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临床特点是在单侧肢体皮肤出现集簇状的丘疱疹、水泡,疼痛比较明显[1-2]。带状疱疹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如果在最佳的治疗时机没有得到正确治疗,就易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其他患者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才能缓解。治疗神经痛的药物有止疼药,还有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片、甲钴胺,还有神经妥乐平等。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方法可有效抑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5]。本研究观察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由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接诊的带状疱疹后出现神经痛的确诊患者,共计72例。遵循随机分组组间对照的方法分为药物联合组与单一射频组,每组36例。单一射频组年龄24~78(49.20±7.71)岁;病程1~6(3.11±0.20)个月。药物联合组年龄25~78(49.31±7.60)岁;病程1~6(3.01±0.20)个月。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数据可比。本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2)患者及家属已知晓全部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伴精神类疾病或存在认知障碍疾病者;(2)合并传染性疾病者;(3)存在脏器衰竭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单一射频组采用脉冲射频方法治疗:脉冲射频方法即在CT室内让患者处于俯卧位状态下,根据皮损范围确定病变节段神经根,使用CT引导定位病变神经根椎间孔,最后采用射频套管针刺入椎间孔上缘1/3处,连接北琪射频仪,启动50 Hz电流行感觉功能刺激测试,0.5 V内诱发出原病变神经根支配区麻木刺痛感;启动2 Hz电流行运动功能测试,于0.5 V内诱发出病区神经根支配区肌肉颤动,代表射频针位置准确,给予42 ℃、120 s脉冲射频治疗,总计3次,1周为1个疗程。药物联合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方法治疗。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直接贴在患者疼痛部位即可,每贴使用时间≤12 h,每天更换1次凝胶贴膏,1周为1个疗程;脉冲射频方法同单一射频组。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比较2组治疗效果;(2)疼痛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各阶段疼痛VAS评分,VAS评分满分10分,评分越高疼痛症状越严重[6];(3)睡眠PSQI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各睡眠PSQI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各睡眠PSQI评分满分均为3分,评分越高患者睡眠越差[7];(4)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能力、生理能力、社会能力、健康状况,满分均为3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8];(5)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分,若满意度评分在90~100之间则为非常满意,若满意度评分在80~89之间则为满意,若满意度评分在0~79之间则为不满意[9-10]。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疗效评定标准 若患者3个月内VAS评分降至2以下为显效,若患者6个月内VAS评分降至2以下为有效,若患者6个月内VAS评分未降至2以下为无效[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后,药物联合组与单一射频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各为97.22%与80.56%,2组间统计学比较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0.024),见表1。
表1 单一射频组与药物联合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疼痛VAS评分 2组VAS评分治疗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该评分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且统计学比较,2组间出现显著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单一射频组与药物联合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2.3 睡眠PSQI评分 治疗前,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以上四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药物联合组低于单一射频组,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单一射频组与药物联合组治疗前后睡眠PSQI评分比较分)
2.4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2组心理能力、生理能力、社会能力、健康状况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以上四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药物联合组高于单一射频组,差异显著(P均<0.01),见表4。
表4 单一射频组与药物联合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满意度情况 药物联合组总满意度为97.22%,高于单一射频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见表5。
表5 单一射频组与药物联合组满意度情况比较 [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伴发病症,10%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可逾1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甚至超过数十年[11-12]。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13-15]。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时需要采用抑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减轻患者治疗痛苦。李丽梅和张志利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阐述了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发现药物联合组和单一射频组患者在VAS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1]。而陈新等[2]分别在有关针刺治疗以及射频治疗等方面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均发现针刺治疗以及射频治疗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孙付国等[13]在《利多卡因乳膏介导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一文中阐述了利多卡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为本研究提出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方法提供了参考思路,通过观察本研究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发现本研究结果与该文相互印证,提高了本研究数据的可信度,同时也增加了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推广范围。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疼痛VAS评分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可见患者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方法下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治疗6个月后,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药物联合组低于单一射频组,可见患者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后睡眠质量显著提高[13];2组心理能力、生理能力、社会能力、健康状况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药物联合组高于单一射频组,可见患者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药物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射频组,可见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后效果显著提高;药物联合组总满意度高于单一射频组,可见患者对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方法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比脉冲射频治疗方法单独使用更加有效,VAS评分、睡眠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