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角下的大众审美与视觉设计

2023-07-23 09:51童珂
新闻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媒体融合

童珂

【摘   要】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给媒体的视觉设计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媒体特别是融媒体更注重视觉呈现;另一方面,媒介技术推动了媒体视觉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作为传统媒体,如何抓住机遇,为用户提供内容好、形式美的融媒体大餐,是当下媒体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视觉设计;视觉呈现;大众审美

一、媒体融合对视觉设计的影响

(一)视觉呈现成为内容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素材的收集与整合加工的多元化,让视觉呈现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如何将视觉语言与新闻事实更好地结合,设计师拥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新闻想要更吸引读者,单凭文字和新闻图片早已是不够的了,打造原创优质内容,不仅要图文并茂,还要有生动的音乐和图片动效。例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家媒体除了大篇幅推出相关图文报道,还会利用融媒平台推出各种H5融媒作品。

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也使视觉设计融入新闻传播中,使新闻作品带给受众电影般的视觉享受。例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重磅原创视频《新千里江山图》,以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采用传统国画技法,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传统与现代呼应,科技与艺术交融,人文与自然美美与共,让《千里江山图》“活”了起来,为网友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2022年10月15日,《新千里江山图》发布,阅读播放量超过1.46亿次,成为爆款产品。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较多的优势:全新的传播方式增加了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元素,给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传播时效上,新媒体时效性强,更新频率快,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传播渠道上,新媒体正向各种平台终端强力渗透。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这些优势拓宽了视觉设计的渠道,也使新媒体在视觉呈现方式上超越了传统媒体。

(二)受众审美意识強势崛起及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对大众审美影响深远。首先,有利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普遍提高。随着海量的信息在网络上产生并传播,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渠道也越来越多,这就带来了全民文化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仅有了审美的意愿,也有了审美的能力。其次,新媒体颠覆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手机及移动端的普及,互联网的加速使得短视频产品海量传播,一些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把娱乐作为传播的主导,从而导致“娱乐化”向新闻领域蔓延,打破了新闻的严肃性;为了迎合大众追求内容的刺激、娱乐化、碎片化,这些不具备审美价值的作品,反向影响大众审美。同时,人们的诉求更新变快,媒体的热点轮转不断加速,注定新媒体世界的审美更加多元化。

二、融媒时代的视觉设计特征

(一)注重受众的感官体验

融媒体传播兼容多种传播手段,让大众在阅读的同时能够看到与文字信息匹配的其他辅助表达,如动态图解、音频解说等,无疑能提高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也能通过视觉传达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例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时下非常流行的“动画”形式使平日陈列在博物馆中冰冷的国宝“活起来”,加上配音技术,将国宝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拉近了我们与国宝之间的距离。自2018年第一季播出起,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场“国宝热潮”。

视觉设计是通过视觉呈现手段来传达思想和观念,它使受众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媒体时代,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体验,特别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愈发成熟的今天,视觉设计让新闻呈现有了更多的选择,给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

(二)设计模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化

传统的视觉传播设计,其表现形式以平面设计为主。新媒体出现以前,读者接收到的视觉信息是静止的图像和文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静态到动态的设计演变更贴近设计趋势,动态的视觉冲击让受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例如,早期的网站界面视觉设计,各模块的视觉信息大多是静止的,图像信息不能轮播,不但浪费空间,还易引起视觉疲劳,很难有效实现视觉传播的目标。而动态地显示信息,受众更容易被吸引,传播更为有效。如今网站设计中,大量使用开屏广告、动态导航条、悬浮广告等设计手段,让受众快速掌握网站设计所表达的意象和思想,传递更多的资讯。因此,在视觉传达中,动态设计是一种发展趋势。

(三)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的领域不断延伸,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生活,设计与商业的界限不断被突破。设计跨界的盛行,给视觉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设计师无尽的灵感,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同时,受众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视觉传播设计打破了原本的领域,不再是纯粹的表象,而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它更多样化,更有互动性。例如,每年年终各大APP都推出了《你的年度报告》,涵盖金融、音乐、社交、购物等领域,大数据与视觉设计相结合,输出一份份“私人定制”产品,随后相应的截屏在各大社交平台呈现刷屏之势,登上热门话题,这是一次与受众的积极互动。设计边界的消解使得视觉传播设计具有“多个领域融合”的特征。

