜索榜的前10名,这也意味着清凉用品旺季的开始。
据义乌电商平台义乌购统计,在该平台上,5月1日至6月28日,防晒衣订单数比去年同期上漲136.8%,订单总金额同比上涨7倍;小风扇订单数比去年同期上涨107.4%,交易额上涨307.5%;冰袖订单数上涨44.6%,交易额上涨了49.8%。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提到,中国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59亿元增至2022年的6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9%,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42亿元。无论从市场发展还是眼下持续的全球变暖来看,义乌防晒小商品的热度还会持续下去。(据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