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之雅 还看雍正朝

2023-07-31 14:54翟健民
中国收藏 2023年7期
关键词:雍正皇帝粉彩雍正

翟健民

粉彩又称“软彩”,是彩瓷在数百年发展中由珐琅彩衍生出的一个品种。粉彩从康熙时期开始创烧,但其时制作较为粗糙,仅是在红花的花朵中用一点胭脂红。真正的粉彩诞生于雍正朝,距康熙皇帝去世只有几年的时间,所以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康熙官窑、客货概无粉彩。”粉彩不仅在雍正朝烧造成功,并且得以发扬光大,正如《饮流斋说瓷》中赞道:“粉彩以雍正为绝美。”

图一 清雍正 粉彩鸡纹碗

文人审美

在《从造办处档案看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刊载于2004年第6期《故宫博物院刊》)一文中,作者将雍正帝的审美归结为“文、雅、精、细”,还进一步分析了雍正朝形成这种审美的缘由,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成因:

一来,雍正帝原本就喜好瓷器,尤其推崇宋代瓷器,而宋瓷的特点是庄重、规范、严谨,造型大度秀美,色泽纯净明快。所以雍正帝在本朝瓷器烧造中也不自觉地追求含蓄优美、高雅清新的风格。

二来,雍正帝喜欢读书,并且精通书法、绘画、文学,所以他身上带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三来,雍正帝在做皇子时有抱负、有理想,但又不是太子,治国之道无处施展,也不能施展,致使他只能效仿古人心超物外,寄情山水。再加上他笃信儒释道,所以儒家的“抒情言志”、道家的“原天地之美”、禅宗的“虚静空灵”,练就了他从悦心到悦目的审美境界。

具体来说,雍正粉彩大体可分为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从实物来看,以白釉地施彩占绝大多数,例如图一这件清雍正粉彩鸡纹碗,画片以内府所藏明代宫廷绘画为蓝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弘治吕纪《寿祝恒春轴》上所绘群鸡局部与本品的主题纹饰非常相似。

图二 清雍正 粉彩“玉堂富贵”图菊瓣盘

图三 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纹大盘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可谓中国彩瓷史上一段精彩传奇,清康雍乾三代帝王均有慕古之心,曾谕旨御窑摹制,并各有化裁,自成一格。此粉彩鸡纹碗胎质细腻,抚之如玉,釉质晶莹润泽,彩绘绚丽清新,画笔生动传神。图中群鸡皆精神抖擞,“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翎毛极为工致,实非庸手所绘。此碗题材虽与鸡缸杯一致,但器型却不相同,恰恰折射出雍正皇帝好古而不拟古之品性。其造型线条轻盈优美,荡漾出一种婉约之气,唯雍正御瓷所独有,丝毫不逊色于成窑,堪称雍正御瓷之精绝隽品。

瓷上生花

从雍正粉彩的纹饰来看,以花卉题材最为丰富,牡丹、桃花、海棠、菊、“落花流水”等纹样十分常见。雍正皇帝雅好花道,品位超凡,对于“隐逸君子”菊花表现得情有独钟,御窑厂精心制作的各式菊瓣盘将皇帝对菊花的喜爱凝练于工艺造型之中。此外,在清代瓷绘图案中,牡丹也占有重要地位。图二这只粉彩“玉堂富贵”图菊瓣盤,胎薄体轻,釉质白润。盘心绘有两株盛开的牡丹,含苞待放的玉兰穿插其间,构成一幅“玉堂富贵”图。画面色彩淡雅逸丽,运笔自然流畅,层次清晰,阴阳向背,栩栩如生。

“玉堂富贵”图多见于雍正朝粉彩器上。汉代皇宫有“玉堂院”,后世以“玉堂”指翰林院,两汉《解嘲》一文中所谓“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即有指日高升之意。后世以玉兰花象征玉堂,牡丹花象征富贵,将这两种花卉借喻“玉堂富贵”,祝愿职位高升,富裕显贵。

在花卉纹中,有一种画法是纹饰从器内延伸至器外,俗称“过枝花”,此画法起源于清康熙时期,流行于雍正时期,一直影响至道光时期,晚清以后这种画法不再多见。例如图三这件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纹大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心绘一株苍茂的桃树,沿盘壁蜿蜒伸展至外壁,枝上有盛开的桃花和花蕾,以及八颗嫣红的桃实,五颗在盘内,三颗在盘外,浑然一体。雍正时期一般绘八桃,乾隆时多绘九桃,故收藏界有“雍八乾九”之说。枝旁飞舞数只红蝙蝠,取“福寿双全”“洪福齐天”“五福临门”的祥瑞寓意。

