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人

2023-07-27 16:49:32杨岚
音乐爱好者 2023年7期
关键词:尧帝神人琴曲

杨岚

我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接触到的琴曲大多是些理性平淡的。有天我听到一首曲子,它与我以往听到的古琴曲很不同。它非常简单,一段泛音旋律在不同的区域重复,弹遍古琴的十三个徽位。大段的泛音结束后,左手在五弦上下往复,每次往复后依次快速连拨三弦、二弦空弦音,滑音与空弦音一直以固定的节奏贯穿回旋。泛音段落清奇,按音和散音雄浑,像一段脚步深重的旋转舞,一直不停地转圈圈,哪怕音乐结束也被一种强有力的惯性拽住旋转。我立刻被吸引住了。

它不是关于山水、隐居的,也不是历史故事的改编。它的名字叫《神人畅》。我听的版本是吴文光先生演奏的,他在演奏中强调了节奏感和力度,很好地表现了神人交感的神秘和原始。

《神人畅》描写了一个上古时期执牛尾而舞的祭祀场景,它的主题是神和人,而不是抽象的天和人。“天”是自然,是宇宙原则,是道;神是前者的人格化。但中国人爱讲“天”和“道”,不太讲“神”。子不语怪力乱神,神排在了最后。

同样我们爱讲“天人合一”,而从来不会讲“神人合一”。神是具体的,如果说“神人合一”,似乎就成了降神的巫师在跳大神。古人永远都在想象一个黄金时代,在古人的眼里,黄金时代在遥远的上古。《黄帝内经》中开篇就谈上古天真篇,认为人的寿命是从上古开始逐渐衰减的。陶渊明也说自己是葛天氏或无怀氏之民,那是两个传说中的圣王。他们想象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有完美的制度、纯洁的心理状态、和谐的社会关系,充满人文主义的光芒。文明是从那个时代跌落的。

但《国语·楚语》中讲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说上古的时候人神杂糅,人类中禀赋特异的人可以沟通人神,女的叫巫,男的叫觋。后来人神分离,巫史分家,天官地官各司其职,沟通神明由专门的巫师负责,人民不再随意降神。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叫 作“绝地天通”。

《神人畅》据说是尧帝时期的曲子。

说是尧帝在一次祭祀当中,祭坛上发出声音,对尧做了训诫,尧马上作了一首歌用来酬神。又说尧在弹琴的时候神人降临,所以他作了这首曲子。还有说尧帝时期地气多阴湿,所以那个时候的人特别喜欢用舞蹈来舒展身体活络筋骨。这首曲子就具有强烈的舞曲特点。

音乐被认为与巫是同源,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而在众多艺术当中,音乐具有一种更加神秘的来源。《吕氏春秋》中说音乐的由来非常久远,来自“太一”。

“太一”是道的别称,是无人格的宇宙本体。但在屈原的《九歌》里,太一是一位神明,《九歌》的第一篇《东皇太一》描述的就是对这位太一神的祭祀场景。相对中原地区,楚地保留了更多原始宗教的成分,有更多巫文化的遗存。

在記载中,很多音乐家的身份都跟巫师非常接近,例如春秋著名的琴家师旷,他其实是晋悼公、晋平公身边的大巫师。许多典籍中提到过的著名巫师巫咸、巫彭等等,他们的身份也包括了音乐家,例如巫彭被认为是鼓的发明者。鼓是与巫文化关联甚深的乐器,至今鼓依然在萨满文化中被广泛地运用。一种强有力的、循环的节奏可以使巫师进入一种迷幻的出神体验中。在北亚的草原,几乎所有的萨满巫师都会手执一只萨满鼓。

孔子不喜欢巫师,他不喜欢谈论超验的事物。孔子向往上古时期的纯朴,但拒绝上古的巫术和祭祀。虽然他言必称尧舜,但若说到理想治世,他依然更加推崇文王武王的时代。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代的制度从夏商而来,但他选择周。他的复古以西周为理想,因为周代是一个人文主义的时代。

