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如今,有空调和电扇助我们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季,那没有这些电器的古人是如何度夏的呢?你一定想不到,在古代的夏季,植物为古人的衣食住行可作了大贡献。
夏之食
民以食为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夏天怎么吃。现代人有冰汽水和冰激凌,可以让我们瞬间感到凉爽,而春秋时期的诸侯也能在宴席上喝到冰镇米酒。到了后来,除了泡在井水里的西瓜,还有由植物原材料制成的冰糖冰元子、雪泡梅花酒、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绿豆水、荔枝膏水,这些都是古人在夏季的解暑佳品。
唐代诗圣杜甫吃了最爱的“槐叶冷淘”,心满意足之余吟诗一首:“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槐叶冷淘”是一种唐代民间食品,将青槐嫩叶捣汁加以面粉,煮熟后用冷水浸润,熟油浇拌后在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作料调味。这是当时极为美味的夏季消暑食品。到了宋代,人们又以甘菊汁和面,制出“甘菊冷淘”。
巧的是,宋代的王禹偁作了一首《甘菊冷淘》:“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俸面新且细,搜摄如玉墩。随刀落银镂,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这首诗比杜甫写的那首更清楚地描述了制作冷淘的过程。
在元代,牛奶中加入冰称为“奶冰”,再加入蜜饯和果酱,则是冰激凌的原型。
此外,当时的中医更是开发出了各种功效的消暑茶,能够清热解暑、利湿解毒、开胃消食、避秽开郁,又能补气健脾、养阴生津,可谓是药食同源了。
夏之衣
古人的衣服并不都像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么厚重。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古人也会换上夏季服饰。北齐名画《北齐校书图》中,一群古代男子穿着薄纱衣,看着就感觉很凉快。但是,画里的纱衣价格不菲,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于是,古代平民有了另外两种选择——麻衣和葛衣。
麻和葛都是随处可见的草本植物,古人就地取材,水煮后剥皮,再纺纱织布。由于成本很低,它们成为老百姓夏季最常穿的布料。
夏之屋
与现代人相比,古人“宅家”的时间较长,那他们又是如何在家度夏的呢?
在古代的养生书中,熏香多与静功同时被提及。尤其是静坐一隅时,古人往往会在身边焚上一炉香。这些由各种植物作为原料制成的香,除了具有安定心神的功效,还有清新空气、驱赶蚊虫的效果。
心静自然凉?天气很热的时候,只靠“心静”恐怕难以解决问题,于是各类扇子“登场”了。扇子在我国已有3 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别称“摇风”“凉友”等,以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绢扇(浙江)最为出名。这些扇子的制作材料大多为植物。后来,还发展出了集书法、绘画、雕刻等于一身的折扇,成为文人彰显身份的道具。
古代的大户人家会在厅堂上方安装拉拽式风扇,一大片扇叶与门板大小相近,由仆人拽绳子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此外,还有手摇式风扇,类似手摇鼓风机;有像水车一样靠水力驱动的风扇,被称为“水激扇车”。这些大概就是最原始的“电风扇”。据说古人在使用风扇时,还会把它放在水池后面,或者在风扇前面摆两盆冰块,这样送出来的风就是冰凉的,已初步具备了空调的功能。
在消暑方面,古人也在不断用智慧寻找更好的办法。唐代的含凉殿是皇家御用的豪华避暑套房,傍水而建,紧靠太液池,通过冷水循环,即可实现自然降温的效果。还有像唐代某御史大夫家中的中央空调房——自雨亭,用木质水车将水提升至屋顶后流下来,制造人工雨帘,通过水循环带走屋顶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古人还会给房子装“太阳伞”,也就是种大樹。有树还是没树,差别可不小。根据测定,在夏日,树荫下和树荫之外的温度起码相差5℃以上。
夏之行
进山避暑是古人的避暑良方。“高处不胜寒”,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会降低6℃。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代的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
出门的人怎么办呢?一是靠路边种的树。行道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周时期,就需要“列树以表道”,在郊野道路的两侧种植行道树,来标明道路的延伸方向和为行人遮阴。秦朝大修驰道,对于种树也有详细的要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此外,北魏洛阳、唐朝长安也有广泛种植国槐作为行道树的历史。二是戴遮阳帽。古人的遮阳帽种类繁多,有竹帽、帷帽、草帽,大多是用植物制成的。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提到了“席帽”,席帽因“藤席为之,骨鞔以缯”而得名。三是用遮阳伞。古代最牛的遮阳伞应数华盖,对帝王而言,华盖作为防晒用具的功能是附属的,作为皇权的象征才是最主要的。普遍使用的则是官员出行时的遮阳扇、各类仪仗、店铺门口放置的遮阳棚以及影视剧里众多书生所背的多功能带防晒伞的书箱。这些才是古代人较普遍的夏日出行装备。
不论古今,中国人一直是懂生活、具有智慧的,总能找到众多方法来提高生活质量,而随手可得的植物原材料也就当仁不让,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
文章来源:浙江省科技馆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