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何止古典派

2023-07-22 22:29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3年11期
关键词:苏州市苏州园林

陈佳慧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谈及城市风貌,园林是苏州人离不开的话题。苏州的园林,曾经是藏在深处,不显山不露水的私人园林,是文人显贵为自己创造的一处在城中贴近山水的桃源。时至今日,园林不仅仅是城内星星点点的美景,更代表着整座城市独特的风景和气质,它以更开放,且带有现代化的功能,走进人们的生活。不纯粹彰显古典风貌的城市园林,我们把它们叫作苏州的公园。

苏城不断发展,公园随之演变

公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城市近代文明的进程。

苏州不外如是。苏城的第一座现代公园,是苏州公园,它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公园”。

作为春秋吴地子城的遗址,它在唐宋已“春日民众可入游乐”,只可惜元末随着张士诚王府被焚毁,变成了人少地疏的皇废基。五四运动后,苏州各界人士倡议建造一座包含图书馆、文物陈列室、会堂、音乐亭等科学文化娱乐设施俱全的公园,并选择了这块子城遗址处。1920年,江阴旅沪巨商奚萼铭捐赠5万银元开始了筹建。苏州工专土木科学生测绘平面图,再由上海公董局法国园艺家若索姆规划设计。同年7月末,先在园中部荷池南建成一座城堡式两层、四面钟楼的图书馆。馆东侧临池则设为“东斋”茶室,西南角建西亭,园东南辟池名“月亮”,池边修廊,紫藤纷披,又植树4000余株。1927年7月25日,编剧徐碧波与苏州作家程小青、翻译家叶天魂、南社社员钱释云在此创办“苏州公园电影院”。苏州公园成为现代城市休闲生活的标志性去处。20世纪20年代,城内外古典园林极少开放,这处公园成了民众心中最佳的城内乐园。

直至今日,苏州公园内部的格局几乎未变,但以它为中心,城市内早已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了众多的公园。它们以不同的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城市样貌。

低调“藏”在车流边的,有带状的三香公园,它作为当时苏州新城区首个街头公园,于1986年8月对外开放。一池绿水,一间茶室,不用多少面积,就可容纳附近新建小区内居民的闲暇时光。

桂花公园,建成于1998年,是充分利用并结合古城风貌的代表。它占地16.5公顷,东面与古运河相拥,南面绵延数里环抱在郁郁葱葱的古城城垣和运河的绿水旁,有可漫步的环古城健身步道,也有能登高品茶的城楼,更栽种了大量苏州市花——桂花。

随着城市的进程,人们热爱真山真水的情结愈发浓郁。湿地公园,成为都市人群接踵而来的放松地,直至今日。2005年,白塘植物公园建成;2006年,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建成;2009年,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21年12月,虎丘湿地公园的开门试营业迎来了苏州市民的极大关注。这座经过15年雕琢,规划总面积达8.73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成为距苏州中心城区最近的“生态绿肺”。公园还展示了苏州特有的江南風情,设立了水乡农耕区、渔家风情区、荷莲文化区、花卉背景区、都市农田区、芦苇碧塘涵养区、科普体验区和水上休闲区8大功能区,风格极强。

苏城周边,湿地公园依旧提供着硕大的面积;苏城中间,公园也开始以一种小巧且“五脏俱全”的方式,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园的概念,由此从一座城市内几处休闲游览地,成为众多家门口随时享受惬意时光的生活一部分。

口袋公园,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它是城市微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周围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新去处的同时,让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口袋公园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

如今,苏州全市已建成570个口袋公园,我们能够在城市生活中轻松实现推窗见绿韵,移步可换景。苏州已编制出台《苏州市口袋公园规划》《苏州市口袋公园建设导则》,力争把“处处皆景、城在园中”变成现实。

沿着城市的肌理,小小游园和绿地变成舒适宜人的城市“客厅”,人们散散步、歇歇脚,用眼睛品味公园内的“江南文化”品牌。

园林养眼养心,公园五花八门

曾几何时,人们对公园的定义发生了变化。21世纪之前,旅行不是休闲生活的常态,人们的生活半径更多地固定于所在的城市中,公园,就成为近距离的,小范围内品味山水的最佳处。

对于50后、60后的苏州人而言,星期天逛公园,是一件仪式感很强的事情。且看老电影《小小得月楼》里,主人公们无论是陪伴家人、相亲约会、聚会闲聊,都首选公园。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进程,都是在池水边、绿荫下、凉亭中完成了推进。如果女主角再矜持地拿着一瓶玻璃瓶装的桔子水,那就更具逛公园的仪式感了。

