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3-07-21 18:25周建伟
幸福家庭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语文教育

周建伟

劳动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能否及时有效开展,对青年一代的劳动能力、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劳动能力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存在教学性质上的高度统一性和教学目标上的高度相通性,这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探讨了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助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可行性

劳动教育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其目的不仅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还是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通过教学让学生感知事物的运行规律,形成个人的认知与价值观念;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典故,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阅读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情怀。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强调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

因此,就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而言,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为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

此外,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養,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包含这些要求,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教育目标上讲,两者也具有相通性。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从政策导向层面来看,近年来,相关部门强调将劳动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强调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尤其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是国家相关政策对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从语文教学目标层面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为基础,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这表明了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基础依据和理论支撑。再者,单独开展劳动教育较为枯燥,学生难以接受,而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素材。教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名人典故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有关劳动的哲理,明白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必要性,这既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

从实际成效层面来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语文知识展开,兼顾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的学科教学特征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语文教学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不符。而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还能弥补语文教学的不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使“教”与“学”有机融合。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学内容,形成“劳动要素清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时,教师要全面捕捉教学内容中的劳动要素,形成“劳动要素清单”,以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选材方面,教师可以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整理出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文,如描写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者的文章。教师要注意选材的多样性,让学生对各类劳动有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尝试将相关的劳动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多种多样,涵盖了多个方面,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提供了便利。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还设计了与劳动教育具有相关性的单元,如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单元,这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提供了可能。在此单元中,教师可以深挖劳动教育元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聚焦教学计划,凸显劳动教育重点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重点,在教学含有劳动教育元素的语文课程时,教师需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并在制订语文教学计划时将此类目标纳入其中,确保劳动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在梳理劳动教育重点时,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中劳动要素出现的顺序,明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清晰地规划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一级指标主要涉及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如劳动观念、实践能力等;而二级指标则是对一级指标的具体细化,如劳动者的尊严、劳动价值和劳动意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二级指标的数量,统计一级指标出现的频率,对照这些数据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确保劳动教育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

(三)关注教学过程,全面渗透劳动教育

1.确保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确保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关劳动的内容,如劳动过程、劳动技能、劳动价值等,让学生感受劳动的美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拔萝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劳动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教育有关的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丰富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会尊重并热爱劳动。

2.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例如,在教学《拔萝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道具模拟农田环境,让学生体验拔萝卜的过程,从而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呈现生动的劳动场景。例如,在教学关于劳动主题的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讲述劳动者的励志故事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课文与生活、劳动的联系,将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了解糕点的制作过程,并投放一些道具,让学生体验劳动的過程,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四)结合教学板块,强化劳动教育实效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各个教学板块的内容,融入恰当的劳动教育元素。例如,在语文园地板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课堂布置、环境美化等实际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口语交际板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工作环境等话题,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者;在阅读板块,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各类劳动,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和付出;在习作板块,教师可以布置与劳动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或者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劳动实践,让学生将亲身经历和感悟转化为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志愿劳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感悟,以“我的志愿之旅”为题进行写作,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各个行业的劳动特点,让学生体会不同劳动岗位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写作。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贯彻教育政策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讨渗透劳动教育的方式,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百和乡何闫家小学)

猜你喜欢
劳动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