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结尾的技巧

2023-07-28 16:49李仰臣张静
小读者·爱读写 2023年7期
关键词:画龙点睛黄继光鱼钩

李仰臣 张静

生活中,我们吃了一盘花生米,如果最后一粒正好是发霉的,一定会大为扫兴。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一篇记叙文,如果文章结尾草草了事,必将功败垂成。因此,一篇好文章还应打造一个短小有力的“豹尾”,达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记叙文如何结尾的方法。

一、前呼后应,首尾圆合

首尾呼应是最常用的结尾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在结尾部分重申文章中心,呼应开头,从而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这种收束方法,往往能让文章结构严谨,彰显圆合之美,让读者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圆满感觉。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②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王愿坚《灯光》)

例①用“月是故乡明”来收束全文,既呼应文题与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又点明主题,使浓浓的思乡之情得以升华。例②文章的结尾通过再次回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与开头相互照应,显得结构紧凑。

二、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一篇文章之妙,在于落句。在充分叙述或陈说的基础上,文章结尾运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把中心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文章即将结束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这样,结尾自然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显文章的主旨。请看下面的例子:

③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珍珠鸟》)

④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例③文章结尾句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在文中起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让人深受启发。例④文末由事及理,阐述道理,表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作者读书的感受和回报,有画龙点睛之效。

三、自然收束,干净利索

叙事性的记叙文,通常可以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情叙述完了,文章随之自然结束。这样可以使文章显得干净利落、朴实无华。请看下面的例子:

⑤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

⑥“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石峰、王玉章《黄继光》)

例⑤中,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自己游览双龙洞的过程;段末,作者乘船出洞,自然收束,干净利落。例⑥中,记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接着,战士们高喊“为黄继光报仇”,最终全歼敌人。事件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束,但战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精神激荡人心。

四、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文章结尾或在叙述的基础上抒发真挚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或表明看法、发表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请看下面的例子:

⑦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刘章《搭石》)

例⑦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却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颇能打动读者的心。

五、结尾突转,发人深省

作者在叙述某件事时,有意顺着一个方向进行铺陈和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完全引向同一个方向,层层递进,直至高潮,可到达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以出乎读者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来结尾,往往使读者震惊或发人深省。请看下面的例子:

⑧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谈歌 《桥》)

例⑧的前文叙述了这样一件事: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末尾;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桥,可这时木桥突然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逝去的两个人。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读者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这个结果有点出乎读者的意料,但联系前文细想,又觉得其在情理之中。突转式的结尾方式,充分赞扬了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六、曲径通幽,余音绕梁

曲径通幽是苏州园林的美学原则,其设计者和匠师的用意就是让游人看不到尽头,从而吸引他们一直走下去,看下去。文章结尾如能余音绕梁,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尾。

⑨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杨旭《金色的鱼钩》)

例⑨段末,作者通过一个美好的愿望,把自己的感情委婉而真摯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结尾含而不露,余味深长。

常见的结尾还有疑问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文体的特点,灵活地设计结尾,切勿生搬硬套,以免弄巧成拙。

猜你喜欢
画龙点睛黄继光鱼钩
动作中的爱国精神
画龙点睛
金色的鱼钩
致敬英雄黄继光
画龙点睛
黄继光连:英雄精神将永远传承
看不到鱼钩的鱼
画龙点睛
鱼钩
战友给黄继光起绰号“八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