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岳飞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将领有很多,而岳飞之所以能家喻户晓,除了他忠君爱国、才能出众之外,还因为他死得太冤枉。
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2 年),他被权臣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名杀害,年仅三十九岁。《宋史》卷三六五有传。
岳飞被杀后,史官忌惮秦桧权势,不敢书其功绩。至宁宗,岳飞孙岳珂为辨其冤,撰《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惜书成后版片散佚,宋刻完本已无,而后刻者烂版脱页颇多。
《宋史·岳飞传》记载: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是南宋朝宰相,韩世忠是宋军元帅。岳飞被俘下狱后,韩世忠为岳飞鸣不平,找到宰相秦桧质疑,秦桧回答“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遭反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本是宋人常用的口头语,“须”表示肯定,“莫”是疑问,莫须二字连用,表示不太确定之意。现代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应的语句,“莫须有”勉强翻译成现代汉语,大约相当于“莫不是有吧!?”,“大概有吧!?”
岳飞为什么会被诬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风波亭?这似乎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古往今来,且不说历史学者们对此已经多有论说,就是市井小童,也早已从评书故事里、口口相传中略知一二。简言之,岳飞之死,完全是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一手操办的,高宗怕篡权,秦桧害忠臣。然而这样的解释又难免过于笼统与符号化,不经意间就容易落入忠奸善恶二元两分的思维窠臼。
岳飞死时年仅39 岁,正值壮年,如果没有赵构秦桧拖后腿,以他的能力“唾手燕云,复仇报国”并不是一句空谈。正因如此,南宋百姓对岳飞之死十分痛惜,为岳飞平反的宋孝宗虽然不肯承认是养父高宗制造了千古奇冤,但在看到岳飞死后留下的财产清单时,他还是忍不住心有触动,“恻然叹其贫”。
关于岳飞是谁杀的,在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高宗赵构要杀岳飞,暗中指使秦桧干的;另一种说法是秦桧改了诏书害死岳飞。
说赵构要杀岳飞,原因是:
1.岳飞主张“北伐、迎请二帝还朝”,威胁到高宗的地位,是他被杀的主因。
2.岳飞在立储问题上,越职言事,犯了皇家大忌,令高宗视其野心太大,遂起杀心。
3.岳飞率全国大半兵力,个性耿直粗莽,锋芒毕露,不谙韬晦,自恃掌有兵权,难以驾驭,是故收缴兵权,杀一儆百。
4.秦桧死后,高宗曾为一些人平反,不少大臣上书,要求为岳飞恢复名誉,但高宗始终不予理会,可见其对该案持肯定态度。
另有观点认为,在岳飞等武将之死上,秦桧是主要推动者。比如宋史学者邓广铭先生在《论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一文中提出以下观点:
1.秦桧在南宋是金国势力的代理人,其汉奸身份不容辩驳。
2.南宋是在北宋被金人所灭的情况下建立的,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金国对南宋的军事外交等国策有重大影响。而秦桧在南宋朝廷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以宰相身份大权独揽,已经达到了“挟虏势以要君”(出自同样生活于南宋时期的朱熹的评述)的程度了。
3.有人说赵构是因为岳飞的请立皇太子而想杀他的。但其实岳飞当时提出的立皇太子,是为了应对金国要立宋钦宗的儿子来争夺正统而提出来的,并未涉及皇家内部权力斗争问题。当时朝廷提出这个来的人非常多,宋高宗并未在这个事情上有过任何记恨岳飞的记载。
4.宋高宗本人虽然因为见识过金国的残暴而恐惧,对抵抗没信心,始终倾向于投降路线。但是他的投降路线的目标,始终是希望能在南边做个苟安的皇帝,只要还保留这个希望,他没必要非杀岳飞。
5.恰恰是秦桧本人受到了来自金国方面的压力而必须赶快促成杀岳飞以求和的目的,金兀术直接写信给秦桧,说“必杀岳飞而可和”。
6.秦桧在大权独揽,“挟虏势以要君”时,干了很多假传诏书制造冤狱的事情。在《宋史·刑法志二》中,更是明确地记载,岳飞、岳云、张宪、舜陟等实际上就是秦桧矫诏设冤狱杀害的。
岳飞之死,从两封高宗给岳飞的亲笔信中我们也能参透一点玄机。高宗与岳飞书信往来频繁,其中有两幅幸存于世,一幅是《赐岳飞书》,另一幅是《赐岳飞批剳卷》。
《赐岳飞书》写于1137 年左右,这一年高宗27 岁,但其书法已臻于完美,此时的信中君臣之谊可谓亲厚无间。信首即向岳飞嘘寒问暖,一句“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可以看出宋高宗对岳飞的信任和优待。岳飞的北伐胜利对赵构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他对岳飞的倚重和信任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阶段君臣关系应该是最好的。
然而到了1141 年,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有点微妙了。此时距离岳飞被赐死不到一年时间,《赐岳飞批剳卷》比前面一封长得多,章法严整精湛潇洒,内容主要是在部署军事行动,让岳飞配合其他将领合围兀术。
信的末尾高宗说:“春深,寒暄不常,卿宜慎疾以济国事。付此亲札,卿须体悉。”表面上是提醒岳飞保重身体,但其实在高宗眼里国事高于一切,自古功高震主者不得善终,况且赵宋世世代代都对武将提防,加上屡有军队叛变朝廷主张议和者众,此时的高宗已对岳飞起了杀心。可怜岳飞一腔热血最终只能仰天长叹“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留下千古悲愤。
赵构 《赐岳飞批剳卷》纸本 手卷 墨书 1141 年33.8×72cm台北兰千山馆藏
释文:
得卿九日奏,已择定十一日起发往靳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嗽,乃能勉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览奏再三,嘉叹无斁。以卿素志殄虏,常苦诸军难合,今兀术与诸头领尽在庐州,接连南侵,张浚、杨沂中、刘锜等,共力破其营,退却百里之外。韩世忠已至濠上,出锐师要其归路,刘光世悉其兵力,委李显忠、吴锡、张琦等,夺回老小孳蓄。若得卿出自舒州,与韩世忠、张浚等相应,可望如卿素志。惟贵神速,恐彼已为遁计,一失机会,徒有后时之悔。江西漕臣至江州,与王良存应付钱粮,已如所请委赵伯牛,以伯牛旧尝守湖外,与卿一军相谙也。春深,寒暄不常,卿宜慎疾以济国事。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九日二更 付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