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生 田立荣 史静 李雅琴 韩秀玲 戴亚环 秦惠刚
摘要: 為优化森林生态环境,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加快推进生物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是生物防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森工公司开展了人工释放赤眼蜂卡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并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度发生区、中度发生区和轻度发生区松毛虫赤眼蜂放蜂密度对于落叶松毛虫虫口减退率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171,p=0.001),同样地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也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169,p=0.001)。林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以重度180张蜂卡/hm2、中度75张蜂卡/hm2和轻度90张蜂卡/hm2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应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落叶松毛虫; 生物防治; 虫口减退率;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 763. 30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3)04 - 0045 - 05
Prelominary Study of Controlling D. superansby Releasing T. dendrolimi in Forest
ZHANG Junsheng1 TIAN Lirong2 SHI Jing3 LI yaqin4 HAN Xiuling5 DAI Yahuan5 QIN Huigang4
(1. Forest Bid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eed) Station, the Great Khingan montains of Inner Mongolia, Yakeshi 022150; 2. The Greater Khingan Forestry School of Inner Mongolia, Yakeshi 022150; 3. Forest Pest Control Station of Wuerqi Hansen Industrial Company, Wuerqihan 022159; 4. Forest pest control station of Chouer Industrial Company, Tarqi 022189; 5. Hulunbuir Shuoyuan Pest Control Co., Ltd., Yakeshi 022150)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the application of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to control Dendrolimus superan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major forest pests. Chuelsen Industrial Co., Ltd. in the 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 Inner Mongolia,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on the control of Larch caterpillar by artificially releasing the trichogramma card, and investigated the control effect. The artificial release of T. dendrolimi has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opulation of D. superans. The density of T. dendrolimi in the severe, moderate and mild occurrence areas has a 0.01 level significance (F=6.171, p=0.001) for the population reduction rate of D. superans. Similarly, the control effect of T. dendrolimi has a 0.01 level significance (F=6.169, p=0.001). The amount of T. dendrolimus released in the forest is 180 bee cards/hm2 for severe, 75 bee cards/hm2 for moderate and 90 bee cards/hm2 for mild, which can achieve good control effect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Dendrolimus superans; biological control; decreased rate of pest control effect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 1 ],我国每年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近300万hm2,导致木材减少约为400万m3 [ 2 , 3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危害严重,是林区的重大森林病虫害之一,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落叶松毛虫采取了杀虫剂喷雾、喷烟、烟剂、飞机大范围超低量喷洒杀虫剂等防治措施,虽然作业面积大,见效快,防治效果好,却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干扰了森林生物之间的平衡。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是人工辅助益虫防治林农害虫重要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应用[ 4 - 7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作为松毛虫卵期重要寄生天敌之一,在落叶松毛虫处于卵期将其种群降低到较低虫口密度,减少幼虫取食期的数量,可有效遏制落叶松毛虫幼虫大暴发对松林的毁坏。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传播,利用生物防控措施调控自然界物种间的平衡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系统地实施落叶松毛虫种群可持续控制,营造健康森林,进一步将赤眼蜂等生物天敌的人工释放及防治作为长期控制落叶松毛虫的重要手段,调控内蒙古大兴安岭松林落叶松毛虫种群处于低密度,本文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森工公司落叶松人工林里初次开展了林间施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实验,旨在筛选出最佳的放蜂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绰尔森工公司总面积42.66万hm2,有林地面积为36万hm2,地理坐标为120°17'55"~120°37'50"E,47°35'20"~48°10'20"N,海拔700~1 500 m,境内最高峰鄂拉林海拔高度1622 m,最低处在敖尼尔林场,海拔高度612 m。坡度在16°以上的占75%,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其次是白桦,还有柞树、杨树等。