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启
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要求“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也是党最大的优势。如何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如何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围绕这些问题,人民论坛特邀相关专家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对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认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而革命性是蕴含其中的本质属性。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入手,探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独到之处,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增强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行动依据,其自我革命的历程彰显“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精神,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信仰,在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中依然是科学真理。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①马克思主义以全面彻底的唯物辩证法为依托,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诠释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理。马克思主义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指明道路。
自我革命精神的科学性。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与科学的革命方法,谱写出一部激浊扬清、自我超越的自我革命史。
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坚持基本原理与本土转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根基,占据着真理、道义、实践和时代的制高点。例如:辩证唯物主义中“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的方法论,指引党在自我革命中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批判态度与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相辉映中不断展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价值引领的科学性: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遵循。问题导向是自我革命的鲜明特征。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的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中国共产党人深谙矛盾的普遍性和历史的发展性,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从广大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出发,在调查研究中了解新情况、发现真问题、提出好方案。目标导向是自我革命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有目的、有意志的自觉行动。中国共产党以长远目标为导向,制定并有序推进阶段目标,将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辩证张力转化为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动员人民投身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革命经验的科学性:坚持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批判性与革命性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变革,在立破并举中实现守正创新的重要方式。批判性即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自我革命的理论武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优势。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工人运动等失败经历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放眼现实,中国共产党内各级党组织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革命性即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是自我革命的强大引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从红军长征时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新时代的“三大攻坚战”,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主旋律。
增强自我革命科学性的未来路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仍需在守正笃实中把握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信念、理论和精神推动自我革命长效化与制度化。
坚持用科学信仰指引方向,保持自我革命的定力。信仰坚定,方能永葆初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自我革命,就要树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党性,在社会形势之风云变幻中保持方向不改、初心不变。
坚持用科学理论改造思想,掌握自我革命的武器。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要在自我革命中贏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改造思想,原原本本地读原著、悟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服务对象来看,自我革命是为人类求解放、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进行自我查处和自我改造,反对党内错误思潮和错误行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其自我革命的历程彰显“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人民情怀,也成为党在长期自我革命中坚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旨归。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彰显出鲜明的人民立场。不同于将英雄视为历史创造者的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确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对于明确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政治立场、价值旨归和检验标准具有启发意义。
自我革命精神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护中国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民利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自我革命的人民性,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目标,将人民性融贯于自身建设之中,坚持群众路线,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天然契合。
自我革命的人民性,发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志气、骨气、底气之源,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自我革命的人民性,奠基于历史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民、党民鱼水情深,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这一真谛,从而在全方位的自我革命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增强自我革命人民性的未来路径。增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人民性,应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匡正价值导向、坚定人民立场、明确检验标准。
持续推进党内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守好自我革命的红线。一是严抓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心,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二是强化纪律建设。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做到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一起抓,从细节做起,强化对“八小时以外”私底下、无人处行为的自律自省。
始终坚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增强自我革命的底气。要以党务公开为契机,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党的自我革命进程能够最大程度反映人民意见、回应人民诉求。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充分吸收人民群众的建设性要求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不断增强人民在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
正确处理自我革命和群众监督的关系,巩固自我革命的效能。自我革命是内在自觉。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应培养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群众监督是外在约束。要用好群众监督这一利器,畅通完善群众监督平台,使群众监督与党的自我监督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自我革命与群众监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才能有效解决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主体意识的觉醒,生动诠释了刀刃向内的实践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鲜活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知行合一气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在对工人生活和斗争的考察和总结中进行实践体悟,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劳动群众渴求解放的呼声,逐步实现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马克思主义不仅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充分肯定社会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
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性。从实践辩证法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我革命的历程,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照搬别国经验,坚定历史自信,发扬历史主动,不断取得治党治国治军的光辉业绩。
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性,奠基于辩证唯物论这一科学理论依据。辩证唯物论不仅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高度肯定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秉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重视思想建党、制度建党,回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锤炼“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党特质,在接受政治历练和实践淬炼中不断增强执政本领。
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性,贯彻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回首1921年以来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以提升干部素質,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重整党员干部队伍,不断纠正干部的“左”倾和右倾等错误倾向,并对党内作风进行全面整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彻底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充分调动干部与群众积极性,帮助中国人民真正实现“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强起来”。
增强自我革命实践性的未来路径。党的自我革命是源自实践、观照现实的行动自觉,是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实际行动。面向未来,增强自我革命的实践性,需从实践品格的养成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两方面双向发力。
培养责任意识和锐利目光,锤炼自我革命的实践品格。要在勇于担当中深化自我革命。当前,部分党内同志患上了不愿自我革命的“软骨病”、不敢自我革命的“恐惧症”、不会自我革命的“无能症”。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要兴党强党,就必须敢于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身。要在日常习惯中强化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攻坚战、持久战,需要在日常修炼中强化能动性。党内同志应当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让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信仰,让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在见微知著中强化自我革命。实践是复杂多变、动态发展的,需要党员干部练就洞察世事的政治眼力,保持对乱象与诱惑的警觉和清醒。
坚持政治历练和实践淬炼,积淀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要在实干肯干中落实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中国共产党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在未来仍然需要依靠实干肯干争取更大的胜利。要在善作善成中推进自我革命。党员干部应善于沉淀实践智慧,积蓄成长力量,锤炼不断提出真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从人与环境的互动来看,自我革命是党根据内外环境、形势任务等重大变化而进行的重大改革、自我革新与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审时度势,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决定各个历史时期自我革命的主题主线。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活力源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通过广泛吸收借鉴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身,在贯通历史与现实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关注思想理论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动态,不断审视和批判自身观点,《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七篇序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先辈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优秀品格,根据时代环境与国家发展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自我革命精神的发展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发展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被赋予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蓬勃发展,与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动力密不可分。
自我革命的发展性,内源于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天然地具有革命性。革命领导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熔铸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中,生成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历史进程之中。
自我革命的发展性,也与世界发展、变革、调整的时代特征密不可分。从国内看,中国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从国际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進,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空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亟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和深化自我革命。
增强自我革命发展性的未来路径。进入新时代,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要保持冷静和清醒。中国共产党仍需从动力机制和系统谋划入手,增强自我革命的发展性。
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健全自我革命的动力机制。守正,就要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正,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发挥党的领导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守党性和人民性之正,强化党风党纪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创新,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意识,做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协同推进,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前提下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做好前瞻性思考与全局性谋划,培养自我革命的宏大视野。一是前瞻性思考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⑤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二是全局性谋划各项举措。在矛盾叠加、事务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避免陷入繁杂事项的迷雾,应发挥“坐镇中军帐”的统筹全局功能,从大局出发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在多元因素交织的复杂情境中理清思路,应对挑战。
总体而言,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全景式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特质,四者之间逻辑贯通、有机互动、融合共生,也阐明了自我革命精神具有持久旺盛生命力的基因密码。在把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的新征程上,需要统筹把握、系统协调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以科学性为根本指引、以人民性为价值导向、以实践性为行动遵循、以发展性为动力源泉,不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和精神本色,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政治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汇聚磅礴之力。
(作者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
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26日。
责编/靳佳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