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前,中共三大会址具体在哪里,一度成为中共党史上一段不解之谜。
1937年,侵华日军开启对广州的密集轰炸。其间,曾有900多架日军战机盘旋于广州上空,在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中,6000多名无辜居民丧生,4000余间房屋损毁。三大会址也于1938年夏季在重重炮火中成为废墟。
在三大会址被毁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会址的详细所在地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史料中记载的地址都写作“广州东山”,却全都语焉不详。谜底的揭开,有赖于三大的参会代表之一——徐梅坤。
1922年初,徐梅坤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组织任命为江浙区委书记,后又在三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执委。在寻访三大会址一事上,他是最早的建言者与行动者。
新中国成立以后,徐梅坤开始写信给广州相关部门,提供三大会址位于“东山恤孤院路”的线索。1958年,他为首次寻访遗址重返广州,却失败而归。不过,他没有放弃寻找,1972年,年近八旬的徐梅坤在国务院的支持下,再次到访广州寻找遗址,此行终于使三大会议具体地址得到确认。
时隔50载,当徐梅坤再次回到东山恤孤院路时,此地的情境早已同他记忆中的会址大相径庭,脑海中历历在目的关于会场的一切痕迹似乎都消失得踪影全无。
直到有一天,当徐梅坤在恤孤院路上缓步行进时,他突然注意到一栋名叫“逵园”的小楼,其房顶有着“1922”的字样,这个数字很快与他脑海中那些被深埋的记忆勾连起来。他想起来了!1923年,中共三大就是在逵园的前方召开。徐梅坤记得,代表们在会议间歇休息时,会站在窗前,看北面的逵园内青年学生们进进出出。从外地赶来的代表们,常把“1922”作为寻路的坐标。
彼时,徐梅坤的寻访行动由广州市纪念馆博物馆革委会组建的调查小组负责,他们根据徐梅坤提供的信息,进行了专门的调查。通过对几位三大参会代表的访谈,以及一份后来从广州市档案馆中找到的《四区二分署恤孤院后街图》,调查组证实在逵园正南方向17.6英尺处,原本确有一栋坐西向东的独立楼房,即恤孤院31号。
历史的面目在遺址寻踪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2006年,在各方呼吁努力下,广州考古部门经历一个月的发掘辨认后,在曾经的恤孤院31号、如今的恤孤院路3号处,找到了三大会址的唯一建筑遗迹——数十块斑驳破旧的红色墙基,最终确定了会址的确切地址。
三大会址的重现,使得一段尘封的革命历史重新展露于公众面前。
(来源/《两层小楼里,暴烈的飓风成形》,赵佳佳/文,《南风窗》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