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深厚的《老陕北》

2023-07-20 21:19刘玉花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窑洞陕北文化

刘玉花

喜欢文学的我,同样喜欢陕北文化。中外许多作家对故土倾其一生也不能写尽,它是文学爱好者的生命之源。诚然,孤陋寡闻的我也想多方位了解陕北文化,如陕北的人文历史、地域历史、各板块的分界线以及风土人情等。有关“故土刘坪村的历史”一文刚写毕发表,今年又幸运拜读《延安文化》总编傅鹏飞老师的著书《老陕北》。捧起书本的第一时间,就沉醉在他自序中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板块形成和陕北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地域特色以及人类蛮荒时期的陕北人生活的地域和人文历史。

《老陕北》全书用260多篇文章,241千字。作者独辟蹊径、曲径通幽、深入解读陕北地域、人文等在时空岁月中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分别以“风土追寻”“风物访古”“风俗掠影”“风情视野”“书外心语”五部分,且配陕北行政版图在华夏地理位置的简易图、陕北行政区域图、陕北交通旅游图、陕北地势河流图、陕北交通图、九曲黄河阵配图和100字迷宫图以及作者自拍的蕴含陕北地域文化厚重的、有特殊意义的山川、河流、建筑照片。其中前五幅图的每幅图旁分别有简易的概括说明。全文图文并茂,从酌理凝虑到搦翰成篇,为广大读者呈現厚重的大陕北古老文化,揭开陕北在华夏大地上潜藏着中华民族诸多历史风云的神秘面纱,还读者一个具体、真实的印象陕北。

《老陕北》以高瞻远瞩的视角,纵观陕北历史,追根溯源、言出有声、声出有据、谨小慎微;语言辩证、语气平和中庸,内容厚重、翔实。

《老陕北》一书的叙述从面到点、密密麻麻而又泾渭分明、绵绵若存地衔接了陕北在历史长河里的风云变化。如第169页,陕北高原的形成《因势利导,掘土穴居》这一章:早在两千至三千万年前,强劲的西北风把中亚一带的飞沙走石带到了鄂尔多斯地台,在空中搬运过程中,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分化,最终蜕变为颗粒细小的黄土,日积月累造就了当下的黄土地貌。

对陕北窑洞的介绍: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土层深厚,结构紧密,黏合性和直立好:陕北窑洞的根源是因势利导,掘土穴居,便为窑洞。这里的窑洞集中、典型,从数量、规模、风格上最具有代表性。后面接着从《诗经》出处介绍了窑洞由来,又借用专家考证:黄帝部落时期,人类从树上掉下来直立行走进入洞穴,商周之际,窑洞已普及的概述。每一种叙述皆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令人信服。

语言简洁、明了,几笔画就。以下是对陕北修建窑洞的过程:选择“土质好、干燥、向阳、避风、便于出入之地。”这是选地;刨开土层,垂直向下,削平崖面,确定窑洞位置,深入一两米,向四围拓展,凿成桶形,细细刮平内外,调和稀泥抹光四壁,凿烟囱,盘炕,工程完毕。

《老陕北》一书除了蕴含许多厚重的陕北文化外,言辞语气间总有意无意蒸发出一种作者对土地、农村前途及社会诸多问题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透过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作者作为文化人对社会自觉和深沉的担当。

例如在《老陕北》“黄土地质公园”一文中,便可管中窥豹这一忧患意识:“今天塬的面积仍在减少,黄土地质公园的变迁是整个黄土高原变化的缩影,说明我们生存的家园在不断恶化。……那么,水土流失的量度与绿色环保工程维持水土流失的量度,孰大孰小?是否已经相持?”提出问题后又提供了解决方案,作者建议参照“米脂西沟。……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村阳坡建果园,破地退耕与牧草,陡坡立地种柠条”的水土保持经验。……高西沟人说,无定河有高西沟的水,却没有高西沟的土。希望其他地方也像高西沟人为师。

“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没酒喝凉水,或许我们正在犯这样的错误。物质与文化协调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协调,其中有太多问题值得思考。”这岂不是当下的社会通病?再如《老陕北》文中的一段文字:陕北穷的有名,富的也有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今天,陕北的富裕建立在经济结构一枝独秀,运行方式暴风骤雨,生态环境缺乏保护,精神文化日渐沦丧的基础上。资源有限,富裕是没有边际的,资源没有了,环境恶化了,文化衰竭了,生存基础瓦解了,其时,一切为零……对于今日的富庶,我们在心里总是蒙着一层疑虑与恐慌。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窑洞陕北文化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谁远谁近?
党建地图·陕北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