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诗人用诗歌记录生活、表达感情。在诗歌向其他民族传播时,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翻译出不同的版本。本文以唐诗《春晓》的四种英译版本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对比赏析,为诗歌翻译提供一种策略。
【关键词】《春晓》;翻译;认知语言学;诗歌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32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用高度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想象,它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有的诗歌反映了一定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有的诗歌反映了诗人的某种志向或者某种情感。任何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者的体验或者认知,诗歌也不例外,且诗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形式上看,诗歌分行排列,若干行组成一首诗歌,这是诗歌的独有形式,我国古代诗歌的句式一般是四字、五字或者七字,分别称为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从音韵上看,我国古代诗歌讲究押韵,读起来要有音调美且有节奏感;从意境上看,诗歌通过寥寥几笔就能给人以很大的遐想空间。《春晓》是我国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的作品,在我国家喻户晓,此诗是诗人刚睡醒时的一瞬间的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这首诗很简单,语言上简单质朴,是孟浩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唐诗甚至整个中国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翻译难,翻译诗歌更难。因为译者首先要了解源语言的文化,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甚至诗人当时的境况如何,还要对原诗有很透彻的理解,要从短短的诗歌中获得诗人想要通过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感情,这需要译者有很好的想象力。中国古代诗歌意美、音美和形美高度融合,译者本身也是读者,他们对同一诗歌的认知本就不太相同,而汉译英更是增添了难度。汉字均以元音(韵母)结尾,因而用作韵脚声音响亮持久,相比之下英文多为辅音(声母)结尾,读起来不如元音响亮悦耳;其次,英语声调多为升、降两声调,轻重音并不明显,所以较难体现汉语四声组合、跌宕多姿、乐感极强的声音效果(徐国萍,2001)。
二、认知语言学与翻译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人们所处的什么样的现实决定了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认知,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现实的体验感知和认知能力又决定了人们的语言,因此语言能力也属于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言与认知两者密切联系。所以正如王寅(2005)所说,如果想要解释语言,就必须从站在体验的角度,依据人们的一般认知能力来研究语言,人们在世界中所形成的认知经验,以及在这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系统是语言形成的根本理据之所在。同样的,诗歌是诗人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在此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之上诗人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态度。译者看到诗歌以后,结合自身对客观世界、对诗歌的文化及词语的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尝试去理解诗歌,翻译过程中又会依据自身对目标语的认知和体验去选择词语。从这个角度看,诗人写诗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诗歌这种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译者翻译诗歌同样结合了自己的世界的认知,也可以看作是创作的过程。正如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认知一样,对同一作品,不同译者的认知体验不同,翻译出的作品也是不同的。接下来,本文以《春晓》的四种英译版本为例进行对比赏析。
三、《春晓》英译本的实例赏析
原诗如下: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一直以来都在小学的中低学段进行学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此诗易于成诵、简单质朴。白话译文为“春天睡醒不觉天已亮了,到处是鸟儿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花朵啊。”诗人孟浩然这么一首小诗,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从几篇译文我们可以发现端倪。
(1)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许渊冲译)
