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向度

2023-07-31 13:41马慧子李申莹熊强
食品工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思政

马慧子,李申莹,熊强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 2118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与初衷,更是对现代人才培养价值缺失的警示与回应。人才评价的“唯分数论”和青年成长的“发展失衡”让全社会更加呼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回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普通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主体是专业教育,劳动教育要有效果,就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1]。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结合?以课程思政提供理念指导和实践方向,从目标、价值、实践3个维度探讨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向度。

1 目标共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同向而行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所有学科专业中,也就是所有高校专业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将价值培养融入智育,推进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是培养劳动品质、劳动技能、劳动态度的教育,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与课程思政的理念不谋而合,二者共同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培养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路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这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也是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而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内容、智育的延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塑造健全人格、锤炼高尚品格、磨炼顽强意志等方面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正是立足中国特色以中国式发展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本质上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2 连接人才培养核心点,促进全面发展育人目标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充分发展,实现人的能力和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3]。“智育”和“劳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点,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并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蕴含价值的课程观、方法论,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同时推进“智力”“体力”充分发展的教育手段,其目标都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打破“惟有读书高”的偏见,呼吁价值、技能、品性、德行、体力等回归人才培养应有之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区别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5]。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下,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个包含专业的、技术的、科学的、价值的融合性教育,让所有的专业和课程都蕴含价值性,体现“劳动味”。

1.3 满足教育现状改革需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增长到2019年的51.6%,我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不仅在经济上做好“接受更好更高教育”的准备,更是在心理上产生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渴望。面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工程技术人才重理论轻实践、智育与德育严重失衡等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成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的新使命、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我国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劳动教育是融合性的教育,将品行塑造、技能习得、专业培养融为一体,也是实践性的教育,打破“唯分数”“唯结果”的评价方法,注重人才培养的过程教育和价值倡导,同时,劳动教育也是内涵性的教育,侧重培养学生内在的灵魂和精神。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具有同质性,都将价值蕴于教育中,尊为教育之上,只有这样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 价值共鸣:课程思政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2.1 以劳立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何为“德”,如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五德,而兵家以“智、信、仁、勇、严”为将之五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美好的东西,只有有了德,人才会被尊重,社会才能发展,文明才能进步。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延伸,是让德育具化的教育实践,正如有学者所说:很难设想,不参加劳动就能培养出热爱劳动、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品德;也很难设想,不参加劳动就能培养出集体主义精神、对国家和集体的责任感等[6]。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都凸显道德价值的作用。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是立校之本,不论是课程思政还是劳动教育都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都是服务于育人工作,回归育人价值本源,去培养学生在国家层面要有奉献祖国、“先天下之忧”的“大德”;在社会层面要有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关心社会的“公德”;在个人层面要有勤劳奋进、笃学慎行的“私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摒弃偏离价值、忽视德育的教书,这里的“人”“道”指的就是为人处世的德行和爱党爱国的价值。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构正是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继续夯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育人方向,明确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2.2 以劳增智,推进学生整体智慧习得

传统教育一直注重知识的学习,一如早些年盛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过于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太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调适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何为智慧,智慧是指个体经由练习或经验习得的一种新颖、巧妙、准确地解决复杂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能力[7]。这种智慧的习得绝非源自课本理论的学习,更多要源自实践,正如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学好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

高校劳动教育正是通过劳动让学生获取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知识进行实践的应用、思考和创新,推进科学理论、课本知识基础上的整体智慧的增进。这里的智慧包括知识的拓展,我们这一代的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经济多方面的原因,缺乏生活的历练,对于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知之甚少,甚至缺少常识性的认知,劳动教育实践将生活智慧和课本智慧结合,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智慧还包括知识的应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批评2种情况:一种是仅停留在空想的阶段,不去实践,结果一事无成。当前教育中受到应试等多种考核限制,学习停留在看、记、背,教育注重知识输入、结果考核,但是对于实践关注太少,太多学生“眼高手低”“会说不会做”,劳动教育的推行正是从多方面推进知识的应用,让同学们具备灵活、变通地使用、应用知识,从而进行对认知的调节、对思维的培养,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学习者转化。

2.3 以劳育美,深化中华传统文化实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论断[8]。劳动对美的孕育分为3个层次:一是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如在耕种中体验生命的成长、自然的变化,在制作中认知结构的原理和架构的美学等。二是劳动本身传递美,在历史的进程中,无数描绘劳动场景、劳动工作、劳动细节的文学、画作,正是将劳动这种美升华后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递出来,让更多人去感受劳动带来的美和喜悦。三是劳动创造美,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体现出来,也正是人们通过切实实践创造了美,传承了文化。《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这一教育内容恰恰最需要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去深化,因为任何一堂理论课,任何一门专业课,任何一门思政课,都不能让学生去切实的感受劳动教育的美学蕴含和文化传承,只有劳动教育可以深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实践。

