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县碾坝镇初级中学 周 扬
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与课堂教学相伴而行,各有侧重,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有多处提到易拉罐,利用易拉罐进行演示实验,呈现实验现象,让学生归纳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部分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易拉罐开展的物理小实验,简要介绍如下。
霜和露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可以利用易拉罐进行实验,揭示霜和露的形成原因。易拉罐中放入冰块和食盐并搅拌,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混合物的温度,显示温度低于0 ℃。同时,有白色的霜出现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在易拉罐的中部还有露水生成(如图1)。
图1
往冰中掺入杂质(如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冰熔化会吸热,使得易拉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冰,附着在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即形成了霜。如果在9 月份做此实验,还能观察到易拉罐的中部有许多露水出现,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了易拉罐上。
教材中虽然介绍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但学生对小孔所成像的性质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易拉罐自制实验装置,来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用钢钉在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用钳子将易拉罐有拉环的顶部金属拔除掏空(简称开口端)。把半透明膜用橡皮筋固定在开口端,制成小孔成像演示仪。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膜上呈现的像(如图2)。仔细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从烛焰的不同位置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后是怎样传播的?
图2
物体成像的特点,包括像的倒正、大小、虚实。如果像能成在光屏上,说明成的像是实像;如果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说明成的像是虚像。图2 中的半透明膜相当于光屏,由于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能呈现在半透明膜上,且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时,还可动态探究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小孔大小和形状对像的影响。
1.探究像的大小
保持半透明膜与小孔的距离(简称像距)不变,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简称物距),发现:当物距变小时,烛焰的像变大了;当物距变大时,烛焰的像变小了。把两个大小不同的易拉罐套在一起,保持物距不变,拉伸里面的小易拉罐,改变像距大小,发现:当像距变小时,烛焰的像变小;当像距变大时,烛焰的像变大。以上两次探究实验表明:小孔成像的大小不仅与物距有关,还和像距有关;小孔所成的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还可能是等大的;无论怎么改变物距和像距,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始终是倒立的。
2.探究小孔大小对像的影响
保持物距和像距不变,改变小孔直径大小,发现小孔越大时,像越不清晰。如果小孔直径太大,原来的像变为一个光斑,物体不能成像。这说明在进行小孔成像实验时,让小孔直径小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3.探究小孔形状对像的影响
将小孔分别做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发现当物距和像距一定时,小孔所成的像的特点保持不变,说明小孔成像特点与孔的形状无关。
用酒精灯加热装有少量水的易拉罐(如图3),可证实大气压是真实存在的。实验操作步骤为:易拉罐被加热后,罐口出现白雾,此时撤走酒精灯;用橡皮泥封堵罐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易拉罐形状发生改变说明易拉罐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罐内外都只有空气,说明空气对易拉罐产生了力的作用,进而证明大气压是真实存在的,以及罐内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图3
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力学部分最难学的知识。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可借助易拉罐进行浮力小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学会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把空易拉罐按入装有水的桶中,手感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易拉罐进入水的体积越大,手受到的推力越大。该实验不仅证明水对易拉罐有浮力,还证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用剪刀将易拉罐从中间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把易拉罐下半部分底朝下用手按入水中,松手后由于易拉罐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易拉罐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把易拉罐上半部分正立放入水中,由于易拉罐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易拉罐下沉,最终沉入水底。由此得出: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
在易拉罐底部放入小螺母、小铁钉,再装入适量细沙,利用此装置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气中易拉罐及其中物体的总重力,再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放入水中。若易拉罐处于漂浮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0,则实验结论是: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在易拉罐的盖和底部中央对开两个小孔。用细绳将小铁块捆绑在橡皮筋上,并穿过小孔放入罐中,用竹签将橡皮筋两端固定在盖和底部中央的两个小孔上,小小易拉罐就变成了能量转化演示器(如图4)。让易拉罐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观察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现象。
图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易拉罐先从斜面顶端滚下,在水平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然后又原路返回,重新回到斜面的顶端!细心的学生还观察到,易拉罐从顶端运动到停止线时,橡皮筋由松变紧;易拉罐从停止线运动到顶端时,橡皮筋由紧变松。
易拉罐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易拉罐从最低处滚回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此实验说明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正如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朱正元教授所说:“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利用易拉罐可以进行多个探究实验,实验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一般来说,自制实验器材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用替代的方法解决仪器短缺的困难。
(2)对原有的仪器进行改进或设计出新的仪器,能够解决教材实验出现的困难。
(3)提供足够的仪器,有助于运用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
(4)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同学们的个性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展,开拓精神、创造才能、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