四种译本对题目翻译最大的不同在对“晓”的翻译上,“晓”指的是拂晓时分,也就是天刚亮的那一段时间。“morning”所指的范围比较大,既可能指上午,也可能指凌晨到中午的时间,前两个译文选择使用“morning”,按照当代人的理解,起晚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已经是日上三竿了,因此使用“morning”。但在唐代,人们日出而作,意思是太阳出来时人们就要去耕作田地了,因此当时的起床时间应该在日出之前,起晚了的意思很可能只是日出之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到日上三竿的程度。译文(1)使用“morning”可能是为了与译文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保持形和音的一致(最后一个词都是以“ing”结尾)。第一行的译文平铺直叙,言语质朴,点明诗人天亮了还没起床,与原作体现的意象差异不大,风格也比较契合,不过没能表现出诗人的“不觉”,即诗人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第二行的译文使用“hear”表现原诗的“闻”,虽然没有表达出原诗所描写的“处处”,但交代了诗人醒来是因为听到了鸟儿的哀鸣。不過原诗中没有交代诗人醒来的原因,诗人醒来和听到鸟鸣,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很可能是诗人睡到自然醒来,然后听到了屋外的鸟鸣,因为“闻”虽然有听的意思,但表示的是无目的地听,这说明诗人是在已经醒来但并未睁开眼的状态,此时诗人意识不是太清楚,睡眼惺忪,所以感到处处都是鸟鸣。此外译文把“啼”译成了“crying”,说明译者认为鸟儿们是在悲鸣,此诗表达的是哀伤的感情。在第三行中译文把“雨”译成“showers”,这个单词一般指阵雨,所以“showers”暗指昨天夜里下了多场阵雨;此外译者使用了“one night”,“one”表示“一”,在此处含有一整个之意,暗示风雨持续了一整个夜晚,也正因为风雨持续了一整个晚上,诗人才没怎么休息好,在阵雨的间隙之间才睡着,结果睡到日上三竿,这和译者的题目及前两行的翻译相吻合,译者依据自己对这首诗的认知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在译文里面。第四行的译文延续了前三行质朴的风格,以“how many”开头,但并没有以感叹号结尾,表达了一种情感不太强烈的感慨或者哀伤。第四行中“花落”被译成“fallen flowers”,这个译法同样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延续了整个译文所表现的情感。
(2)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翁显良译)
本译文对题目中“晓”的翻译和译文(1)一样采用了“morning”。第一行的译文以“late”开题,给整个译文奠定了基调,好像译者添加了一些自责的意味在译文里面,像是在为自己的晚起而感到懊恼,这句译文很明显加入了译者自己的体验。此外,译文(2)暗示了诗人的“不觉”。第二行的译文使用了两个“crying”,延续了第一行的译文的感情,认为经历了一夜的风雨的摧残,鸟是在悲鸣,或者说译者认为诗人听起来是悲鸣。译者使用了“all round me”,表现了原诗中的“处处”。第三行的译文把风雨译成“storm”,作为风雨的下义词,“storm”延续了译者的前两行的翻译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感情,但在春天有暴风雨的可能性不大,原作并没有说明是不是暴风雨,所以这应该是译者为了表现自己的认知或表达自己的感情而特意使用的词汇,和本行的“fury”契合。和译文(1)一样,译文(2)的第四行同样以“how many”开头,但以感叹号结尾,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和第一行译文相呼应。此外译文(2)用“poor”和“dear”显示出了译者对花的怜惜之情。
(3)The Spring Dawn
Slumbering,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
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
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 (吴钧陶译)
在对题目的翻译中,译文(3)使用了“dawn”一词,它表示破晓、黎明,因此比较贴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时间。译文(3)的第一行使用了“peep”一词,诗人在睡觉,不知不觉拂晓偷偷地就来了,显得生动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不觉”,给人以比较强的代入感,此译文所表现的情绪也和译文(2)有明显的不同。而且“peep”也有小鸟唧唧叫的意思,因此本译文也含有诗人在将醒未醒的迷糊状态中听到了外面鸟叫声的意思。不同于前两个译文,译文(3)的第二行虽然首词使用了“but”一词,但并没有因此而使译文包含的感情变得强烈,反而延续了第一行译文的质朴。译者认为是鸟的叫声是欢快的,因此使用了“singing”和“cheep”这两个词。同时译文(3)使用了“everywhere”一词来体现原诗中的“处处”。第三行的译文延续了前两行生动的描述,使用了“dripping”和“weeping”来修饰雨和风,这两个词说明昨晚的风雨并不是很大,并且译者推测诗人在昨夜听到了风雨声,这个是符合认知的,正因为听到昨夜的风雨声,所以没有休息好以致晚起了,其他三个译文都没有表现出诗人睡觉时迷迷糊糊听到了风雨声。第四行的译文依旧比较生动,且延续了第三行对风雨大小的推测,译者认为花朵只是被吹落在地上睡着了,不同于前两个译文,译者把“花”译成“petals”,这也符合风雨过后花瓣被吹落在地的情形。
(4)Dawn in Spring
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
On every side you hear the sweet birds sing.