绰尔森工公司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2.5℃,绝对最高气温37.2℃,绝对最低气温-44.1℃。无霜期10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 647.5 h,降雨量360~500 mm。试验于 2020 年5~8 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绰尔森工公司古营河林场的3个林班的落叶松林内进行。试验点1:古营河林场31林班,位于121°31′21.07″E,48°03′57.7″N,林班面积290 hm2,试验面积30 hm2,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林木密度 915 株/hm2, 树龄65年,树高14 m,胸径32 cm, 冠幅5.3 m,郁闭度0.68。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114条/株,发生程度重度。试验点2:古营河林场99林班,位于121°25′25.18″E,48°03′32.48″N,林班面积203 hm2,试验面积30 hm2,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林木密度1 470 株/hm2, 树龄34年,树高13 m,胸径12 cm, 冠幅2.5 m,郁闭度0.72;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48条/株,发生程度中度。试验点3:古营河林场34林班,经纬度为121°26′17″E,48°05′42.96″N,林班面积400 hm2,试验面积30 hm2;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林木密度 1150株/hm2, 树龄61年,树高14 m,胸径30 cm,冠幅4.8 m,郁闭度0.73;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25条/株,发生程度轻度。绰尔森工公司林区2019年落叶松毛虫虫害发生面积达1.1万hm2。
1. 2 试验材料
松毛虫赤眼蜂由呼伦贝尔硕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当年繁育当年应用。繁殖寄主卵为柞蚕卵,标准蜂卡卵粒量为90粒/卡,标准蜂卡出蜂率为95%,出蜂量87头/卵粒, 雌性比1∶0.14,标准蜂卡出蜂量为6 400头/卡。
1. 3 试验方法
1. 3. 1 释放方法
在2021年7月中旬落叶松毛虫成虫羽化始盛期(16%)开始在试验地块悬挂松毛虫赤眼蜂蜂卡,试验按照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及森林生态系统条件,依发生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设置蜂卡的悬挂数量,重度类型设置:每块试验地投放密度分别为180张蜂卡/hm2、90张蜂卡/hm2和45张蜂卡/hm2 ;中度类型:每块试验地投放密度分别为150张蜂卡/hm2、75张蜂卡/hm2和37.5张蜂卡/hm2;轻度类型投放密度分别为90张蜂卡/hm2、45张蜂卡/hm2和22.5张蜂卡/hm2。3种悬挂释放密度,每种密度进行3次重复,同时设置1个既不悬挂释放赤眼蜂蜂卡也不进行其他防控措施的样地作为对照区。每一种密度试验地面积为2 hm2,试验地之间间隔不少于150 m,防止松毛虫赤眼蜂飞翔交叉感染。
样地蜂卡均匀分布于试验林间,将赤眼蜂卡卡在树皮缝间,或用图钉、订书钉固定于树干1.5~2 m处。方位不限。悬挂时间一般在无雨晴朗的白天均可。
1. 3. 2 调查方法
以对角线取样方法分别在赤眼蜂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各调查20株树,防前松毛虫出蛰3龄幼虫(5月中下旬)和防后越冬前3龄幼虫分别调查虫口密度,統计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1. 4 数据处理
利用WPS数据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和图标制作,平均值间的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虫口减退率(%)=(防治前虫口密度-防止后虫口密度)/防治前虫口密度×100%
防治效果(%)=(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 1 重度发生区不同处理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松毛虫赤眼蜂不同密度不同释放措施防控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均有所下降。在重度发生区古营河林场31林班悬挂蜂卡量180、90、45张蜂卡/hm2,平均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4.34%、55.46%和45.04%,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57.55%、46.98%和34.57%,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180张蜂卡/hm2>90张蜂卡/hm2>45张蜂卡/hm2。结合立地条件、树木对松毛虫的耐受性、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能力、环境条件、经济影响因子及防治效果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180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在生产应用是为最优选择。由于落叶松毛虫重度发生区防治前虫口密度114条/ 株,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下降到40条/株,虫口减退率高达64.37%,与对照防治前后虫口减退率16%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证明了人工投放松毛虫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动态有较强烈的干扰作用,能够达到符合人工加快调节落叶松毛虫种群的目的,减轻生物灾害损失。但由于重度发生区防治前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非常大,防治后仍处于中度发生程度,没有完全将落叶松毛虫种群密度调节到低虫口密度使之有虫不成灾的水平。因此建议对重度发生区采取喷雾等防控措施迅速降低该虫种群数量,减轻灾害损失,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松毛虫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措施,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从图2也可以直观看出,松毛虫赤眼蜂蜂卡不同的放蜂密度,平均虫口减退率和平均防治效果呈正相关,平均虫口减退率和平均防治效果随着放蜂密度由高到低依次降低,这也进一步说明松毛虫赤眼蜂放蜂密度调控落叶松毛虫种群有着重要作用。
2. 2 中度发生区不同处理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中度发生区古营河林场99林班悬挂蜂卡量150、75、37.5张蜂卡/hm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3.16%、68.04%和56.57%,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8.04%、61.96%和48.30%。其中以悬挂蜂卡量150张蜂卡/hm2放蜂密度控制效果最好,达到68.04%。但由于中度發生区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一般应大于40条/ 株而小于70条/ 株。从图1可以看出,悬挂150张蜂卡/hm2和37.5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之间极显著差异,75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能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可以满足生产要求,所以从防治经济成本上考虑,应选择75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为生产应用最优选择。
