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高燕华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2020 级博士研究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熊永松(通讯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西藏大学博士生导师
谢通门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毗邻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辖1 镇18 乡,常住人口为45573人(2020 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中,仁钦则乡有三个较为著名的制陶村,分别是夏麦村、拉岗村和罗林村,这三个行政村在过去被当地人统称为牛村。
相传,1125 年出生于伦布地方(今春哲乡帮琼村)的古如伦孜被认为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他在18 岁时来到“牛”地方,看到当地人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大量残忍的杀生现象出现在以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古如伦孜利用当地材料,亲自给“牛”地方的人们传授陶器制作手艺,教会他们制作茶壶、酒壶、宗教用器及生活用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渐渐发现用陶器烹饪的食物味道更美,对人体有益无害,特别是对胃病和肠道疾病有较大的益处,并且用陶器盛放的食物不易生秽垢。从此以后“牛”地方的人们开始制作各种陶器,用以售卖或留作自用,逐渐改变了当时狩猎杀生的生活习惯,延续至今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
我们先后四次对罗林村的藏陶传承人阿旺及相关传承人群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调研结果发表,期望有助于藏陶的非遗保护工作。
1.传承人群谱系
牛村制陶传统工艺的代表性传承谱系如下:古如伦孜,1125 年出生,1143 年给谢通门县“牛”村的民众传授了陶器制作技艺;欧珠,1780 年左右出生;索朗欧珠,1830 年左右出生(师从欧珠);罗布、尼玛顿珠、占堆,1880 年左右出生;仁增多吉,1900 年出生(师从罗布);贡布,现年84 岁;次仁顿珠,1943 年出生(已故);阿旺,现年58 岁(自治区级传承人,师从贡布);赤列顿珠,现年31 岁(市级传承人,师从阿旺);旦真旺拉,现年28 岁(师从阿旺);欧坚多杰,现年13 岁,学生(师从曾祖父贡布)。
2.传承人群现状
谢通门牛村藏陶传承人现状调查表
3.传习基地现状
熊永松教授在阿旺的制陶现场
陶器上刻划的图案
制陶原材料处理设备
陶器贴塑及刻划装饰
2008 年,牛村制陶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是谢通门县唯一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 年,“牛”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扶持和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农牧民陶器制作合作社,主要以生产、经营陶器生活用品、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手工工艺品为主。2014 年,阿旺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村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将技艺传授给80 多位村民。2016 年,牛古沟陶器专业合作社被评选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2017 年,赤列顿珠被评选为牛村陶器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合作社被评为“日喀则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以现有的25 位成员为基础成立了谢通门县牛古沟陶器专业合作社基层工会委员会。2018 年,牛村陶器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2019 年,“牛村陶器上釉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村陶器生产工艺有自己的特点,其中,坯体成分主要是粗、细夹砂陶,陶色有红、黑、灰三种,采用的成型手法为泥条盘筑法、手捏法和模制法,装饰图案丰富。产品种类多样,有罐、盆、碗、盘、酒壶、茶壶、佛塔等,均为手工制作,极具民族特色。
1.制陶原料
原材料是从村子附近的山上采掘而来,分红土和白土两种,两者以7 :3 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加水搅拌,直至不粘手并有一定可塑性为止,陈腐一段时间后即可使用。目前牛村制陶基地在材料处理上已经使用了简易粉碎机和炼泥机,提高了原料的炼制效率。
2.成型工艺
采用泥条盘筑和模具成型为主(器型的主体),结合手捏塑手法(器型的嘴、把儿等部件)制作辅件。先是将合适的泥团拍成泥片做底,之后在泥片上用搓好的泥条盘筑出所需要的器型。在盘筑的过程中不断修整器型的造型及坯体表面的平整度。最后把嘴、把儿、盖子等辅件粘接上去,直至完成最终的作品。
阿旺在土窑旁边讲解烧制工艺
烧陶电窑设备
3.装饰手法
有刻划和贴塑等装饰手法,其中刻划是指在半干的坯体上用工具刻划出所需要的纹理和图案。贴塑的装饰手法,是指用手捏或模具印坯的方法将所需的辅件做好之后,将坯体的粘接面刮毛并涂上泥浆,将辅件粘贴上去,用手指压实,之后用工具把挤压出来的多余的泥浆清理干净。
4.烧制方式
大部分传承人烧制方式是传统的平地堆烧,以前常以草皮为燃料,现在已经不允许挖取草皮,故以牛粪砖为主要烧制燃料。牛粪砖是用牛粪、秸秆、石粉混合而成的燃料,石粉具有延长燃烧时间的优点。由于传统烧制方式受燃料、天气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所以牛村制陶基地引进了电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用电窑进行烧制,缩短了烧制时间的同时也提升了成品率。
5.烧成时间
阿旺家的陶器摆件
传统烧制陶器的时间,首先看牛粪砖的质量,牛粪含量高燃烧热量充分,烧制时间就短;其次看风力大小,风大的时候烧得充分,烧制时间就短。一般5 个小时左右,长的8 个小时左右。电窑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5 个小时左右就可达到所需的烧制温度。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地方的很多人开始外出打工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模式,对制陶这种手工生活渐渐失去热情,不愿再以制陶为生,800 多年历史的制陶手艺面临失传的境地。目前“牛”地方仅有少数家庭还在沿袭着传统制陶手艺,其中以阿旺家最为著名,其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着制陶手工艺。