Last night amidst the storm—Ah,who can tell, with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fell?(John Tuner译)
本译文对题目中“晓”的翻译和译文(3)一样采用了“dawn”一词,贴近原诗。本译文首行用了感叹句,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但只能表明天突然亮了,没有交代诗人的起床晚了的事实,同样也没能表现出诗人的“不觉”。在首行用了比较强烈的感情的情况下,第二行则旗帜鲜明地使用“sweet”和“sing”,在译者看来,鸟儿们在风雨过后的清晨唱歌,诗人此刻的心情是多么愉悦啊。和译文(1)一样,译文(4)也使用了“hear”来表达“闻”,还使用了“every side”来表示“处处”。在第二行的翻译中,译文(4)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译者使用了“you”,好像听到鸟叫的不是自己,而是读者,既是在向读者讲述诗人当时的情境,也是在邀请读者进入到诗作的情境中。第三行的译文则完全是譯者在理解诗的意义的基础上的再创作,“who can tell”包含了一些西方的元素在里面,和译者前两行紧凑的译文风格有所不同,本行的译文在形式上相对比较松散。在最后一行中,本译文把“花”译成“blossoms”,不过这个词一般指树木上的花,因此译文可能与原文有所区别,因为出现在中国古诗里的花一般情况下不会是树木的花(梅花除外),对古诗比较了解的人可能认为译成“flower”更贴切,这也反映出译者认为风雨打落的是各种树木的花。第四行的译文比较短是因为译者把一部分内容放在了第三行中,这一行是在回应第三行的“who can tell”。
大部分人应该都有雨夜入睡、早上晚起的体验,也有被鸟叫声吵醒的经历。可以看到,原诗作所描述的场景和客观世界基本上都在四种译文有所体现,只是在具体事物或场景的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四个译文所包含的感情也不尽相同,这说明译者对原诗作所描述的场景有不同的认识,对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出现了不同的创作。
春天乏困,天亮了,詩人才醒来,躺在床上,听着屋外传来的阵阵鸟鸣,想起昨夜的风雨交加,禁不住想起来应该有不少花朵都被风雨打落了吧。前两句的欢快和后两句淡淡的怜惜夹杂在一起。总体来说,译文(1)和译文(2)表达的是伤感,但译文(1)更加温和、含蓄,译文(2)的感情比较强烈;译文(3)和(4)表达的是欢快夹杂着怜惜,译文(4)感情更强烈。译文(1)用词质朴,结构紧凑,最贴合原文,读起来也有韵律的节奏感,并且给人以比较大的想象空间,所含意味深远。译文(2)和译文(4)见解独到,理解深刻,蕴含的感情比较强烈,虽说和原文的形式结构相差较大,但也便于目标读者阅读。译文(3)在用词上比较大胆,韵律最好,描写也比较形象生动,所表达的感情也和原文相近。
四、结语
翻译表面上看是在处理文字,但本质上是一种心智活动,必然涉及大量的、看不见的认知方式(王寅,2017)。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注重传递异文化的认知过程,并不太强调形式对等。不同民族的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认知相同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诗歌可以翻译并让目标文化人群理解,认知不同则意味着翻译过程必然会带入译者的个人见解。诗歌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忠于原文的翻译固然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不能发挥自己的认知特长,因此才有了同一诗歌的不同译本,这也丰富了读者从各种版本获得的诗歌体验。
参考文献:
[1]李瑛,王莲,田召见.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2]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22(2):55-56.
[3]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1):37-43.
[4]李云龙.《春晓》的词义、诗意与教科书支持[J].语文建设,2021,(4):51-54.
[5]钱志熙.诗简,而天下之情得矣——读孟浩然《春晓》[J].文史知识,2020,(8):38-39.
[6]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J].中国翻译,2017,(6):5-18.
作者简介:
李晓宁,男,南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