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群
财务内控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控制目标,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措施以及执行程序,对企业所有财务经济活动进行管控。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内控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适应性、制衡性以及成本效益等原则。中小企业必须深入分析自身在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管理对策,完善内控体系,从而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本质上是含有庞大数据量以及数据类型的数据集合体,这些数据来源于同一个领域。数据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复杂关系,这些数据就是这个行业或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历史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可以了解现状并且对未来进行预测,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能够发挥作用,源于其内部数据的复杂关联且量级巨大。在使用大數据时要先进行相关数据提取,再经过清洗后才能使用,避免对其他数据产生干扰,能够更好地构建数据信息的逻辑,便于使用者进行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的意义
提升企业财务决策的质量。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如果企业依赖财务报表和项目投资预测表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导致企业领导缺乏对企业的全面了解,从而影响投资准确性。中小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使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与自身投资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提升财务决策的有效性,为企业的效益提供保障。
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重视财务内控,并且加强内部财务平台与银行等相关部门的连接,实现财务数据共享,确保财务数据核查更加便捷,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从而节省企业财务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在财务内控中要采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挖掘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得出能够指导企业长远发展的结论。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内控的重视,全面收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为企业的风险防范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参考,避免风险发生。
大数据背景的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策略
增加对财务内控的重视。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小企业领导要重视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从而为财务内控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其次,要重视先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新理论、新知识地学习,从而全面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财务内控工作。为了更好的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优秀财务人员进行高层次的培训以及学习,使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是重视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人员不能仅完成基础的计算,而要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视提升逻辑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重视信息技术的引进。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要与时俱进,在财务内控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财务内控管理事后补救的做法,做好事前预防以及事中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加强信息技术的引进,为财务内控提供良好的条件。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时,要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建立内控数据库。随后通过内控数据库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高效传递及共享,提升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的时效性。
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科学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对规范中小企业财务经济活动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财务内控体系:
完善企业财务内控风险体系。企业财务内控风险体系能够及时识别和预警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帮助相关人员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为了减少企业资产损失,必须要严格控制员工与实物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企业授权的人员才可以接触现金、货物等。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还要定期对财产进行清查,确保账物相符。第二,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要重视细节,善于发现财务内控的细小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处理。此外,还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合理进行预算编制。经营活动中,及时将成本支出与预算对比,确保两者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是预算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如果是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第三,调整企业内控体系。中小企业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内控体系,提高财务内控管理质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创新内控管理模式。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财务内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小企必须重视改革和创新内控管理模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有全局意识,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灵活调整财务内控工作,提升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其次,提升财务内控信息的公开性。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两者之间经常会出现信息上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加强信息数据平台的引进,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内控信息的公开性。
重视企业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计划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系统的管理方法,预算管理能确保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相互协助。
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时,要做好成本预算,确保生产成本合理分配到各部门,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提供保障。在制定预算方案时,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制定依据,为各项费用支出提供合理的参考,使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以及费用支出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提升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最大程度避免企业发生财务风险。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科学的财务内控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以及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于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通过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创新内控管理模式、重视企业预算管理等策略,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