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患儿术后使用经静脉自控镇痛期间应用前馈控制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23-07-22 10:14靳凌云王红云胡伟明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疼痛感病患功能障碍

靳凌云,王红云,胡伟明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脊柱侧弯手术对病患带来的创伤加大,且该疾病患儿大多数以青少年为主,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术后配合度较差,术后护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1]。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主要是由病患或者陪伴者自行控制药物输注速度来进行镇痛,具备操作方便、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等优势,是外科手术治疗后改善疼痛感的有效镇痛方式[2]。但因病患与其家属对镇痛知识、相关技术的了解度较低,且合并消极心理情绪,造成PCIA 镇痛效果不理想[3]。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需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鉴于此,本研究探索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对于脊柱侧弯患儿术后使用PCIA 的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21 年12 月治疗的脊柱侧弯患儿82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指标:①术后均自愿采取PCIA 镇痛干预;②24 岁>年龄>1 岁;③美国麻醉师协会(SAS)病情分级在Ⅰ~Ⅱ级;④手术前健康教育后可配合疼痛评估与判断。排除指标: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者;②合并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等;③严重依赖药物、对镇痛类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或者禁忌证者;④临床诊疗资料存在异常缺失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性22 例;年龄2~24 岁,平均年龄(16.08±1.28)岁;观察组:男性21 例、女性20 例;年龄3~23 岁,平均年龄(16.32±1.6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镇痛模式,即时手术前对病患及陪护者实施疼痛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密切关注与评估其实际疼痛感,耐心了解与咨询其主观诉求。一般情况下,病患在传递难以忍受疼痛感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提供疼痛干预、应用镇痛类药物。观察组采取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组建疼痛管理小组

护理人员作为疼痛感的主要评估者、健康知识教育的指导者、镇痛措施的开展者,其对于疼痛感的认知、判断以及管理的态度均对疼痛管理起到直接影响。组建以护理人员为基础,由医生、麻醉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建的疼痛感管理小组,定时定期培育小组成员,在考核及格后方可入组。

1.2.2 疼痛知识培训

护理人员对疼痛有关知识,特别是镇痛类或者镇静类药物的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疼痛宣传教育质量、护理质量。因此,定期定时开展相关疼痛感知识宣传讲座、培训班,对其宣传最新的疼痛干预理念,严格遵守个体化、多模式、超前化的镇痛原则,使其掌握与了解分辨依赖性、成瘾性等,改变多次应用止痛药的顾虑,对于存在强烈疼痛感且难以忍受者,需采取止痛干预,避免出现镇痛不及时的现象。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疼痛带来的消极影响、疼痛评估方式以及PCIA 应用意义等

1.2.3 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在病患入院后对其实施预防性镇痛知识宣传教育,及时对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通过示范演练、情景模拟等集中性学习、个别性辅导方式,运用简单直白的话语,详细对病患讲解术后疼痛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止痛方式。通过病室走廊设置的宣传栏或者视频等方式对病患实施疼痛相关知识讲解。鼓励与支持病患主动表达自身主观需求,对其表示关心与关怀。主动获取病患家属的支持,使其主动参与前馈控制管理圈子中,使其积极参与疼痛判断、疼痛治疗,详细为其间接非药物止痛技术,例如按摩或者聆听音乐等。

1.2.4 镇痛泵干预

术前2~3 d,小组成员需对病患详细讲解镇痛泵工作原理、安全性等,通过实务演练方式讲解PCIA操作方法,提供当面指导服务,使病患自行操作PCIA 镇痛泵,熟悉操作环节,总结操作经验。组织与安排已经使用自控镇痛病患来交流自身感受,促使病患与病患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其对PCIA 泵的认知度。如果清楚感觉疼痛时,需及时按压镇痛泵按键,增加使用镇痛类药物,在锁定时间之外再次按压给药无效。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不同时期疼痛感情况: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方法对两组手术后6 h、12 h、1 d、2 d 疼痛感进行评估,总分0~10 分,其中0 分为无任何疼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7 分为中度疼痛、8~10 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表明疼痛感更加强烈。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详细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涉及脊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以及肺不张等。③功能障碍评分干预前后变化情况:干预前、干预后分别使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进行评估,其中主要涉及生活自理、提物以及站立等多个评估项目,量表总分为50 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改善效果愈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感比较

观察组术后6 h、12 h、1 d、2 d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感比较[(±s),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感比较[(±s),分]

组别 n 手术后6 h 手术后12 h 手术后1d 手术后2d对照组 41 4.04±1.59 3.98±1.47 3.91±1.56 4.34±1.67观察组 41 2.98±1.28 2.88±1.21 3.18±1.12 3.44±1.21 t 值 3.325 3.699 2.434 2.794 P 值 0.001 0.000 0.017 0.007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1 39.41±2.99 28.38±3.62观察组 41 39.66±2.65 22.22±3.75 t 值 0.404 7.568 P 值 0.687 0.000

3 讨论

3.1 可减轻术后疼痛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6 h、12 h、1 d、2 d 疼痛感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前馈控制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脊柱侧弯患儿术后疼痛感。术后疼痛感集中出现在手术后24 h 至手术后48 h 内,是一种急性疼痛[4]。前馈控制作为对未来的控制,旨在防患于未然,在偏差出现前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根本目的在于避免问题的发生[5]。通过采取前馈控制管路模式,对病患、家属实施疼痛健康教育,使其掌握与了解疼痛评分方法、疼痛护理措施,有利于促使其更好地配合疼痛干预。专业有效的疼痛感、专业规范的疼痛管理,能够避免常规镇痛泵健康知识教育的盲目性、滞后性,将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提升疼痛干预水平与质量,最大化发挥好镇痛泵的积极作用,减轻病患手术后疼痛感。

3.2 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前馈控制在管理学中属于积极有效地主动控制,主要指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情况、整理归纳信息、掌握运动规律、评估发展趋势,科学评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尽早实施措施进行干预,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有效抑制在萌芽阶段中,为防止在后续不同发展环节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而提早做好准备。此外,通过对病患实施镇痛泵干预、疼痛知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度与认知度,主动参与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3.3 可改善功能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功能障碍。常规镇痛护理重点关注对疾病本身的干预,然而缺少系统性、统一化的指导,未确定护理主体,护理工作落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或者疏漏,导致整体效果不理想。前馈控制护理干预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在实际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根据实际情况,了解病患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对其开展疼痛干预、功能干预等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提高其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最终获取最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将前馈控制护理干预使用于脊柱侧弯患儿术后PCIA 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病患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疼痛感病患功能障碍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