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化推动全球城市竞合研究

2023-07-25 05:39刘瀚斌郭巍张元世男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竞合上海

刘瀚斌 郭巍 张元世男

摘要:在信息网络化下,全球城市的竞合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从信息网络化背景出发,分析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关系动因、演变和趋势,提出信息网络下城市合作模式与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合作基本框架与合作领域。同时,以上海与东京为例,阐述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面临的挑战、竞争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全球城市为何竞合、如何竞合的问题,进而对上海在全球城市竞合当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全球城市;竞合;上海;东京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3.04.006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在重塑,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趋势深入发展,人类加速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各项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极大增强。[1]

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强大的资源聚集能力,从地方到全球聚集,从物理到虚拟空间的聚集;二是极为通达的连接能力,从区域连接到全球连接,从有形物质及服务的“硬连接”到无形物质及服务的“软连接”,从个体连接到万物互联;三是开放共享性,从基础设施共享到公共服务共享,从硬件产品共享到软件产品共享,从公共产品共享到私人产品共享;四是全球流通性,从当地迁移国内流动,到国内迁移跨国流动,再跨国迁移全球流动。[2]

信息网络化是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网络扩展的基础上,全社会对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实现信息传递、存储、开发和应用一体化和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信息网络化引发新的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大幅提高了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信息网络化具有传递性、自由性、实时性、交换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征。信息网络空间逐渐拓展成为信息传播、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全新渠道和载体,这对全球城市的竞合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关系动因、演变和趋势

(一)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动因

在信息网络空间下,技术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通常作为城市化动因[3]以及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力,[4]也逐渐成为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的动因。

1.技术产业因素:全球城市竞合基础

信息技术是全球城市的技术基础,研发投入、技术人员和专利拥有数量通过知识外溢影响城市化水平。[5]信息网络空间下,电子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各业有机结合成新的行业,同时也将新理念、新面貌、新活力注入传统行业。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之间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差异决定了城市信息产业以及其他传统产业发展的差异。产业结构相似、存在战略趋同的全球城市更容易产生竞争,而产业结构不同、存在战略互补的城市则会更多地进行合作。

2.经济因素:全球城市竞合动力

信息化在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发展是全球城市竞合的重要动力。一方面,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大量使用,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3.政策因素:全球城市竞合的保障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保障。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的手段,产业政策的作用不可忽视。信息网络空间下,各个全球城市在包括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布的政策显著增加。此外,信息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人才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提升建设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此,通过政策吸引人才,是各个全球城市竞争的重点领域。

4.社会文化因素:全球城市竞合的重要助力

在信息网络空间下,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中心城市软实力的比拼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使得不同的文化之间得以频繁的交流,从而影响城市中个体决策行为。

(二)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关系演变

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关系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与技术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度结合,对于全球城市竞合的方式、范围、主体和维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竞合方式:由政府主导到混合主导

传统的全球城市竞合主要是以政府主導、自上而下地开展,在合作方面表现为政府牵头组成友好城市、建设示范园区和建立交流机制,在竞争方面主要表现是各个全球城市政府通过推出政策,吸引人才和投资。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随着产业之间交流深入,城市之间的竞合会出现更多的“自下而上”的竞争与合作,即由市场主导的城市竞合转向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2.竞合范围:由局部到全球

信息网络化下,空间因素对全球城市竞合的制约不断减小,全球城市可以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作对象,而不仅仅是地理上相邻的城市。一方面,由于信息网络空间下资金流周转加快,资本的全球流动为全球城市的竞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全球不同地区的城市都会参与到竞争与合作中来。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空间下,许多服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远距离执行,很多全球性的信息技术企业客户遍布世界各地。因此,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范围已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3.竞合主体:城市到城市群

信息网络空间下,信息技术会加速促进区域内城市的互联互通,进而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推动全球城市竞合由单个“巨无霸城市”之间的竞合转向以全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之间的竞合。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业深度合作,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城市引领的城市群一体化和产业优化布局,全球城市将不再作为产业“大而全”的个体存在,以全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将成为全球城市竞合当中的主体。