为了全面保护和传承传统制陶工艺,避免失传的危险,在谢通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08 年“牛”村陶器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旺成为该遗产传承人,并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继承权证书。“牛”村陶器制作手工艺从此得到了正规、有效的保护。为了继承和发扬好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手工艺,不辜负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殷切期望,阿旺家成立了陶器制作合作社,培养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制陶,以此传承制陶技艺,为保护和传承藏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合作社以陶器制作为途径,为困难群众提供致富门路,成为“非遗”扶贫和生产性保护的典型案例;其间,阿旺向生活条件较差的15 户青年传授了制陶技术。阿旺家在做好技艺传承的同时,注重与时代接轨,对陶器样式和品种进行创新,设计制作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款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例如,在日喀则市珠峰文化旅游节和尼泊尔物资交流会上,不仅得到消费者的好评,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非遗”传习基地牌匾
藏靴笔筒获奖证书
作为典型个案的阿旺及其合作社,在政府的推动下,参加了各级各类展览并获得了诸多荣誉。例如,2016 年参加了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振兴传统工艺)西藏传统手工技艺衍生品展暨创业大赛,参展作品《藏靴笔筒》荣获铜奖,同年还参加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2017 年参加了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匠心筑梦—西藏传统工艺展,同年还参加了第二届西藏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成果展,并在日喀则市团委主办的活动中荣获青年创新创业奖;2018 年参加了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八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并荣获金奖;2019年参加了第14 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第11 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2020 年被谢通门县委、县政府评为非遗扶贫就业坊;2021 年在第五届珠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同年成为西藏当代陶瓷文化研究院理事单位。
在阿旺家举办陶艺培训班的场地
赤列顿珠设计的藏靴笔筒陶器成品
从2013 年成立合作社至今,阿旺共带动牛村25 人从事制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 人,边缘户3 人,大学生1 名,增收致富效果明显。在解决25 人的就业岗位的同时,每年逢“三大节日”,合作社会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和分红。
陶器合作社大门
陶器工会证书
藏陶合作社展厅
高燕华教授与阿旺家制陶三代人合影
目前,“牛”村陶器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良好,阿旺表示将培育好制作陶器的后代,并在家族内一辈一辈地把制陶技艺传承下去,切实保护、传承和发扬好该文化遗产,为民族文化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造成藏陶传统手艺濒临失传的表象原因是传承人的逐渐减少,实质原因是藏陶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留不住青年传承人,而根本性原因在于藏陶设计的创新不足,这是少数民族地区那些濒临失传的手工艺的共性原因。
藏族聚居区传统上对制陶手艺人的社会地位认定相对较低,制陶规模和成品质量受到原材料和高原气候的限制,在内地低成本陶瓷器物市场的冲击下,高成本的藏陶市场逐渐萎缩,导致传承人群的后人们不愿意传承此手艺,宁可外出打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制陶艺人的身份地位,使其受到人们的尊重,比如评选各级别的非遗传承人,并给予名誉认定及物质奖励,这样慢慢会改变传统的观念认识,这一点已逐渐得到社会共识并正在改变之中。此外,在藏陶设计的创新方面,可与当地艺术类院校相关专业合作,让藏陶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或者师生们去藏陶传习基地实习,把“产学研”的道路拓宽,从而打开藏陶传承人的设计思维,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及生活方式的藏陶手工艺品。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双体陶罐”见证了西藏陶器艺术的辉煌,这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文明成果。西藏陶器的发展历程,既是藏族人民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也是藏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写照,更是藏族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呈现出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见证。在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加大藏陶设计创新力度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的政策支持及线上、线下的多种销售方式,把“文旅结合”的产业落实,相信藏陶活态传承会良性地运转下去,相信牛村阿旺一家的藏陶传承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