2. 3 轻度发生区不同处理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轻度发生区古营河林场34林班悬挂蜂卡量90、45、22.5张蜂卡/hm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0.04%、55.92%和55.05%;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6.24%、47.53%和46.49% 。其中以悬挂90张蜂卡/hm2放蜂密度控制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76.24%。但由于轻度发生区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一般应低于40条/ 株,从图4可以看出,悬挂90张蜂卡/hm2和45张蜂卡/hm2、22.5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所以90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能达到预期76%以上的防治效果,所以从防治经济成本上考虑,应选择90张蜂卡/hm2的放蜂密度是为生产应用最优选择。
2. 4 不同发生区不同处理整体比较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放蜂密度对于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和对照(未放蜂)的差异性。从表2可以看出:重度、中度和轻度落叶松毛虫不同发生程度采取不同的松毛虫赤眼蜂放蜂密度样本和对照(未放蜂)区相比表现出差异极显著性(p> 0.01),这说明林间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照未放蜂区落叶松毛虫种群的自然调控作用相对弱,难以有效且及时的降低种群密度。重度发生区、中度发生区和轻度发生区松毛虫赤眼蜂放蜂密度对于落叶松毛虫虫口减退率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171,p= 0.001),同样地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也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169,p=0.001)。以具体对比差异可知,重度发生区180、90、45张蜂卡/hm2 3种放蜂方式,180、45张蜂卡/hm2之间差异极显著,180、90张蜂卡/hm2差异显著;中度发生区150、75、37.5张蜂卡/hm2 3种放蜂方式,150、75张蜂卡/hm2之间差异不显著,150、37.5张蜂卡/hm2之间差异极显著;轻度发生区90、45、22.5张蜂卡/hm2之间差异极显著。所以根据落叶松毛虫发生的重度、中度和轻度程度,把握好放蜂的时机,控制合理的放蜂密度,重度以放蜂量180张蜂卡/hm2、中度75张蜂卡/hm2、轻度90张蜂卡/hm2防治效果比其他处理措施更好,同时防治成本也更优,能够有效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控制了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处于低密度区间。
3 讨 论
松毛虫赤眼蜂对农林业害虫防治效果明显,易于操作、经济有效、无公害,是理想的生物防治材料[ 8 - 11 ]。尽管各地对赤眼蜂的放蜂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缺乏松毛虫不同发生程度放蜂密度方面的深度研究。本文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区落叶松毛虫不同发生程度采取不同的放蜂密度的处理方式,筛选出最佳的放蜂密度,对于生产应用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科研与生产一线结合的关键点。
通过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重度、中度和轻度投放松毛虫赤眼蜂蜂卡分别为180张蜂卡/hm2、70张蜂卡/hm2和90张蜂卡/hm2时,落叶松毛虫虫口减退率达60%以上,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说明林间落叶松毛虫不同发生程度按照实验技术措施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能有效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维护落叶松林的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平衡,是生产应用中较优的选择。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注意到松毛虫黑卵蜂和松毛虫跳小蜂寄生情况较为普遍,特别是松毛虫跳小蜂的自然寄生率最高达78%,对落叶松林中对落叶松毛虫种群调控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客观地评价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的防控作用,不能随意夸大松毛虫赤眼蜂的防控作用,更不能忽视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的调控作用。
在采取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对策之前,我们应在落叶松毛虫幼虫期中度和重度发生区采取喷雾、喷粉等防控措施及时压低密度,再结合纯林改造和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黑光灯诱杀成虫和人工采集蛹和卵等物理机械措施,幼虫期采取粘胶和毒绳阻杀等无公害措施等综合防控技术,最后采取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的措施;对落叶松毛虫轻度及以下种群时,可以应用一次性悬挂赤眼蜂蜂卡的措施进行预防,达到整体控制落叶松毛虫种群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实现绿色防治,促进森林健康。
参考文献
[1] 萧刚柔主编. 中国森林昆虫[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 陈宏伟, 胡远满, 常禹, 等. 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5(1): 344 - 347.
[3] 邹莉, 张国权, 黄建伟. 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24(9): 2584 - 2587.
[4] 许建军, 等. 释放赤眼蜂防治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报, 2014, 30(5): 690 - 695.
[5] 冯建国, 张勇.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果树害虫的研究[J]. 昆虫知识, 1986,25(6): 344 - 347.
[6] 高悦, 等.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控制苏北地区杨树舟蛾的防效[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2): 92 - 96.
[7] 韩冰, 等. 松毛虫赤眼蜂在落叶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J]. 防护林科技, 2014(2): 118 - 119.
[8] 邹华娇. 松毛虫赤眼蜂不同放蜂密度对松毛虫控制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 2007, 23(增刊): 5 - 7.
[9] 张学民. 松毛虫赤眼蜂林间释放技术[J]. 森林保护, 2012,(9): 46 - 47.
[10] 吴钜文, 等.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技术的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1979(2): 54 - 74.
[11] 孙景花, 李伟东. 松毛虫赤眼蜂人工释放技术要点[J]. 吉林林业科技, 2000(5): 59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