4.竞合领域:由单维度到多维度

传统的全球城市竞合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和经济领域。信息网络化下全球城市的产业升级为城市之间更多维度的竞合提供了可能性,全球城市竞合从原来经济上的竞合到包括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多维度竞合。

(三)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演变趋势

信息网络化下,国际信息安全规则的制定、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混合因素主导以及国际合作加强将是未来全球城市竞合关系的趋势。

1.国际信息安全规则制定

在信息网络空间下,智慧城市也暴露出网络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包括感知和延伸层的安全风险与威胁、网络通信层安全风险与威胁、计算存储和数据服务层安全风险与威胁、应用层安全风险与威胁以及管理运营风险和威胁。[6]当前国际信息安全相关标准主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ISO27000、ISO27001、ISO27006等。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国际信息安全规则,保障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争合作的公平地位,才能使全球城市竞合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

错位竞争通常是企业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竞争策略,能够避开对手的市场优势。协同发展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在信息网络化空间下,全球城市之间竞争与合作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竞合领域的扩展,使得全球城市必须在竞合当中找到自身的生态位,从以往追求“大而全”的城市定位转变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

3.混合因素成为城市竞合主导因素

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企业的赋能,使全球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值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在产能、投资、就业、出口、技术转让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未来市场因素主导的全球城市竞合将不断增加。

市场单一主导下,则可能引发全球城市竞合的无序和混乱,造成贫富差距严重、大资本和企业“赢家通吃”、侵害群众利益,严重干扰中、小企业生存的情况。所以未来由政府引导的、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混合因素将会成为城市竞合的主导因素。不同国家和城市的政府可以协商制定竞合协议和框架,避免由于政策、制度差异阻碍竞合关系健康发展。

4.城市及城市群国际合作进一步增强

城市竞合并不是“合作”与“竞争”的简单组合,更多地表现为以实现双赢或多赢为目标的动态合作。信息网络空间下,产业界限模糊,产业不断融合,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的赋能,使得全球城市不应该将自身视为单纯的个体,而是全球城市合作共生城市组织系统当中的一员。此外,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全球城市的合作会带动城市群的合作。伴随信息技术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城市群内城市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全球城市内产业转移、产业价值链布局对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产业形成巨大影响,使城市群作为整体参与到国际竞合当中。

二、信息网络下城市合作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主体、模式及形式

1.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主体

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的参与主体多种多样,既包括城市政府部门,也包括企业、学校及民间社会组织,甚至个人与社区也都可以参与到城市信息合作之中,它们在网络空间下形成一个个节点,而节点之间往往又相互合作形成连线,从而构成了城市间复杂的信息合作网络。

2.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模式

城市间合作有其自身的发展模式与发展动力,辨析厘清城市合作动力机制可以为未来城市间的合作提供指导与参考。在信息网络空间下的城市国际合作,可以按照基本动力来源,归纳为三种合作类型:政府主导的城市信息合作模式、市场主导的城市信息合作模式以及政府+市场混合主导的城市信息合作模式。

3.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形式

目前关于智慧城市信息合作的形式,主要包括举办城市论坛、签署城市合作备忘录、构建合作协同机制与平台,以及建立合作示范区等。此外,国际城市合作往往以项目作为依托,通过项目引领,建立合作产业园与示范区,实现城市深度合作。

(二)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当前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城市信息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却十分少见。而随着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亟待构建城市信息合作评價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城市信息合作的发展。

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信息网络空间下,城市合作的三个基本评价视角:基于过去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城市信息合作交流成果的总体评估;基于现在的评价,则是对当前城市合作双方合作关系、合作深度、合作平台等现实状态的测评;基于未来的城市信息合作评估,则是重点考察城市之间的合作潜力,从长远角度考察城市推动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因此,基于上述三种视角,设置了3个一级评价指标:城市合作效果、城市合作关系、城市合作潜力,并将其细化为9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见表1)。

三、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合作基本框架与合作领域

(一)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合作基本框架

全球城市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如全球金融中心、投资贸易和交通枢纽、科技创新中心等。基于共同特征,可梳理总结出全球城市在信息网络化下的的四种合作模式。

