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飞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江苏 扬州 225128)
分层教学立足班级授课制,教师从非智力和智力因素两大方面开展分层,有效设计物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不仅解决了班级学生吃不饱的情况,而且解决了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不仅为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而且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分层教学不仅能从根本上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物理考试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复杂,另外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物理学习的过程相对较为困难,加之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同,在学生之间逐渐形成不同的差异,只有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法,才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被关注到,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初中阶段新增的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分层教学实施需要教师积极观察和主动了解每一名学生,分析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之后根据学生不同的物理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分层主要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个部分,教师可根据两个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课堂作业和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物理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作为明确课程教学方向的重要内容,为整个课程的计划和进度提供保障,为凸显教学目标的主导作用并实现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前,教师应明确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确定每个学生能够完成何种程度的学习任务,以此为根据,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中,分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常,教师可将物理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掌握物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物理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整体讲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而整体讲解的课堂知识若是过于基础、简单,那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物理课堂会变得无趣,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物理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分层是很有必要的.作为物理教师,要熟悉物理教材中的各个基础知识点和重难点,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在设置共同目标的同时,根据授课内容设置分层教学,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地指导,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都有收获.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分层教学最后还应该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要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肯定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不足.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往往对于学生具有很好的教导作用,相较于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更听教师的话,所以教师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适合其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对学生予以评价.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注意力等因素,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教学目标等灵活分层,并且这个分层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对于初中阶段物理教师而言,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和真实能力进行调查,随后科学性地划分好层次.教师应当围绕着学生平日里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等信息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全方位分析,随后拟定出不同的几个层次,并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层次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再一次进行分析,这一环节的分析要求更加细致,通过对每一个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进行了解,能够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各个层次应当进行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编制出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做不同的教学准备是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最大特点.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程学习后,布置不同的课外作业,让C层次的学生完成课后基础习题,在顺利完成的基础上拓展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完成光的实验,并且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而A层次的学生将光的传播现象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完成实践应用作业并写出相关的实践总结报告.
采用分层式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习到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物理知识点.物理教师针对班级优等生所制定的教学任务相较于潜能生而言,难度更大,这是因为优等生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学习状态均高于潜能生,因而其在学习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点时精力更加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表明,科学层次划分,有助于优等生学习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当物理教师所面对的是中等生或者潜能生时,两者相较于优等生而言,在学习上表现出的能力或水平相对较差,因而教师在编制教学任务或计划时,需要从学生物理学习基础夯实方面着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学习特征及优点,明确各自的最佳物理学习方式,通过最基础的物理课堂内容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自信,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熔化和凝固》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潜能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中等生,要求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本节课涉及到的概念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组织和开展实验活动;对于优等生,因为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则可对其展开深入的教学,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物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拓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
分层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反映在各种评价中,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整体性,也可防止个别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学习能力水平低下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物理学习中的不足,更好地调整学习方向及策略.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对中等学生,教师则可以将学生的解题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对于物理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明确更高的学习目标,通过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立足教学评价结果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习题,帮助学生弥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问题,最终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以发展学生基本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以唤醒学生内心的潜能,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任何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都要通过学生的思考实现.在初中物理分层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现自我学习,并从学生的不同需求出发明确具体的指导策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开展分层教学中做好指导工作,并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唤醒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和理解物理知识.如《欧姆定律》章节中的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如果不做实验,仅仅让学生背下两条结论并不难,但学生不通过实验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实验结论容易忘记,而且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规律: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经历整个过程,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也为后面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奠定了基础.另外,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和提升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包括教师演示性实验、学生验证性实验和学生探究性实验.这些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开展成功的实验,首先可以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和科学探究的热情,逐步提高学生进行反思和质疑,在跌倒处再爬起,在失败中重振,培养学生不屈不饶的科学精神.
新课标背景下的学业质量观,正在从“以知识为核心”向“以素养为核心”转变,更注重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评价方式息息相关,依托分层教学可以建立多种评价体系,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对学生的多种活动进行数据采集、深度挖掘分析,将评价信息数据化,以方便从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学习品质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测评.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分层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划分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而制定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