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静 马俊华
都说“诗词之妙,妙不可言”,其实只言片语难说诗词之妙。熟读诗词的同学们都听过“诗中有画”的说法,当然不是说诗词能够像绘画艺术一样直观展现画面感,而是指通过精炼的语言描写来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的联想和体验,自然地,我们的脑海就会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既然把诗歌与绘画联系在一起,那么“色彩”自然必不可少。如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中有黄色、青色(翠)、白色三种颜色,它们都消融在字里行间,充满画面的立体质感,当我们细细品读的时候,就能代入诗人的心境,通过这些黄、青、白的色彩组合,体会诗人向往自由、乐观豁达的精神。
当然,诗词也讲究意境。所谓“意境”我们不妨将它们分开来看:“意”可以看做情意,是诗人在诗词中所倾注的主观思想情感;“境”是诗人目之所及的图画,经过描绘所呈现的客观立体的艺术图画。古人在写诗词时,潜意识中一直追求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在色彩的辅助下,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客观的外在事物形成了整体的艺术境界。其中,色彩对诗歌意境的营造更有深刻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诗人在写景时,特别注重色彩的运用,尤其注重不同颜色的协调,时刻体现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词创作传统,而且不同的色彩营造的意境也大相径庭。站在绘画的角度,暖色让人感觉温暖,它们也较为鲜艳华丽;中性的色调如紫色、绿色能够让人置身于大自然当中,让人倍感温馨;而冷色,如白色,给人单调清冷的感觉。更有甚者,有的诗人综合多种色彩,让笔下的诗作呈现出奇妙的意境,使人浮想联翩。细细说来,主要有以下幾个方面的表现。
一、明艳色彩描绘温暖的意境
明艳的色彩也叫“暖色”,如黄色、红色、橙色等,它们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得鲜艳,带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尤其是红色,在美术领域,红色作为三原色之一,它融热烈与温柔、娇艳与柔媚于一体,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最钟情的颜色之一。它代表着热情,是诗人情感最豪放的呈现。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江边的那些花儿啊,在阳光的照射下,比火红的火苗都要红,言语间充满着炽热的情感表达,表现了诗人对美丽的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和热情歌颂。类似的还有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描绘了晚霞与枫林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如此璀璨夺目,每片枫叶都红得透彻、鲜亮、绚烂!黄色的描绘也有,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蝴蝶的“黄”和菜花的“黄”相互映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描绘了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景象。这种红和黄都何其壮观!何其美丽!怎一个“艳”字了得啊!
二、中性色彩体现温馨的意境
中性的色彩主要是指绿色、紫色、青色、蓝色等,这些色调能够缓和人的视线,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馨。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到来后,滔滔江水居然比天上的蓝天都要湛蓝,当然,这里面其实是倒映了天空的颜色和两岸的绿色,既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又写出了色彩的美丽。又比如绿色,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放眼望去是绿树环抱,青山依伴,视野开阔而又清新愉悦。又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其实就是绿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沾雨后清新又充满生气的初春小草,让人怜爱。同学们,不妨尝试闭上眼睛回味一下这些诗句,你能感受诗人笔下的青山和绿水皆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于我们自身而言,仿佛置身于亮丽的大自然当中。
三、单纯色彩烘托质朴的意境
叶夑在《原诗》中说:“夫诗纯淡则无味,纯朴则近俚,势不能如画家之不设色。”所谓的“不设色”其实就是纯色。在现代社会里,有的人认为纯色意味着单调,但在文学诗词的世界中,最简洁的笔触也能增强诗词的内涵和画意,营造朴素、朦胧之美。比方说,白色。在众多诗词中,白色最奇特,因为它似乎不着色,但是其塑造的意境更为高尚。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整首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白雪皑皑、苍茫无垠的意境:寒冷的天地间只有一个老翁在江边钓鱼,也寄寓了诗人孤芳自赏的心境。其实,白色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透明的颜色”。有颜色就不是透明,透明就是无色,怎会将白色称为“透明的颜色”呢?岂非矛盾?要理解这种颜色,我们需要借助两种意象:月色和烟色。月色本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本无色,但我们又怎能看见它呢?因为它经过诗人的描绘,已经融入我们的脑海当中,看似无色,实则有色。如李白《静夜思》中提及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就了月亮的空明意境,又比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诗人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像披上了白纱,构成了一幅淡雅澄澈的春江月夜的意境图。另外一种就是“烟色”,或称“雾色”,又叫“雨色”,是因为在大片的烟、雾、雨的笼罩下,诗人眼前的一切都如覆上了一层白灰纱幔,朦胧淡远,别有一番奇妙。这种白色的纯色描绘,代表的是诗人纯粹的艺术追求和朴素的心灵境界,拥有了其他色彩所不能比拟的深邃境界。
四、多重色彩渲染奇异的意境
相比于暖色、中性色、冷色,多重色彩渲染下的景色更多了一重奇异的意境。最著名的莫过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他的整首诗都是用奇异的色彩组成的——“黑”“金”“红”“紫”,还有“秋色”“玉色”这一类光与色相互交织的意象,比方说“黑云”写敌人来势凶猛,但我军将领视死如归,仿佛以“甲光”的力量冲破“黑云”的压抑,象征着将士们大无畏的精神气概。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则从暖色和中性的色调来作烘托。诗人的感觉是非常及时的:战争后的战场之上鲜血遍染,随着气温的下降,这些血色逐渐呈现出暗紫色,不但充满神秘,也为这个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总的来说,这首诗歌用鲜明艳丽的色彩描绘出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确实独特。而更为奇特的是这种色彩斑斓的色调又准确地表现出边塞的壮丽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让人感觉奇妙又新颖,奇诡而又妥帖,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意境。这些色彩的共同运用,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恐惧万分的战争画面,让人目不暇接。又如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这首诗歌中,白、红、青、绿多色交融,合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魅力图画,令人目不暇接。
古人的艺术临景塑造可能不及当代,毕竟农业社会的一切与当今社会相比都谈不上先进,但是古人对艺术的追求毫不逊色,在他们眼中,文字就是最好的表达,它能调动人们的思维去联想、去刻画超越生活的艺术,于是他们一直都在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当然,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还要代入诗人的创作背景去理解其对于色彩的运用,这样对于颜色的感受会更深刻。但不能否认的是,将“色彩”引入到诗词中,让本来就是白纸黑字的诗词多了一份神奇的、绚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