第一,全球城市政府引领合作模式。政府引领模式是指全球城市通过分析自身在信息网络空间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竞争力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引导性的全球城市合作政策,推动全球城市在信息网络空间建设中全方位合作。

第二,全球城市政企合作模式。政企合作模式是指由全球城市政府首先提出宏观目标,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进行相关研究,参与开展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信息网络化建设。

第三,全球城市项目驱动模式。项目驱动模式是指全球城市政府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策略与重点,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各领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发起具体项目,直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全球城市产业促进、创新引领模式。产业促进是指全球城市政府立足地方实际,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政府通过鼓励科技发展,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与科技企业合作,通过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升级。

(二)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的发展领域及其目标

1.公共安全领域

数字社会公共安全建設稳步推进。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之外。资源整合、信息支撑、法治保障的数字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日趋完善,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化推进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2.社会服务领域

数字民生保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网络化下,全球城市强化城市智慧发展,构建城市智慧管理平台;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创建物联网应用平台;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具体表现为,无障碍信息化设施持续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便捷惠民,信息化对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有效发挥,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民政、文化等领域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间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稳步提升。

3.产业发展领域

信息网络化下,全球城市要提升研究与创新能力,加强政企科技合作,优化产业结构,重组信息资源聚焦数字经济。一是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渗透;二是积极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产业落地;三是推动政府与社会数据融合共享,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与创造经济附加值。

4. 旅游文化领域

旅游文化产业数字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开发基于5G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挖掘城市文化基因,传承城市文化脉络,构建文化旅游信息云平台。[7]再次,打造元宇宙城市空间,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例如,首尔将主要旅游景点都打造成“元宇宙”场景,即使无法亲临现场,元宇宙技术也能拉近世界各地游客与韩国传统文化的距离。

四、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竞合分析——以上海和东京为例

(一)信息网络空间下上海和东京在全球城市竞合中面临的挑战

1.政策维度的挑战

对标东京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政策制定的有益经验,上海在营商环境、政企合作和绿色发展等三个方面有待提升。营商环境方面,上海关于开办企业、跨境贸易、办理施工和申请破产的政策,相较于东京基础更薄弱、程序更繁琐。上海的总体营商环境指数落后于东京,尤其是营商环境指数中所包含的二级指标“时间成本”,其中包括开办企业耗时和跨境贸易出口耗时两项三级指标。[8]政企合作方面,东京以政府和企业合力主导智慧城市建设,而上海以政府主导,市场充分参与方面尚有一定差距。绿色发展方面,东京通过政策实施,开拓信息技术应用和智能化方案来促进节能减排,而上海在源头、监管和治理中还存在一些政策上的不足,存在“轻预防、重治理”“轻整体、重专项”等问题。[9]

2.领域维度的挑战

在公共安全领域,东京通过全国电子信息系统完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尤其在公共交通方面,东京通过智慧交通控制中心和虚拟系统模拟现实场景等技术改善交通环境。而上海在公共安全信息网络化领域仍然存在感知不足、信息孤岛和缺乏创新力等问题。

在社会服务领域,对标东京,上海在三方面存在竞争力不足。交通方面,东京通过车载数字信息通信系统和智能公路系统使交通便捷化,而上海交通信息系统的相对落后,导致交通拥堵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环境方面,东京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而上海相比之下仍显不足;物流方面,东京物流以智能分拣和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主,搬运输送设备为辅,而上海仍以自动化输送搬运设备为主。此外,在城市服务合作方面,东京拥有大量适老化建设的经验,但上海仍缺乏相应的实践。

在产业发展领域,上海与东京在传统产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略显不足。在产业升级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10]而上海产业升级缓慢,产业整体技术以一般适用型技术为主,只是简单加工和组装一些高新技术行业的产品。[11]

在旅游文化领域,东京已属于亚太区域消费中心,而上海仍属于国家级消费中心城市。[12]在国际化旅游越来越繁荣的背景下,上海的全球外来消费吸引力不足,缺乏与东京竞争的优势因素。在《2020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GPCI)》中,上海在文化互动领域排名第19位,而东京排名第4。相较于东京,上海的国际文化影响力仍较为薄弱。上海国际旅游目的地尚未形成,外来消费吸引力相对不足。

