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学习理论视角下退役复学生校园适应机制个案研究

2023-07-30 10:16周冉冉吴茜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6期

周冉冉 吴茜

摘要:我国的征兵政策正在逐步向在校大学生群体倾斜,該群体在退役后返校复学,因环境反差容易产生诸多适应性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高校通过成立学生军事社团,帮助退役复学生顺利融入校园的过程,并通过跨界学习理论视角,分析军事社团帮助退役复学生校园适应的作用,为高校军事社团建设和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跨界学习理论;军事社团;退役复学生;校园适应

一、问题提出

(一)现实困境:退伍复学生重返校园后会遇到再适应问题

我国自2001年首次推行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以来,诸多大学生选择投身军营。每年从上海市应征入伍的兵员,约96%为大学生。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的比例约为3∶7。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大学生兵员在部队服役2至5年,退役后需重新回到学校复学,完成学业。其间,他们将面临从校门到营门,再从营门到校门的两次角色转换。环境变化引发的适应性问题,使该群体在返校复学后面临困难。

(二)相关文献研究

在以往关注退役复学生的同类研究中,一部分是探究退役复学生返校后的适应性问题具有哪些表征,如人际关系问题、学业因服役停滞的后续影响等;一部分是高校针对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建议从加强学业规划指导、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提升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此外,部分研究探讨了该群体环境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与同学的年龄差距、经历区别、生活习性、观念差异等,以及关于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对策研究,提出可以从加大对群体的关注力度、发挥环境影响作用、创新教育手段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由此可见,已有研究多是对实然的问题和应然的对策进行的探讨,且对应然状态对策的探讨多是基于思辨的,缺乏实践的检验。

(三)实践探索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退伍复学生管理实践中初见成效。作为公办高职院校,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上海市同类学校中在校生规模居第一,自2005年起参与大学生征兵工作,于2019年成立军事社团。社团由学院武装部指导,学生自主管理,下设国旗护卫队、体能训练部和学习部。国旗护卫队成员主要以退伍复学生为主,承担日常升旗和国旗护卫仪仗任务,体能训练部以老兵带领新兵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日常体能训练,并承担学校大型活动表演、征兵宣讲和校际交流等机动任务。

尽管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军事社团的实践探索有助于退役复学生重新融入校园,但其作用机制尚待探明。本研究力图通过解释个案研究厘清军事社团帮助退役复学生融入校园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军事社团对帮助退役复学生融入校园是否有用,哪些因素对退役复学生融入校园有作用,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二、研究方法及理论视角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案例研究方法,由研究者选择某场景,系统收集数据及资料,用以探讨某种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同时,本研究基于跨界学习理论视角,通过收集当事人自述,将采访文本转录后进行编码并展开分析,探讨退役复学生返校后的困境,以及在军事社团的帮助下如何完成不同环境的角色转换,高质量地适应校园生活。

(二)个案选择

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军事社团为研究对象,入伍学生中70%以在读大学生身份入伍,退伍后仍需返校学习。

研究选取了11名社团成员作为访谈对象,包括10名退役复学生和1名具有参军意向的学生,涵盖了在读的大一和大二年级学生,及海军、空军、陆军、火箭军等兵种。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三)资料收集过程

本研究以深度访谈的形式搜集数据,通过面谈、在线等形式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时长约45分钟,共转录文本约6万字,作为编码分析的数据。

提纲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学院、兵种、在伍时间和年级;二是在复学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三是在军事社团活动的主要经历和感受,以及参加社团对解决困难是否有帮助。研究者会针对回答进行追问,以探明军事社团帮助受访者解决适应问题的作用机制。

(四)理论视角

本研究借助跨界学习理论展开。西方学界用“跨界”分析组织中不同专业的个体如何在实践中合作并相互促进。其中,“边界”被定义为同一组织中不同角色在合作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也强调“边界”能够给实践者提供新的机会,使之重新审视自己长期以来的做法和假设,这些反思能够为实践者提供深度学习资源。

研究者也提出“边界对象”概念,认为其是跨界实践的工作目标和媒介物,是人为设计出来用于桥接两个领域的媒介,也是实践工作对象。跨界者需基于边界对象进行共同的专业实践,边界对象同时被两个领域承认,且双边实践者只有通过它才能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因此被称为“一种翻译的手段”。

由此,学界将跨界学习界定为,跨界者在边界区域,基于对边界对象的共同实践而产生的学习。这一概念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边界、边界对象、跨界者,它们共同决定跨界学习的本质。