2.4 以劳树责,增强青年学生责任担当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这是时代对青年的召唤,跨越百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更需要青年去担负使命,去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洪流之中。而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是无法通过一堂课、一场讲座、一句标语来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实践。你无法想象一个不爱劳动的人,他爱国爱民族爱社会爱工作,他会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终生,奉献一生。所以,在劳动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尤为重要,也只有通过切实的劳动来增进学生的智商、提升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的逆商;也只有在劳动实践中学生能够感受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而非依赖于课本、盲从于“间接知识”,从而成为一个独立思想、热爱实践的人;也只有劳动实践可以让学生体会设计蓝图与实际操作的差距,从而成为一个真正与社会连接的人,而不是囿于一个理想主义的理论家;也只有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青年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在创新、实践中的价值,增进个体的责任感。

3 路径共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共筑的实践路向

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要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既要课程思政落实、落细、落地,也要劳动教育做好思政导入、专业融入、职业代入,推进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共筑育人路向。

3.1 思政导入,凸显价值内核

不论是课程思政还是劳动教育,其本质都是育人之“器”,他们都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内在的关联就在于育人之“道”,价值的树立与培养。课程思政的推广建设要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劳动教育的深化实践要注重思政教育的引导,二者互为载体,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专业中互融共生,互通共建。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挖掘教育过程的思政资源。在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切实履行育人的主体责任,重视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提取、施教、引导和宣传,切实建立起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资源库,构建“一体化”“科学化”“全方位”的课程实施体系,避免“生搬硬套”“移花接木”。还要加强相关教育举措的保障实施,避免朝令夕改,口号上重视,行动上不支持。育人工作是缓慢的,育人成效更不会立竿见影,对于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建设,高校要有静待花开的气度和深耕细作的力度。二要夯实教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和自觉意识是保障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高校不仅要培养“经师”更要培养“人师”,每一位教师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实践、一言一行之中,更要其本人就成为思政引导的“活教材”,学生信仰信服,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三要营造教育氛围,激发育人共生效应。思政导入,是要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全部过程中激发价值共鸣,要实现育人合力的共生效应。首先在社会上、家庭中、校园内等多个场域都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思想价值的培养,要让受教育、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为社会共识,教育不应发展为功利的工具。其次,要以思政教育为核心,以品质素养、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综合为半径,画大育人同心圆。最后要充分发挥不同育人媒介、育人载体、育人平台的集合作用,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全社会围绕育人目标同向而行。

3.2 专业融入,聚焦能力提升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是在实践锻炼中发挥育人作用,二者都是面向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进行施教,可以围绕专业的学习深入和实践应用,聚焦专业能力的提升,发挥育人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课程设计中融合劳动教育元素。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陶行知、黄炎培,国内外知名教育家都对劳动教育的意义予以高度评价,甚至有“无劳动不教育”的论述,而课程思政的建设,其关键就是在于不能忽视专业培养中的劳动精神、劳动人物和劳动实践,要通过劳动人物的故事案例、劳动精神的宣传导入、劳动实践的实操应用强化学生正确的价值认同。二是劳动实践中融入专业教育。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体现专业的融入和专业的价值,让大学生产生更多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要让专业学习更多地放在教室外、实践中和劳动中,让大学生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要引导他们走入社区、走入社会、走入自然,在社会发展的实景中增长才干、创新实践。三是要区分知识和能力。专业的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砌,大学生要成为担当社会发展责任的栋梁之才,既要有奉献社会的品性,也要有建设社会的能力,不能做徜徉知识海洋的“巨人”、生产实践中的“侏儒”,应该是德能兼备的,能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真知灼见的。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能关注农业发展,关心食品来源,要能在商品销售中有锻炼有调研,关心消费者需求,要能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发现问题,关心食品发展方向,要能在真情实景中让知识、能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专业能力。

3.3 职业代入,涵养行业品质

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课程思政五个方面内容之一,也是劳动教育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这是劳动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劳动教育实践的内核,在人才培养中,要培养全面的人才,就要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合一。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劳动教育实践可以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实践教育,在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岗位要求紧密结合的实践中帮助学生锻造职业理想、行业品质。一是要丰富劳动教育实践中与专业相关的教育内容,通过校内研究院、校内关联企业、校内生产经营公司等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让学生可以在多元化的专业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提高应用思考能力,建立“四个最”的劳动认知观念。二是要深化社企政教的合作,联动校内外资源协同育人,让学生在生产经营中切实体验劳动的价值和专业的应用,从身经百战的企业职工身上、从千头万绪的案例实际中感受行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不易,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行业品质,更帮助学生锻造崇高奉献的职业理想。三是要创新融合校内的实践实习资源,激发育人功能。面对当前的劳动教育切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这样的事件不但无益更是有害,反而助长做表面文章的风气。要从党建、日常管理、社会实践、实习实验等多个环节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融入专业教育实践,建立立体综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劳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多渠道地锻炼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为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学以致用,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4 结语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唤醒其新的时代价值,这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人才考核最关键的一步,它在立德、增智、育美、树责上的价值正是当前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关切。在新时代,我们要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建设中,通过思政导入、专业融入、职业代入焕发更多的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事业。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