(二)信息网络空间下上海和东京在全球城市中竞合特点和分析

在信息网络空间下,全球城市的竞争与合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上海与东京都是亚洲内重要的全球城市,地域因素是两者不可避免产生竞争的重要原因。在两者竞争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明晰上海和东京在全球城市中的生态位。其次要对标东京,分析上海竞争力优势的具体表现,从而扬长避短。

1.信息网络空间下上海和东京在全球城市中的生态位

2020年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和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全球智慧之都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两座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上海在智慧经济、智慧服务、智慧治理三项指标中优于东京,而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创新方面又落后于东京(图1)。[13]

2.信息网络空间下上海和东京在全球城市中的竞争因素分析

第一,信息数字经济因素。信息数字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球城市智慧经济排名中,上海排名第四,而东京排名第九(见表2)。上海在软件开发和数字应用落后于东京,但在信息化产业能级表现突出,体现了全球最大经济体城市之一的经济枢纽地位。

第二,信息网络化服务因素。信息网络化服务主要反映的是面向市民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其建设水平关系到公众幸福感。在《报告》中,上海在智慧服务方面排名第一,东京排名第十四(见表3)。上海在智慧服务医疗、交通、教育和就業四项指标中均优于东京。[14]对标东京,上海在推动信息透明、网上办事提供数字化服务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为全球城市竞争中资源和人才市场的谋求奠定了优势。

第三,信息网络化治理因素。信息网络化治理是协调庞大复杂城市系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上海在全球城市智慧治理排名第六,东京排名第十四(见表4)。从表4各项指标中可以看出,上海在公共安全、公众参与方面要优于东京,尤其是在公众参与这项指标达到100分,反应出上海市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态度。

3.全球城市引领下的城市群间的竞合分析

在信息网络空间下,世界六大城市群的竞合表现出一些共性规律,体现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城市整体的分工协作和智慧城市的先进建设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群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中心城市通常作为国家中枢、城市群的政治经济中心,具有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优势,通过向周边城市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第二,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通过密切的分工协作,使得要素在城市群中流动,形成了城市群巨大的整体效应。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某种程度而言,是评价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指标。

(三)信息网络空间下上海提升竞合能力的建议

针对信息网络空间背景下上海在全球城市合作中面临的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升上海竞合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1.政策维度

一是营商环境方面,打造电子政务系统,简化审批程序,政策引导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不断完善高新产业和技术的制度建设和引导能力,提高城市竞合能力;二是政企合作方面,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建立适合的项目管理机制,以人为本优化完善智慧系统,形成有效的政企合作机制;[15]三是绿色发展方面,不断优化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法规政策,从宏观角度规划环境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环境治理计划,建立更优的监管制度。

2.领域维度

在公共安全领域,一是提高感知能力,扩大城市视频监控面;二是破除“信息孤岛”,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信息平台;三是强调安全建设创新,鼓励高效和科研院所加大对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研究力度。

在社会服务领域,一是交通便捷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信息化交通指挥中心,打造面向市民的交通信息平台;二是环境健康化,建立和实施信息化智能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自主平衡调节系统;三是物流便捷化,提高自动化水平,细分行业市场;四是服务舒适化,提升城市适老化水平。

在产业发展领域,加快促进上海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化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16]制定适合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的市场管理方法,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产业的转型和建设。聚焦产业前沿技术,重点发展一批核心技术的产业前沿的高端制造业,比如,智能传感器、量子计算通信、云计算、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电网设备、3D打印、机器人、轨道交通设备等。[17]

在文化旅游领域,运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提高国际文化影响力,打造旅游名地提高文旅吸引力。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放大顶级赛事活动和诸如国际电影节等交流活动效应。大力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提升消费旅游体验和服务品质。[18]