三、新媒体背景下视觉设计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仅要在内容上实现共荣共生,还要在视觉设计上互取所长,扬长避短。数字媒体语境下,设计师的设计表达能力无限释放,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但也暗藏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减少对绘图软件等的倚重,坚持“内容为王”

数字化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给视觉传达带来了无限可能。从新闻作品来看,通过手机等媒介传播的数字化新闻,体现出高度复杂的技术性,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例如时下流行的H5新闻,它综合了特定的网页效果、视听效果、感官效果和交互性等因素,以“超媒体”的技术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内容可读性、趣味性。这使得一些设计师过度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把新闻制作变成了花式炫技,失去了原有的设计思想。

设计的一切表现手段都要从内容出发,过度倚重计算机软件,创作就会被技术绑架,太多的感观刺激虽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也会弱化核心内容的传播和接收。在新闻主旨传达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其他任何技巧都只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只有适合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二)避免模式化设计,打造差异化

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做“设计师”,各种美图APP,可以让一张普通的照片自动生成各种视觉效果的海报。没有系统接受过艺术设计教育的人,简单掌握几个绘图软件,便可动手“设计”。抄袭、模仿、同质化的作品,扼杀了设计的创新思维。

模式化生产下,不可能产出精品原创设计案例。作为专业的设计师,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创作要求,摆脱长期重复的固定设计模式。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多看多想别人的作品,研究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思考自己要怎么做;其次,多练多画,好的灵感多记录,多用自己的设计思维去创作,累积好的方法和经验;最后,还要多交流沟通,了解周围的人对你的作品的看法,接受好的意见并改进。设计师只有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差异化设计,才能避免设计趋同化。

(三)摆脱设计素材的滥用,提高原创性

数字化技术可以让眼见的任何东西成为设计素材,如今的设计师可以轻易地从国内外设计素材网站上下载到各种图片素材,这种简单高效的获取方式,导致了同质化的设计素材泛滥。比如2022年夏天,国内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可以看到全国多家媒体都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了同样的“太阳+温度计+城市街景”的视觉素材,且都来源于几个“主流”的素材网站。设计素材的共享,助长了设计师“拿来主义”的工作态度,也放弃了对原创素材的追求。如果设计师缺乏文化内涵和情感沟通,一味地盲目滥用素材,可能会错误地传达新闻信息,造成读者误解。

设计师如何摆脱对设计素材的依赖?发生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是设计师自身的能力不足,其次是工作量分配的问题,如果每天需要做大量的设计工作,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设计师就不得不去网站找素材。抛开这些因素,如果设计师长期依赖外界素材而不会创作,仅仅停留在“拼”素材的阶段,那么其设计水平就难以提高。提高原创性,最好的方法是平时多收集素材,整理出自己专有的“素材库”,也可以借助相机拍摄收集生活中的事物或用绘图软件制作一些素材,还可以利用原创的手绘插画等,让人看到和平常不太一样的东西,才能让作品更加出色。

结语

媒体形态不断变迁,信息传播的载体、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每个个体所接受的信息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多元,也更加自主。单纯以视觉感知为主的视觉传播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设计的要求。设计师要不断丰富视觉传播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力求在审美疲劳的现状中展现出“与众不同”。大众审美形式在历史长河中虽然不断更迭,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美的享受应当是内心得到某种满足后的情感流露。唯有懂得美的本质,我们才不会在发现美、追求美的历程中,走错方向,迷失自己。

参考文献:

[1]陈绘.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03).

[2]张梦瑶.浅谈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与创新[J].国际公关,2020(09).

[3]于丽燕.数字化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1).

(作者:安徽市場星报社版式总监)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媒体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界面图标品牌化视觉设计研究
蚌埠市双墩遗址对视觉符号的传承与影响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视觉设计的策略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