再看图四这对雍正粉彩牡丹蜜蜂纹碗,胎质之洁白细腻,堪比洋彩。其实,洋彩、粉彩、珐琅彩这三者之间难以澄清的区别,是2 0世纪初以来一直困扰陶瓷界的问题。有些器物原名为“洋彩”,现名却是“粉彩”,而有些则是原名“粉彩”,现名“珐琅彩”。究其原因,主要是1936年故宫文物赴英国伦敦展览,当时主其事者,在展览图录中将清室善后委员会所编《点查报告》上原登录为“磁胎洋彩”的瓷器,全改称为“粉彩”。以后,多数的“洋彩”品名均被改为“粉彩”,同时,亦将多件“洋彩”改称“珐琅彩”,由此,洋彩、粉彩、珐琅彩混为一谈。

图四 清雍正 粉彩牡丹蜜蜂纹碗一对

此对碗外壁以粉彩为饰,一面绘有一丛牡丹盛放,另一面繪两只蜜蜂于花间飞舞。

“粉彩”之名,最早或见于清末民初陈浏的《陶雅》与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陶瓷专著中,清宫从未以“粉彩”为器物定名。说回此对粉彩牡丹蜜蜂纹碗,形制周正,敦雅清新,为宫廷御用茶器。碗内罩施白釉,釉质光润洁净。外壁以粉彩为饰,一丛牡丹盛开,花朵饱满,花瓣丰丽,层叠开放,枝蔓伸展,叶片繁茂,几朵盛放葵花点缀其间,两只蜜蜂翻飞对舞,正是“蜜官金翼使”。整器布局疏密有致,描绘精致细腻,敷彩浓淡有致,层次清晰,富有立体效果,堪为雍正时期粉彩器之佳品,成对传世,更为难得。

图五这件做工精绝的抱月瓶,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明清陶瓷最流行的绘画题材之一 ——花鸟画。雍正皇帝对这类花鸟纹抱月瓶青睐有加,在位期间更命人烧造多款花鸟纹瓷瓶。此瓶扁圆形器身,筒形颈,卷云形耳,造型首创于明代永乐时期,而釉彩装饰和烧造工艺却是雍正时期的新创举。瓶身两面分别绘有双禽栖于不同品种的花枝之上,并伴有蝴蝶飞舞于蓝色与紫色雏菊叶上。画面细节描绘技艺非凡,反映了景德镇官窑奉旨督造的杰出品质。每组自然写实的叶片均以深浅不同、多达四层的绿色颜料来描绘,花瓣也经过精心渲染。新的釉彩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使用,如描绘雏菊的釉上蓝彩取代了釉下青花,以及鸟翅上的白彩、鸟喙及鸟腿使用的褐彩。此瓶器底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

粉润清雅

图五 清雍正 鸟纹抱月瓶及底款大英博物馆藏

在雍正朝人物题材瓷器中,教子图十分流行,一方面是受宫廷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影响,呈现出“粉润清雅,工致殊常”的艺术特点,具有明显的中国书卷气息;另一方面,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西结合,既有传统纹样,也吸收了西方风格,广受当时海外贵族喜爱。因此,这一时期教子图的载体类型也愈发丰富,包括盘、罐、瓶、杯等等,通常以五彩、粉彩来表现。若按场景划分,大体分为庭院与室内两种类型。

如图六这只粉彩开光教子图盖罐,开光内绘仕女婴戏纹,画面生动。仕女为汉装形象,笑容柔美,温和娴静,身材和面部修长清秀,正将一卷书递于童子手中,童子乖巧可爱,背景一派“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景象,趣味盎然。其开光外饰花卉纹,清丽雅致。

雍正时,文房用瓷品种较康熙时也更为丰富。雍正皇帝本人精通汉族文化,特别是对文房用瓷情有独钟,曾多次下旨传办烧造文房用瓷。如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二十七日,内务府郞中海望奉旨:“尔将各样款式水盛,或腰圆形、半壁形、鸡缸形……务要精细,每样烧几件。”另外,雍正一朝多有为文房用瓷配座、镶口或配匣的记载。

图七这件雍正粉彩墨床便是一件文房佳器,长8.5厘米、宽4.5厘米,方寸之间展现出一幅山水画卷。远处峰峦叠嶂,苍山雾雨,崖上槐柏昌茂,峡中水流回转,一叶蓬船临岸,庐舍前携琴会友,颇有一番世外桃园的意境。墨床为研墨时搁置墨的用具,清代较为流行。造型多小巧精致,一般为长方几或书卷式,或方或圆,或船式等,形式多样。墨床虽形制小巧,但也最具宫廷特色,成为典雅的书案清供陈设。

图六 清雍正 粉彩开光教子图盖罐

图七 清雍正 粉彩墨床

猜你喜欢
雍正皇帝粉彩雍正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雍正:精细典雅
时尚达人:雍正
雍正:朕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浅析《红楼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