五、建议与展望

基于前述之研究,以上海为例,对推动全球城市提高信息网络化下全球竞合能力,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第一,全球城市应作为积极的引领者、参与者,打造更加公平、安全、开放的竞合环境。信息网络空间是互联互通的空间,每个全球城市都是竞争与合作的主体,但是当前全球城市竞合当中仍然存在数据霸权、信息安全隐患、标准不统一等阻碍竞合的问题。上海作为“全球国际化城市”,要积极参与全球城市竞合的标准、公约制定当中,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安全的竞合环境,作为“先进型”城市引导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全球城市竞合,推动更加开放的竞合环境建设。

第二,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一流信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信息赋能,全面提升自身竞合能力。信息技术是信息网络化的核心,包括AI、大数据、5G、芯片制造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做出重要部署,包括《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当前上海信息产业水平与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上海应从提升信息产业发展能力入手,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信息赋能,提升车辆制造、钢材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等重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上海的文化输出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强政企合作,上海应以政企合作为抓手,借助企业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包括技术辅助决策、技术赋能监测预警和技术助推系统治理三个层面。通过与企业合作,全面提升城市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的协调治理能力,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

第四,推进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改造,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提高城市风险防范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升自身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水平可以保障城市安全、高效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国际人才引进,打造信息公开平台、在线人才库等,在全球人才竞争当中取得优势。

第五,强调市场参与,引导民间企业和组织参与竞合,为全球城市竞合注入活力。未来由政府引导的、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混合因素将会成为城市竞合的主导因素。上海市政府应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和引导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保障上海各个企业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参与全球城市竞合,并且通过政府间交流带动企业合作等方式对城市竞合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同时,政府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让企业主动参与到全球城市的竞合中来,为全球城市竞合注入活力。

第六,以信息网络化为重点,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群产业配置,充分发挥城市群优势,实现组团协同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才、技术优势,与周围城市形成合力,扩展企业业务同时提升周围城市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和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同时,周围城市可以利用自身市场、土地优势,引进上海部分产业,拉动经济发展水平、创造就业岗位,与上海形成差异化协作模式,缓解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长三角城市之间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信息互联优势,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建立紧密联系,以国际化城市群的姿态参与全球城市竞合。

参考文献:

外交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N].人民日报,2017-03-02(0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EB/OL].(2020-12-10)[2023-06-10].http://gucp.cssn.cn/xw/202012/P020201210654190371349.pdf.

顾菁.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动力作用机理及仿真[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刘晔,陈燕红.城市竞合视角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力研究——对49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6):67-79.

Shannon C.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J].1948(27):379-423+623-656.

张湘勇,董志刚,刘沙沙.智慧城市从“安全”开始[J].保密工作,2019(1):24-26.

周晓波,倪鹏飞.城市群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社会科学研究,2018(2):64-71.

8Richard Stroh,Chunra Mui.Cyberspace:It is the conceptual landscape of information disquisition,groups,products,and services that anyone can access when they log onto an online information service.Telecommunications[J].1996(10):27-30.

胡静.上海城市绿色发展国际对标研究[J].科学发展,2019(6):82-92.

王鑫,王承云.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J].城市学刊,2019(2):18-27.

程贵孙.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促进上海提高城市生产效率研究[J].科学发展,2015(8):28-33.

杜凤姣.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上海——基于年度监测的全球城市指数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21(Z1):73-79.

汪逸丰,崔晓文.国外引领型城市数字化治理研究[J].竞争情报,2021(3):58-65.

霍国庆.正确理解国家信息化积极推进跨越式发展[J].管理评论,2001(3):13-16.

汪向东.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马学广,李贵才.西方城市网络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2(4):65-70+101.

胡滨.智慧城市中国化热潮的冷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5(5):40-44.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Global Cities

Liu Hanbin, Guo Wei, Zhang Yuanshina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7, China;

China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8, China;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global cit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nd regions.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evolution and trend of cooperation-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cities,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operation mode and index system,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cooperation field of global city cooperation under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aking Shanghai and Tokyo as exampl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llenges,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global cities under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finally discusses why and how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global cites under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are carries out,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challenges Shanghai faces in the global cit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network; global cit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Shanghai; Tokyo

■責任编辑:王  缙

猜你喜欢
竞合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不作为的过失竞合
论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处理之立法完善
竞合之道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