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文婷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指导专家/谢轶群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乳腺结节,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统一定义,但在临床上一般指小的肿块。它可以是在B超上显示的,或是在钼靶上显示的,也可以是在磁共振MRI上显示的,还可以是查体触诊时触及的小肿块。
乳腺结节一般来说是一种形态学上的描述,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小。那么多少算小呢?习惯上我们把直径小于10~15mm的肿块,称之为结节。
结节只是一个形态学的概念,并不能说明这个“结节”到底是好是坏,本身有什么问题。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人的个子很高,那只能说明他的身高,不能说明他是否健康、多大年纪等问题。事实上,任何乳腺相关疾病都可以表现为结节,可以是小叶增生,也可以是小纤维腺瘤;可以是小的囊肿,也可以是导管瘤,甚至也可能是小的恶性肿瘤。
BI-RADS是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 nd Data System)的缩写。目前,BI-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这一标准的建立使描述乳腺病灶的特征性术语和评价病灶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降低了乳腺影像学报告解读中出现误差和不确定性。
BI-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具体如下:
0级:不能评估。往往是因为某些原因(如摄片不清或者乳腺组织过于致密等),导致不能作出良恶性判断,简单说就是“不知道什么情况,你换个检查或者重做吧!”
1级:阴性,正常,未发现异常。
无异常所见(包括发现乳内、腋前正常形态淋巴结,亦属于1类)。
2级:良性病变,基本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例如经过随访后无变化的单纯性囊肿、积乳囊肿、纤维腺瘤;乳房内移植物;稳定的术后改变;轻度小叶增生等。
3级:良性可能大,恶性可能<2%。
例如纤维腺瘤、囊肿、中重度乳腺病等,往往表现为边缘光整、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的实性或囊性肿块,或者多发、弥漫的非肿块性影像等。
4级:可疑恶性,建议行病理学检查。
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又分为4A、4B、4C。
4A:低度可疑恶性的病灶(≥2%至≤10%)。
例如倾向纤维腺瘤、复杂性囊肿、炎性肿块、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可能,但又不能完全排除恶性可能。往往表现为局部界限清楚的实质性肿块或混合性肿块;或者导管扩张伴导管内低回声,经常伴有乳头溢液等。
4B: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10%至≤50%)。
往往表现为部分界限清楚、部分界限不清,或是簇状细小钙化点,需综合其他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病理学结果对病灶性质进行综合判断。
4C:恶性可能较大的病灶(>50%至≤95%),但不像5级那样典型的恶性。
往往表现为边界不清、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或新出现的簇状细小多形性钙化点。该级病灶很可能会是恶性的。
5级:高度可疑恶性的病灶,恶性可能>95%。
影像有特征性的恶性征象,应采取积极措施干预,进行确定性治疗。
6级:已行活检证实为恶性。
BI-RADS评估后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知道自己的乳腺结节BI-RADS评级较高,是否就需要马上手术呢?怎么知道结节严不严重,是否需要手术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否需要手术与结节的大小、BI-RADS评级、触诊表现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不是说结节很大就一定要手术,也不是说很小就一定没有问题。另外,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检查报告(譬如B超报告)上的BI-RADS分级来简单判断。BIRADS分级和病情并不是完全一回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的误区。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结合病史、查体以及B超、钼靶等辅助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分析,给出临床倾向,判断良性可能大还是恶性可能大,进而得出是否具有手术指征。
其次,临床诊断只是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的一种倾向性判断,也就是医生认为最有可能是什么,但它不是病理诊断,不是百分百的准确,只有术后病理才是百分百准确的金标准。
因此,当患者来就诊时,有经验的医生都会问清病史、亲自触诊,有时候还需要调出片子进一步研判,视情况可能还需要加做磁共振MRI、穿刺活检等;如果暂时难以判断,有时候还需要患者密切随访2~3月后再次复查,这些都是为了尽可能给出合理的诊断。最终,医生会结合病史、触诊、检查,对结节的良恶性给出一个临床倾向,进而给出继续随访还是需要手术的建议。
医生提醒
由于结节都比较小,且大多数的结节都是由于小叶增生或者小纤维腺瘤等良性疾病引起的,真正恶性的很少,所以,大多数结节患者不需要太过紧张。放松心情,听从医嘱,定期随访就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诊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