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先生

2023-07-22 12:35王国刚
现代苏州 2023年11期
关键词:廊桥前缘太湖

王国刚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雪芽我为求阳羡”“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真情以待,写阳羡,苏轼佳句迭出。

去年八月,太湖东岸,当面聆听著名出版人、作家杨葵关于“阳羡买田”的故事,前后两位先生的愿望,正在对岸全面实现。循走苏东坡,阳羡,当有此行。

周末前的一个晚上,与刚从北京一路南归的先生取得联系。听我欲往,先生高兴,说将大开正门出接。

沿着湖州方向沪渝高速,妻子与我一路西行。前方弁山,遂度岭过,来到江浙皖三省交界。山之雄伟,水之渊源;岸之峻高,湖之宽广,这里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小路弯曲,大车平稳,悠然间,我们进入阳羡雅达溪山。

四望青山,八方坡地。游人如织,帐篷似林。露营、烧烤;风筝、奔跑,大人和孩子们追逐,妻子会心一笑,“又被倷寻到了一个苏东坡的好地方。”

嘉祐二年(1057),听闻蒋之奇夸赞着他的家乡,空气新鲜,人间仙境。碧螺龙井有雪芽,百合莲心气袭香。好竹連山产嫩笋,枝头黑赤乌杨梅。太湖西岸美山水,绿氧负离鸡黍归。卜居阳羡,一生中,先生数度前来。

熙宁六年(1073),先生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阳羡,登绝顶,望太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次年,长住三月,购得田庄一处,“卖剑买牛吉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元丰二年(1079),邀秦太虚,携参寥子,三人同游,“敧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五年后(1084)十月,离开黄州,目的地是阳羡,“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次年,再次亲临,留下墨宝,“此山似蜀”,后改名为蜀山;元祐四年(1089),五十四岁的先生以龙图阁学士身份除知杭州,重走阳羡,将家人安置于此。绍圣元年(1094),携苏过与朝云,同赴岭南。

停好车,走向景区北大门,见一伟岸身影,与牌楼相融。信守约定,先生在迎候。丈八身高,虎背熊腰,国字正脸,宽厚敦实。千年时光,古今穿越,先生与先生,难以分辨。

牌楼似门,四季常开。正前方,水色湛蓝,青透碧绿,阳羡之湖,通向太湖。

陪同着我们,先生一一进行着介绍。顺着先生手指方向,一座宋式阁楼,“那是东坡阁,景区内第一幢建筑。”巍然挺立,气势不凡。“您做了一件大好事,循走苏东坡,太湖之滨,我们有了自己的‘朝圣地。”我在感慨。指着半山腰处一座亭,先生继续,“那是‘楚颂亭,先生有愿望: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曰‘楚颂。”先生平生之欲,已惬。

廊桥、荷塘、小街;剧场、酒楼、书肆,带领着一帮人,先生他们已将阳羡建设成为一座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小镇。

一路走来,西侧廊桥,入口处,“前缘”两字醒目。先生真诚,性格宽厚,对待生活,重在相信,“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举目四望,“物外游”“趁年华”“穿林打叶”“快哉风”“浩然气”,都是先生设计,皆乃典出先生。沉浸其中,陶然于先生的世外桃源。多少次,学生们聚集于此,有教师现场开讲,关于先生,身临其境,听来乐趣无穷。

开上自己的私家小车,先生带我们尽览。

转眼间,汽车停在了一座平房前。跟随先生,我们进屋。这里是一间大大的书房,整面整面都是书墙。加水,点火,泡茶,我们围炉。坐于沙发,捧着紫砂,品味雪芽。先生和我们聊起了他的最爱。

指向一套书,这是《苏轼年谱》,由孔凡礼先生编撰,记载了先生一生的所有足迹,时间、地点和创作。茅塞顿开。静心阅读,先生为我打开了探知先生的另一扇大门。

循走苏东坡,“苏说苏轼”,今后,先生的故事,也许将更加准确、精彩。

猜你喜欢
廊桥前缘太湖
去廊桥找你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犹记廊桥
太湖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