绝地天通给人文主义的萌芽提供了土壤。虽然它描述的是颛顼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但实际所指的是一种文化和心理的转向。在人的主体性愈发强烈以后,文化的发展趋向世俗化,中国人的心理变得现世。神权被削弱,民间学术、自由思想兴起。绝地天通以后的思想家们,普遍都信仰一个抽象化、非人格的“道”或者“天”,而不再匍匐于神权。这个过程的结果,也是音乐被独立出来,开始跟情感、跟人事有关,而脱离了它作为宗教礼器的成分。

虽然说是尧帝时期的曲子,但《神人畅》的琴谱,出现在明代中期的一部琴谱里。仅此一见。

明代中叶有个叫汪芝的琴人,隐居在歙县一座山的西麓,编了这部叫做《西麓堂琴统》的琴谱。他没有按照通行的方式来修谱。大多数时候,修谱也是在表达一种对艺术史的态度。大部分琴谱的编纂都会根据编者的师承、审美对曲目进行删汰,甚至对曲子本身进行修改,因此曲目量都不会太大,这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琴曲的失传。琴谱收录的都是编者自己会弹的曲子,如果是大家都不弹的曲子,就慢慢消失了。而《西麓堂琴统》最主要的价值是保存文献。它是明代收录琴曲最多、最杂的琴谱,而且留存下许多仅见于这部琴谱的曲子。由于它没有成为一宗一派的圭臬,后来这部琴谱几乎消失了,到了近代它的抄本才被发现。

琴曲当中有为和乐而作的称为“畅”,而为忧愁而作的称为“操”。在现存的琴曲中,以“畅”为名的只有两首,都在这部琴谱里。另一首是关于舜帝的,叫《南风畅》,它的主题比较切合“和乐而作”。至于《神人畅》的“畅”,单是和乐很难概括。神灵下降,人们率兽而舞,是自在酣畅。它强调了上古时代的原始性和神秘性,具有一种酒神色彩。它的风格在普遍的古琴审美范畴之外。

这样的风格当然不是来自上古的遗存。它不可能是尧帝时期的作品,反而听起来有一些异域情调。它可能是一首受到外来音乐影响,用后代的音乐语言加上想象中的古代祭祀场面而作的仿古之作。

这首曲子只用到了五根弦。因为据记载,古琴最初是五弦,文王、武王各加了六弦和七弦才成为七弦琴的形制。这首曲子描述的是文王武王之前的上古时代,所以作者有意模仿了这样的定弦法,完全舍弃六七弦不用。这是一个特别巧妙的设计,因为现存的琴曲,大部分的音都是在七弦上完成的。

尽管音乐来源于巫,但在古琴的音乐实践中,像《神人畅》这样的琴曲很少。关于这个主题的琴曲大多是理性平淡的,如果不是汪芝把它搜集起来,它就永远消失了。

古琴是件人文主义的乐器,我更偏爱它的人文性,而不是神秘主义的特性。就像有的人说它是神器、法器,而我觉得它的本质是人器、乐器。大部分的附会来自一种历史想象,而带给我们最切实的感受的,是音乐本身。

中国拥有早熟的文明,过早地完成了神和人的分离。受楚地巫文化影响的屈原在迷茫中追问宇宙本体,而后来的诗人艺术家则采取一种现世的态度,“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偶尔有人再谈天人合一,那其实已经是另一个问题了。

猜你喜欢
尧帝神人琴曲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7:36
房县磬口漫谈
人间相与神人涵化——尹向东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42
尧造围棋 教子丹朱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琴曲《幽兰》探微
夜的钢琴曲(六)
琴童(2018年10期)2018-12-26 12:31:56
“战场神人”拼好运
尧帝的神话传说
前线(2017年8期)2017-09-23 19:37:58
许由巢父不做官
职业(2015年10期)2015-10-22 14: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