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露思,汤利萍,沈雅琳,孙先霖,严志洁,陈 妍
(南昌大学a.护理学院; b.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南昌 330006)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肛窦感染,肛腺阻塞导致细菌繁殖形成脓肿,发病急骤,以里急后重、肛门肿痛、破溃流脓、寒战、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肛痈,属于“痈疡”范畴[1]。外科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能够迅速排出脓液,进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但由于病变部位特殊敏感,肛周有许多神经末梢,术后存在创伤大、创面愈合缓慢、分泌物多、粪便污染、炎症刺激等问题。因此,促进创面有效修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中药坐浴被广泛用于创面愈合的治疗中且效果显著[2-3],本研究观察地榆汤坐浴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2年6—10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年龄18~70岁;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脑、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存在精神、认知异常;过敏患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患者;肛管直肠周围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有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2组性别、年龄、脓肿直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见表1。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的通过,伦理号为(2022)CDYFYYLK(11-019)。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1 干预方法
2组术后均进行常规补液、抗炎、换药等治疗。换药方法:先用复方黄柏液冲洗,清除分泌物,然后用棉签探查伤口愈合情况,若出现坏死组织以及假性愈合组织予以清除,有出血时,用浸泡盐酸肾上腺素的纱布填塞,止血后用复方桐叶烧伤油的纱布覆盖创面,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用胶带固定。
2组术后第1天进行坐浴治疗。观察组采取地榆汤坐浴,浴汤主要由地榆、厚朴、黄连、血余炭、白及各15 g组成,用水将上述药物煎煮后,趁热熏蒸,待其温度降至40 ℃坐浴15 min;对照组用浓度为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熏蒸创面,等温度降至40 ℃ 左右坐浴15 min。坐浴之后2组均用1%碘伏消毒肛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用无菌棉球拭净。2组均每天至少坐浴2次(大便之后必须坐浴),持续治疗4周。
1.2.2 注意事项
1)坐浴之前应排净大小便;2)防止坐浴药物被污染;3)防止烫伤;4)坐浴时伤口要全浸没在浴汤中;5)对中药过敏者慎用[5]。
1.2.3 评价指标
1)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术后没有疼痛,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有效:术后轻微疼痛,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无效: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疼痛。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
2)创面愈合时间:记录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时间。
3)创面疼痛: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坐浴后让患者根据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完全没有疼痛,计0分;轻微疼痛,能够忍耐,对睡眠没有影响,计1~3分;明显疼痛,已经影响到睡眠,用止痛栓可缓解,计4~6分;疼痛不能忍耐,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用止痛药后效果不明显,计7~10分[7]。
4)护理满意度:出院时判断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2组创面愈合时间、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例
肛周脓肿是由肠道细菌入侵引起,许多患者会出现肠道刺激征、发热等症状,使得生活质量下降。肛周脓肿的危险因素有局部外伤、腹泻、身体抵抗力降低、急性化脓性感染炎症、炎症性肠病、吸烟和糖尿病等。发病年龄跨度大,多集中于20~4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且以低位肛周脓肿为主。针对脓肿的类型和条件、患者的年龄以及发病情况,临床上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如果处理不当,患者可能会发生感染性休克,严重可危及生命。手术能迅速排出脓液,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但存在术后创面大、创面愈合慢、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痛苦等缺陷。
温水坐浴可以有效促进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的恢复,它能通过热力使肛门附近的肌肉松弛,创面打开,同时加热后治疗药物多以离子存在更容易渗透皮肤,有助于清理伤口所产生的分泌物、坏死组织,舒缓因肌肉痉挛等造成的疼痛;此外,温水能够使皮肤和患处的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及炎症、水肿的消散。中药坐浴可使药物直达创面,药物吸收更有效,疗效和肿痛缓解更快,增强细胞新陈代谢,促进创面的愈合以及肛周功能恢复[8]。周曙华等[9-10]认为,中药坐浴既有热力又有药力作用,既可清理创面,又可消肿止痛,促进患者伤口快速愈合。
传统的坐浴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它与有机物接触后会产生新的生态氧,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11],并且它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有杀菌消炎、清理伤口、减少渗出、增加伤口氧气供应,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以及局部组织再生以及创面愈合[12]。其杀菌能力强,具有防感染、止痒止痛等作用,其常用浓度为(1:50000)~(1:2000)。但高锰酸钾属于强氧化剂,患者不易掌握浓度,且未完全配置好的溶液易造成皮肤损伤,配置好的溶液保存时间不长,需要现配现用。
地榆汤的配方中地榆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较广,有降糖、调节肠道内分泌等作用[13-15];黄连苦寒,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作用;厚朴可理气、消除脓肿,有缓解症状的作用;白及有收敛止血、保护肠黏膜的作用;血余炭可防止腐烂、消除炎症,有助于溃疡面愈合的作用。诸药合用,扶正固本,故地榆汤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涩肠止泻、去腐生肌的作用。
地榆汤作用创面的机制,褚娟红认为是药液直接抵达创面,容易被吸收,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肉芽组织生长,降低复发率[16]。吴云翔亦认为,药物附着于创面有很好的收敛效果,能够减少细菌侵蚀,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17]。同时地榆汤坐浴具有简便、廉价、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等优点。
总之,地榆汤用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术后坐浴,疗效确切,可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有效改善伤口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