三、研究发现

(一)跨界者:退役复学生模糊的身份和清晰的冲突

跨界者即退役复学生,他们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也切实经历了从部队到校园环境的变化过程。访谈中,很多退役复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跨界者的独特身份。对象1表示:“我走在校园里,经常会听到‘他是当过兵的这样的话,我明白这是与众不同的经历,也会不自觉用高于普通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要对得起这身军装。”对象8表示:“即使我们彼此不认识,但一走进教务处办复学手续,就能看出谁是因退役休学来办手续的。”这表明他们虽然脱离部队环境,但仍能感受到和普通学生的不同之处,从气质、作风能判断出一个陌生学生是否与自己有共同经历。

(二)边界:边界的本质——模糊性得到验证

在复学初期,退役复学生感受到模糊的边界存在。访谈中,退役复学生谈到返校初期的不适应,如谈起学校和部队的差异,对象9表示:“我有时分不清楚究竟是在部队还是在学校,不再考虑作息时间,但我依然会用起床号声作为起床闹铃,听声音我会条件反射坐起来。”

对象6表示:“我又当回学生了,可以随意大踏步地走。但进老师办公室时,还是会大声喊‘报告,当老师听后说‘部队回来的就是不一样时,我仍觉得自己是个兵。”表明对象6在身份认同时,产生了跨界,但仍处于群体边缘地带。

对象4表示:“在社团里,我有种找到同类的感觉,和他们聊起部队经历能聊一整晚,和其他同学聊就没有这么兴奋。”,说明社团成员经历的相似性,即中断的两个或多个界以特定方式彼此相关。部队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两个极端。部队文化是集体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绝对服从;大学文化是自由文化,强调个性和发散思维。

(三)边界对象:军事社团构建的对话桥梁

研究发现,“社团中的各项活动”是退役复学生在返校适应过程中的边界对象。对象7表示:“在部队有很多仪式,复学后参加社团国旗班和体能训练,让我找回在部队的感觉。”对象10表示:“很有成就感。想把自己在部队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想入伍的学弟,帮他们更快适应部队。”对象11表示:“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社团,慢慢发现班长的魅力,晨训迟到,看到老兵站在操场等我们了,会很不好意思,不服输的血性也磨出来了,后来就坚持下来了。”体现出社团活动在跨界学习过程中,边界对象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

社团活动作为跨界学习中的边界对象,延续了部队文化的集体精神,也为退役复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找到支点。通过社团互动,退役复学生从边缘的活动角色转移到活动中心,扮演了普通学生引路人的角色,这也是对角色的自我认同和传承。

四、对实践的指导与展望

(一)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军事社团活动

军事社团可以在学校指导下展开,有利于退役复学生融入校园,推进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帮助跨界者寻找身份认同感。同时,为维持社团的可持续运转,防止出现高年级学生毕业后社团因失去核心成员而缺乏活力,需要建立社团换届平稳过渡机制,形成团队文化,提前选拔梯队,锻炼后备核心成员,以实现历届学生有序循环。普通学生在军事社团的帮助下入伍并重返校园后,作为曾经的受益者,更易变为积极行动者。

(二)形成促使社团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团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引路人。如果社团过度依赖教师的个人权威,忽略团队自身建设,当教师人员换岗,将对社团的存续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弱化个人作用,调动成员主动性,使群体始终具有凝聚力,是社团建设良性循环的关键。

(三)加强兄弟高校社团间横向联系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和校际团队建设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帮助团队产生向心力,不仅能使群体成员展示优良风貌,开阔视野,还可以建立横向联系,寻找到并借助更多的边界对象,完成高级别边界跨越,以活动开展促进团队建设。

作为军地环境转换的边界物,军事社团能帮助退役复学生实现跨界,更好地适应校园新环境。从短期来看,学校增加了工作内容,但从长远来看,退役复学生能借助社团的平台寻找适应的平衡点,使退役复学生的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这是跨界学习理论的高质量实践。

参考文献:

[1]朱艳,范明林.从军营到校园:退伍复学大学生生命历程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0(1).

[2]戴伟芬,梁慧芳.论跨界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22(2).

[3]张再云.认同与区隔: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研究[J].青年研究,2021(4).

[4]金星霖,王琳媛.跨界学习理论的起源、内涵、机制及其本土验证:以職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学习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11).

[5]肖珺,李加莉.跨文化适应研究的解读、进展与趋势:访文化适应理论奠基人约翰·贝瑞教授[J].国外社会科学,2015(3).

[6]彭志斌,曹冬红,王军.高职院校退役复学生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

基金项目: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管理服务类),项目编号cjky202240。

(作者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