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切尔·费菲 安德烈斯·施瓦曾伯格 王宇译
摘 要: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和不断调整的经贸政策正在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可以带来极大收益,同时也会产生额外风险和成本,跨国企业也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许多跨国企业都开始重新评估全球价值链的未来走向,其考虑的方向包括退出问题、多元化问题、区域供应链、库存问题、垂直生产问题、“重新生产”“保持原位”等。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跨国企业;风险;成本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3)06-0059-04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3.06.006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价值而连接设计、生产和销售整个过程的全球化企业网络。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跨国企业进行着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售后服务等增值活动,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与分销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
目前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快速变化、各国经济贸易政策不断调整,正在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全球价值链。跨国企业也在研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成本与风险。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都在重新认识和评估全球价值链的未来走向。
一、全球价值链的风险与成本
毫无疑问,全球价值链分工可以为我们带来极大收益,同时也会产生额外成本。从成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有一些成本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装卸和运输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还有一些成本并不那么明显,比如协调与全球价值链上合作伙伴的关系。实际上,在考虑是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时,企业不仅要权衡生产运营情况,还要评估与合作伙伴相关的成本。当一个跨国企业选择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时,就需要接受全球价值链各个生产和营销阶段中可能增长的成本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风险和成本通常具有外部性。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风险和成本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国企业受网络攻击而损害其合作伙伴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二是自然灾害或卫生健康危机使其外国合作伙伴企业无法履行合同;三是当一国运输系统出现问题时,另外一国的企业可能无法及时获得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四是合作伙伴企业所在地的法律法规修改或者价格水平变化;五是本国或国外税收政策变化,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和实施,可能会使合作伙伴企业成为竞争对手。
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各国政策变化、气候问题引起的世界自然灾害,都会增大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风险与成本。当然,一些跨国企业还存在过分依赖单个供应商或单一合作伙伴企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需要投入资源来管理和监督合作伙伴的网络,准备一套或者多套应急计划或者备用方案。当其合作伙伴企业无法履行合同时,需要及时找到替代的供應商。
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相关政策和策略问题
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受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全球价值链正在重置。下面我们着重讨论政策调整问题。
(一)自由贸易协定和贸易优惠计划
自由贸易协定是在两国或多国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目的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和投资壁垒,推动产品与服务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这里所说的贸易壁垒可能是关税,也可能是纷繁复杂的政策条文。自由贸易协定则是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协调跨境政策来重构全球价值链。
在过去几十年中,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了货物贸易关税,扩大了贸易伙伴国之间可能获得免税或减免关税优惠的产品范围,因此,自由贸易协定对于全球价值链发展具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北美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提出了关于北美地区汽车行业统一的原产地规则、更低的投资壁垒以及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且取消了北美国家之间的货物贸易关税。
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原产地的条款可能会对跨国企业建立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产生影响。每个自由贸易协定都有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具体要求,主要用于确定进口产品原产国,使那些合格的贸易伙伴国能够获得相关关税优惠,同时防止“搭便车”行为。
环保主义者对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示关注。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将那些产生污染的产品或者零部件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宽松的环保要求进行生产,造成了世界性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此,最近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地提出了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在自由贸易区内实行统一的环境保护政策,以促进绿色知识共享和清洁技术转让,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居住环境。
同时,通过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扩大多边贸易便利化,对于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贸易便利化主要包括简化海关程序,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以及降低跨境贸易成本等。
(二)美国进口政策
美国通过相关进口政策来推动进口贸易便利化和全球供应链发展。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具体负责贸易便利化的实施。他们采取“共同责任”的方式,根据海关法律法规,将相关权利与责任告知所有进口商和出口商。例如《1930 年关税法》第 307 条规定,禁止使用那些以强迫劳动开采、生产或制造的进口商品。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还坚持《海关反恐贸易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是根据 2006 年《每个港口的安全和问责法》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全球供应链与美国边境安全。《海关反恐贸易伙伴关系》允许符合条件的私人部门(包括进口商、海关经纪人、货运代理、合同物流提供商等)在满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自愿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合作。
(三)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指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关税、使商品可以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区域。与此同时,自贸协定各成员国仍然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限制政策。有的自由贸易区只对部分商品实行自由贸易,有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对全部商品实行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区可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独立关税地区,也可以是指某一国家或独立关税地区在本国或本地区境内所划出的特定贸易区。