如今,逛公园是一件穿着拖鞋下了楼就能完成的随心所欲之事,且不说态度不用如此正式,目的也越来越生活化。

比如几乎所有的公园,都是展现市民健康生活的场所。公园的一天,清晨的时光属于打着太极拳的老人和晨跑的年轻人,下午的时光属于喝着茶放松心情的休闲者,晚上则属于饭后散步的一家几口,到了晚间,不少公园还成了颇具规模的广场舞舞场。公园让全民健身成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观。

城市大,公园多,有些公园也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特殊的功能。每逢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环古城河边的桂花公园就成了苏州最为热门的相亲信息“集散地”。众多老人聚集在公园的广场上,为自己的子女寻找合适的对象。挂在走廊上的,贴在树枝上的,平铺在地上的,都是家长为儿女悉心制作的个人“简历”,从简单的寥寥几语,到成册的详细介绍,应有尽有。这里成了古城里最火爆的交流场所,老人们步履不停,或浏览或翻阅,急匆匆地接收着铺天盖地的信息,遇上对眼的“准亲家”,赶紧加个微信,替子女安排好见面事宜。且不提这里成就了多少人间喜事,这份风雨无阻,维系了十几年的热度,就让金秋时节公园里满园的桂花香气都成了可以被忽略的配角。

皮市街与白塔西路交叉口的白塔公园,其特色逐渐从园内有名人故居遗址,转为了园外的苏州农特产品自产自销疏导点。更多的人来到这处绿意盎然的公园,并不是为了散步或纳凉,而是冲着一字排开的东西山农民篮子里诱人的应季鲜果。

此外,在“Citywalk”(城市漫步)兴起的今天,公园也可以成为带着你领略城市风情的标注点。苏州的各大公园沿线,不乏热闹的商圈、特色的老街、静谧的古巷。比如当你从苏州公园出来,可以经过民治路走进定慧寺巷,悠然步行到双塔市集,再穿过干将路,走进平江路,这正是一条内容丰富,风景多变的城市旅游路线。

日本学者白幡洋三郎在《近代都市公园史》一书中提出:“公园并不仅仅是一个装置,它是都市的一种应有的姿态,是实现都市理想的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思想的体现。”

苏州的公园,也正承载着苏州人理想的生活姿态。

在公园城市,园林属于每一个人

关于园林,苏州人是有特殊优势的。我们自小在园林的假山中穿梭嬉闹,我们对花窗月洞有着天然的熟悉感,我们也能充分享受着苏州这座公园城市中的园林气质。

去年,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今年,《苏州市公园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将全方位施行公园管理。这一年,《2023年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计划》也正式印发,苏州高水平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正快马加鞭。

据了解,本年度“公园城市”建设提出“生态筑城、绿道连城、公园融城、乐享园林、苏式生活”五大行动共计135个实施项目。

其中,苏州将着眼千年“四角山水”城市空间历史格局,推进“长江太湖—四角山水—古城—园林”绿道形态成网。在城市外围打造35条山地森林步道,在中心城区建设吴淞江、上塘河、元和塘13条特色城市绿道,在古城区开展5组“虎丘—留园片区”“拙政园片区”“艺圃—环秀山庄片区”“怡园片区”与“网师园—沧浪亭片区”园林绿道设计,推动园林艺术从墙内走到墙外。

公园融城行动也将坚持以“一园一品”为指导原则,努力建设现代公园体系,计划新增及改造城市绿地210万平方米,打造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230个,完善提升中央公园等城市公园10个。在此基础上,对77处总面积约409万平方米的苏州市城市公园绿地进行首批开放共享试点,制定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清单名录,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享受绿茵草地,拥抱大自然。

園林、公园,在苏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首任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二级教授、博导、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驻校学者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他认为,风景园林是中国人理想环境生存的“化身”,诗意栖居的“家园”。因而园林也是普罗大众的,任何人到了园林都可以去享受和获得身心上的自由自在。说到这一点,自然就跟今天的公园城市建设连在一起了。公园的本质源头是园林,公园城市强调的落脚点就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让生活在一座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园林所带来的福利。还园于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苏州作为著名的园林城市,自然资源好、城市绿化功能也比较完善,特别是有着深厚的园林文化底蕴,应该说有着极佳的基础。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核心,充分认识园林的优点与局限性,扬长避短。建设具有中国精神、优秀古典园林精神的“现代园林”是一个发展方向。

诚如《2023年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计划》中的关键词,生态、绿岛、园林、公园、苏式生活,一座有活力的公园城市,必然也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科学的“生命体系”。苏州,不只有园林,还有公园;园林,不只有古典派,更有属于当代苏州的“个性”。

猜你喜欢
苏州市苏州园林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苏州一光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