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机制,其实施主体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在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市场的快速变化强化了开展成本预算及成本决策的变革压力以及重要性。成本决策的本质偏向于商业策略研究,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加强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有利于强化内部成本管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成本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角色
发挥控制职能。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内容,贯穿成本管理的全过程,起到控制筹资活动与现金流,以及管理资产的作用。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为达成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实施成本预算,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发挥管理职能。企业通过成本预算,可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及時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防范发生经营风险。
发挥协调职能。企业要落实成本预算,就要合理调整工资分配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逐年实施成本分析,有效发挥劳动力成本的价值。
成本决策在成本管理中的角色
控制生产成本。成本决策同样也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为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企业必须进行高质量的成本决策。只有在完成大量的分析与比较工作后,才能进行成本决策,从而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优化企业的各类资源,达成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完美平衡。
降低市场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供求关系及价格处于随时变化的状态,存在不确定性。成本决策的作用是寻求优势和避免劣势,从而稳定企业的发展状态。
成本决策的原则。
目标明确原则。成本决策是系统性的分析过程,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成本决策中,不能存在主观和随意的判断,必须有明确目标,才能充分体现集体智慧。
边际效益原则。在实施预算时,应考虑投入成本,使利润减去成本后能达到最大值,即边际收益最大化。在无法预估业务收入时,应当考虑如何在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将成本降到最低。
成本决策的依据。
成本决策是企业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通过缜密地调查研究,借助成本效益分析原理和专门的技术方法,作出的决策和判断。正确的成本决策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成本决策分析应注意收集分析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生产信息。生产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等信息。生产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有关生产操作和生产要素的子系统,另一个是有关生产成本要素的子系统。在自动化系统中,两个系统趋向成为一个整体。生产操作和生产要素子系统,包括处理生产数据、编制生产单据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等。生产成本要素子系统主要是收集、记录各项生产费用以及核算会计成本。上述两个子系统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对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可通过企业内部各有关职能部门及人员(包括生产计划部门、存货管理员、成本会计部门和总账记账员)与各生产车间、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的合理化分工而实现。
生产指令单、领料单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均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成本会计部门负责记录、计算和分析在产品成本记录文件中,定期编制各生产车间的车间成本完成情况表。对于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可使用联机电子计算机系统提供实时作业计划并控制生产操作,以获得更完善的作业计划和更快的控制报表,提高经营管理效能。
财务信息。企业财务信息是在资金流动中能反映资金管理、财务收支、预算编制等财务活动内容的信息。财务信息不仅记录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为全面预测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数据。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和企业本身。
销售信息。销售信息是综合商品的市场渠道、市占率、消费者需求,并结合同业产品在市场的有关情况综合形成的信息。销售信息是在以市场为主要取向的微观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对企业全面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产品流通情况、确定营销方式与渠道以及开发新产品有重要作用,销售信息本质上是一种资源。
资金状况。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资金短缺。为解决资金短缺的状况,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财会手段控制资金流动。充分掌握企业资金流动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利用资金创造经济效益。事实上,如果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放弃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经营理念,不要盲目压缩和节约成本。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与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密不可分。
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部分,因此,需要管理层对其目标进行合理把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相关人员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确保企业成本支出位于合理区间,保证企业平稳运行。
成本决策的方法。
成本决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两类。
定量分析法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将决策涉及的变量与决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达,然后通过求解得出决策目标所要求的最佳方案。
成本决策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差量分析法。在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与预期成本之间差别的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线性规划法。在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中,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充分加以利用,以求得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低化的产品最优组合。
差异成本法。将各个备选方案中的成本金额进行比较,计算不同方案的成本差额,选出最佳方案。
本量利分析法。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确定产品的保本点,进而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影响,然后选择最佳方案。
边际贡献分析法。通过比较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大小来选出最优方案。
决策树法。将成本决策的各个要点、可能事件或机遇以“决策树”的形式展开,并以定量方法计算和比较各个抉择方案的结果,以选取最优方案。
最优经济批量法。在原料批量采购或产品批量生产时要决定一个合理的量,使得生产成本(或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
采用定量分析法,必须具备真实、准确、完整的历史成本资料,以及对未来影响成本的各因素能加以量化。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并非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就需要进行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法主要依靠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利用有关资料和逻辑推理进行分析判断,对各种备选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
成本预算、成本决策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在企业成本管理和战略规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公司是否真正全面实现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成本决策的功能是什么?从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答案并不是完全肯定的。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机制,没有制定明确的企业成本管理目标,会使现有的成本管理局面更加混乱,这些都会影响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发挥作用。
企業员工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员工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成本管理的责任难以落实,无法推动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积极完善成本决策和成本预算方法,为促进公司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提高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工作水平的建议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为实现业务管理目标而作出的决策。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要求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能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定期进行预算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需要按照真实、规范、及时的原则预测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企业应当采取灵活有效的滚动预算方式,并对预算进行修正。加强新项目的预算编制,确保能有效调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编制预算,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并最大化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的价值。
强化企业成本决策分析。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决策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库存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决策分析。库存成本决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在成本支出最小化的同时,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库存成本决策分析需要确定最小库存量,并有效控制库存订单。所谓生产成本决策分析,其目的是使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高效完成工作,以最低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全面控制经营成本,必须站在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在一定条件下,成本管理是一种高效率的成本控制方法。我国部分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的积极作用,必须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成本决策又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管理环节。企业管理者应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包括开拓创新观念、竞争风险观念、时间价值观念、边际效应观念等,不断优化企业的理财行为,提高企业的成本决策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掘各项经济资源的潜能,顺利实现企业预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