1934 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建立了美国的自由贸易区计划,目前美国有 195 个活跃的自由贸易区,主要由美国自由贸易区委员会管理。美国自由贸易区委员会由美国商务部长负责,由美国财政部长担任执行官。美国自由贸易区主要用于生产活动(大约63%),同时,还可以用于仓储和其他物流活动(大约37%),不过,二者都需要得到美国对外贸易区委员会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批准。从目前情况看,在进入美国自由贸易区的商品中,大约有37%(2970 亿美元)为外国商品,国内商品大约占 63%(4070 亿美元)。美国的许多行业部门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计划,包括汽车制造企业、炼油企业、纺织企业、服装公司以及制药公司等。
一些跨国企业在美国的多个自由贸易区都设有生产和运营机构。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得到了自由贸易区委员会的授权,其制造企业遍及美国11 个州的 16 个自由贸易区。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自由贸易区进行生产并且最终进入美国关税区消费的货物必须支付一定的进口税。
(四)“跨境数据流”与数字交易
“跨境数据流”是指跨越国界的计算机服务器之间的信息移动或转移。“跨境数据流”是全球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商品、服务、人员和资金的国际流动。电子商务可以依靠“跨境数据流”进行国际在线支付。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跨境数据流”获得那些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多个国家的生产和销售数据。
很明显,那些阻碍“跨境数据流”的行为会降低企业效率,降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优势。比如一些政策制定者试图限制本国边界之外的数据流,以限制对在线信息的访问。又如一些政策制定者要求国内数据主要用以支持本国产业发展,阻止外国竞争者进入。这些要求“跨境数据流”本地化的政策会抑制企业发展,降低企业国际竞争力。
(五)国家安全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国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那些与国防和军工相关的产品出口,限制军民两用的商品、软件和技术出口。如果一个企业要将军民两用的商品、软件和技术出口到国外,需要申请许可证。这一限制政策明显不利于企業成长和全球价值链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那些在其他国家建立跨国企业或者跨国业务线,以及与国外合作伙伴一起兼并或收购国外企业的行为,都会引起本国政府的担忧。长期以来,在促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方面,美国一直试图建立一个开放的、基于规则的国际投资体系。外国直接投资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美国外国投资机构委员会曾经就美国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安全问题提出过多项建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对各类投资者的影响。
三、全球价值链未来走向:再评估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许多跨国企业都启动了重新评估全球价值链的行动。在进行相关评估时,企业会检查风险敞口、风险冲击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后备计划,尤其是会考虑和权衡以下内容。
(一)退出问题
有些跨国企业会选择离开某一国家或地区,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这些行为并不会改变全球价值链配置。与此同时,那些过度依赖多个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过于庞大的合作伙伴网络的跨国企业,正在减少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合作国家和合作企业的数量。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加强与重要战略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减少次级供应商的数量。
(二)多元化问题
跨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拥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供应商,从而使跨国企业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多样化。这样,跨国企业就可以通过将资源转移到那些价格水平较低和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一些跨国企业通过积极适应供应、需求和其他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弹性与可持续性。
(三)区域供应链
区域价值链可以是中心辐射的系统,也可以是垂直整合的系统。通过建立区域性供应链,选择合适的生产贸易伙伴,跨国企业可以减少国际市场的各种冲击的影响,还可以通过缩短供应链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交货时间。
(四)库存问题
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企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部门所需要的物资产品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另一类是流通库存,即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或者成品库存。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国家储备物资,国家储备物资主要是为了保证及时将相关物资供应给企业的供销库存。全球价值链支持即时库存系统和供应系统。
对于那些产品需求稳定的行业部门以及具有足够资源来存储原材料和产品的跨国企业来说,保障库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如服装行业,增加库存并不是最优选择,因为时装的消费者偏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就目前情况看,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着手储备必要的医疗用品和卫生保健用品,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流行病做好准备。
(五)垂直生产问题
这一问题涉及企业投资于从生产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到最终产品组装的新产能。这种方法可以将所有生产营销环节集中在国内市场,当然,也可以分配一部分在国外市场进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全球价值链链接都将处于跨国企业的架构下。尽管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管控力,但它是一项成本高昂并且具有潜在风险的选择,因为跨国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开发相关的所有系统以拥有全部功能,还会因为高度专业化而失去分散风险和提高效率的优势。
(六)“重新上岸”
为了降低国际市场的风险冲击,一些跨国企业选择“重新上岸”。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返厂”方式可能带来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风险,包括缺乏多元化的风险。不过,一些国家已经实施或者正在考虑“返厂”计划,主要是针对那些对于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的企业。
(七)“保持原位”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正在某个国家生产、组装、销售某些产品,以服务当地市场或满足当地政府设定的本地化要求,那么,这些企业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国外生产,即“保持原位”。跨国企业选择“保持原位”的另外一个考虑是因为沉没成本过高,以至于企业无法收回投资。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者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种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沉没成本通常还会用来与可变成本进行比较。在一般情况下,可变成本会被改变,而沉没成本不会被改变。
从美国跨国企业的情况来看,有96%的消费者在美国境外,因此,许多美国企业选择“保持原位”,与当地生产者和消费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以减少沉没成本。
(八)接受风险与迎接挑战
从整体上讲,跨国企业应当接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所有风险,对于那些拥有多个供应商的企业来说,这一选项更为可行,也更容易在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切换。这一选项适合那些可以在供应链暂时中断时储备足够货物作为保障的企业,或者拥有多种产品及多条生产线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更容易接受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自动化和数字化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