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7-29 12:19张旭信任艳苗张秀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病防治布病布鲁氏菌

张旭信,任艳苗,张秀娟,刘 辉,邓 娟

东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东丰 136300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牛羊养殖规模日益扩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然而,由于养殖规模过于集中,极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其中以牛羊布鲁氏菌病最为严重,威胁到牛羊的健康,大幅度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为给畜牧养殖业的健康长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必要对牛羊布鲁氏菌病以及对应防治措施展开深入研究。

1 牛羊布鲁氏菌病概述

牛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是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易感染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春夏季初期属于感染高发阶段,农村地区发病率相比于城市要略高。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极高,一旦牲畜感染布鲁氏菌病,除了会在家畜中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还会通过接触、呼吸道进行传染,引起发热、乏力、头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起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羊,尤其是直接接触新娩出的羔羊,此时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概率极高。另外,如果在饲养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饲喂、挤奶、接触羊毛、屠宰时接触生羊肉等都有可能被感染布鲁氏菌病。

2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疾病认识不足

认识缺乏是导致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困难的根本原因,在很多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农牧民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并未建立全面的认识,片面地认为该疾病比较可怕,会通过人传人,并对人的生殖机能产生影响,且在实际生产中经常违反出现不规范操作现象。对于圈舍内出现的患病牛羊,饲养人员在未做好充分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并直接同患病牛羊接触,从而导致了疫病的扩散,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养殖人员固有的思想中,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很低,发病速度也比较慢,但从目前的患病情况来看,人群感染率已经上升到了6.1%,可见感染率之高。

2.2 感染源控制不到位

传感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途径,若源头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势必会使得疾病大范围传播蔓延。控制牛羊布鲁氏菌病传染源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患病动物扑杀、感染人群隔离治疗、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等,防止病畜进入市场。但目前部分地区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对病死动物的处理方法粗糙随意,随意丢弃、掩埋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饲养人员甚至为了个人经济利益,将患病牛羊出售给经销商,导致病畜大量流入市场,增加了疾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此外,未做好屠宰场和隔离工作,对病死动物处理的监管力度有所不足,暂未设置对应的举报核查制度,这也导致了疾病的传播扩散。

2.3 外购检疫制度不够完善

针对外购牛羊的检疫,对应的检疫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是很多养殖业发达地区的一项突出问题,使得无法及时发现牛羊饲料调出、羊肉调入过程中疾病感染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续疾病防治的难度。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将境外购进牛羊的检疫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人畜布病感染的防控检疫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在实际管理中会有所松懈。若是调出进口地区的查验建议工作落实力度不足,对外购进口牛羊市场的边境隔离疾病检疫措施不够全面,势必会增加人畜感染风险,进而影响到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防治效果。

2.4 养殖户检疫意识不强

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及时为养殖户发放牧业补助流动资金,以及养殖户关注个人利益对扑杀患病牛羊存在抵触情绪,导致个别养殖户将患病牛羊贩卖出去。加之多数养殖户的检疫意识不强,无法做到主动检疫、如实上报养殖数量,而是想尽办法逃避检疫,这也进一步造成了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感染率的上升。

3 完善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实践办法

3.1 提高认知程度

在针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开展防治工作时,为充分调动当地养殖户全方位参与进来,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完善牛羊布病检测制度、检疫举报制度、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如此就能显著提升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成效、扩大覆盖范围,确保每一项制度均能在基层地区执行到位,做到持续推进,逐步构建完善的防治体系。面向养殖户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之深刻认识到牛羊布鲁氏菌病对生命安全以及养殖效益的危害,全面了解国家动物防疫规定。在此基础上,针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尽快完善对应的补偿机制,将各种资金及时拨付,以此来提升政府公信力,使所有部门都能充分参与、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

