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红霞 闫富爱
蒲县鹿城小学创办于1965 年,现有教学班29 个,共1190名学生、73 名教师,其中副高级教师4 人,省特级教师1 人,省级骨干教师3 人,市级名师33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近年来,学校以“打造一个特色:自信教育;突出五项重点工作:读书、写字、诵读、体艺、课改;实现一个办学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强化一个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整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学校致力于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校内外专题教育和各项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让传统文化走进鹿城校园。
在丰富的诵读活动中感受和展现诗歌的魅力,让诵读经典作品蔚然成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鹿城小学始终秉持的目标。学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学科教学,使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学校专门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在诗意的校园飞翔》,各个班级充分利用语文课、每日晨诵时间和课间时间,有计划地诵读古诗和国学经典,琅琅读书声让校园活力满满。每天早晨学生进校门的那段时间是“清晨吟诵之声小时段”,学校广播会播放传统诗词,学生伴着抑扬顿挫、浅唱低吟的美妙吟诵走进校园,开启美好的一天。广播站是宣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大课间、放学时段通过广播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传递到学校的每个角落,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闻其声、悟其情。
社团活动是落实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全校目前共有“三琴”“三球”“三棋”和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手工等共计18 个社团。每天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和周四下午3∶20—5∶20 是学校的社团活动时间,其中,课后服务时间是体育类社团开展活动,周四下午则是艺术类社团开展活动,多样的社团活动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学校老师纷纷表示,“书法社团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锻炼毅力、陶冶情操;创意美术社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美学素养;手工社团能够为孩子带来精细动作能力的锻炼,从粗糙的手工到精细的手工的进步过程,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竖笛和葫芦丝都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乐器,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都大有裨益。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校园歌曲比赛、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和演讲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社团活动的开发和有效实施,充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并多次代表学校外出参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每逢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都会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此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生本文化活动的内涵,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传统文化之花在校园尽情绽放。
学校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学习节日传统文化知识,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引导学生缅怀过去、珍惜当下;在端午节号召学生假期与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包粽子、搓花绳、做香包、插艾叶,体验感受端午节独有的魅力;在中秋节开展讲故事比赛,和家人拍张全家福的活动;在重阳节开展“传承家风孝亲敬长”主题活动等等。
同时,学校会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主题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及目标要求。班主任也会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和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出倡议等各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让广大师生家长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持一致,在行动上紧跟步伐、团结协作,让传统文化的内涵深深植入心中。
学校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使校园的每个设施都能发挥最大作用,让校园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传递着传统经典的声音,让整个校园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
学校积极完善校园图书室,打造班级图书角,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活动,在全校掀起了“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潮,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氛围。同时,在校园内悬挂弘扬传统文化的标语,设立文明礼仪宣传板,在教学楼大厅楼道内建设文化园地,展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典故和名人名言,创建走廊文化;要求各班定期更换黑板报,内容和主题要能反映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能使其成为展示班级风貌的一个窗口,从而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生气质的提升,变得儒雅自信,这与我校“自信教育”的办学目标不谋而合。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实现鹿城小学内涵式发展,为学生未来的路走得更实、更远、更宽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