3.2 落实防治目标责任制

布病感染将对机体造成极大危害,如果细菌呈阳性,往往会令患病牛羊的机体出现直接性细菌感染,在感染几天后便会有反复性接近发病期的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生命。因此,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抓紧抓牢动物防治工作,贯彻执行畜牧业条例,根据各个区域的发病情况针对性制定防治目标,将防治工作各项责任具体到个人,要求各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签订防治责任书,落实责任意识,进一步传导压力,切实保障防治措施的落实落细,从根源处降低民众、牛羊的感染概率。各级防疫部门应积极与养殖场沟通,双方就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消毒方案,并监督养殖户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在消毒上必须严格控制,除了要对圈舍进行定期消毒之外,对饲养用具、饲料槽等也要做到常态化消毒,并严格遵守消毒流程。

3.3 加强免疫接种

在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中,免疫接种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措施,可以使牛羊机体获得一定布病抗体,从而达到降低患病概率的目的。在这里,建议在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集中免疫,大型养殖场按照统一的免疫检查流程,对5月龄的羊羔、8月龄的犊牛,采用先检疫、后免疫的方式,即将检测到的阴性牲畜集中接种,将阳性牲畜及时实施扑杀,接种疫苗建议首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弱毒活疫苗,一般免疫效果可以达到一年。此种做法既能很好地控制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同时也能减少疫苗的用量。值得强调的一点是,疫苗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证疫苗质量符合标准。在接种疫苗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调整接种剂量。牛羊若是连续3年接种疫苗,则需要暂停接种一年,在免疫期间密切关注牛羊状态,一旦出现外部行为异常,应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在防治工作中,有关人员应自觉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扎扎实实地抓好现阶段及后续的防治工作。当地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要按照有关标准,对所辖范围内的养殖牛羊逐户进行免疫,做到每年至少一次,统筹做好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工作,确保每头(只)牛羊都得到免疫接种。

3.4 控制传染源

目前,牛羊布鲁氏菌病暂未研发出特效治疗药物,一旦确诊通常会对患病牛羊进行扑杀。基于此,从源头控制至关重要。在牛羊养殖过程中,通过设置定期卫生检疫的方式,加强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力求将控制举措置于布病传播之前,避免健康的牛羊被感染。在开展良种牛羊布病检疫防治工作阶段,应将侧重点放在引进良种牛羊的安全监管、质量检测两个方面,做好运输检疫,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在引种之前,要做好本地流行情况的调查,以避免采购渠道混乱。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宜从疫区引种,在引种之前需要由动物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严把检疫合格关,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之后继续进行动物调运。顺利购入后,采取必要的隔离饲养措施,在隔离至少1个月后,对其进行疫苗注射、驱虫剂处理,接着才能进行混养。建议在养殖期间采取幼仔、成年牛羊分群饲养的方式,对引入幼仔持续喂食10 d巴氏无菌乳,有效增强其免疫力、抵抗力。

3.5 紧急处理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非常大,即使只有一只牲畜患病,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极有可能大范围传播,甚至波及到整个养殖场,带来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患病牛羊及时隔离起来,在确定病症后对其实施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按照2次/d的频率对养殖场进行全面彻底的卫生消毒,连续消毒半个月后,直至疫情得到控制。如果属于疾病高发期,可以适当加大消毒频率。采集养殖场内每头(只)牛羊的血液样本,对其实施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结试验,一旦出现阳性则要第一时间扑杀。检测结果为阴性可以将其视为假设健康的牛羊,实施隔离饲养,密切关注其外部表现,同时继续进行血清检测,若检测结果连续3次皆为阴性,方可确定为健康。要重视对养殖场所在区域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他养殖场内是否存在病例,以便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羊的需求量、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为畜牧养殖业带来了机遇。然而,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牛羊布鲁氏菌病频发,为养殖人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应高度重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基于防治工作现存问题,合理规划工作方案及路径,通过提高认识程度、落实防治目标责任制、控制传染源、加强免疫接种、紧急处理等措施,有效遏制疾病,掐断疾病传染、暴发的路径,以此来推动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病防治布病布鲁氏菌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对牛口蹄疫病防治的探讨
布病防控知识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