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

2023-07-20 08:34王铮
现代情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应急管理知识管理

王铮

关键词:应急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应急管理;学科交叉

DOl:10.3969/j .issn.1008-0821.2023.07.004

[中图分类号] 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3)07-0035-03

1价值与意义

由南开大学柯平教授领衔撰写的专著《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于2021年出版。该书一方面为应急管理引入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使命、任务、场景和方向,是一部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之作。该书的价值与意义可以归纳为“应势、应时、应事”与“应需、应战、应变”两个层面。

1.1一部“应势、应时、应事”之作

“应势、应时、应事”主要体现在该书的学术价值上。“应势”是指从科学研究发展动向来看,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一条必然路径,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本身正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能够成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

“应时”和“应事”是指该书撰写成书于“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关键时间段,这一时期我国所面对的风险挑战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在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该书为提升科学应变、准确识变、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1.2一部“应需、应战、应变”之作

“应需、应战、应变”主要体现在该书的应用价值上。“应需”是指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过程和应急管理实践来看,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全球发展不平衡、大流行病等风险挑战是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单独解决的,例如新冠疫情就再一次说明任何单独学科或单独机构、组织,甚至国家(地区)都无法独自解决复杂公共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在学科交叉、技术集成、机构协同、领域合作中寻求破局之策。应急知识管理正是应此之需所产生的解决方案。

“应战”是指该书本身就是柯平教授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扬南开学人允公允能、“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精神,发挥自身知识管理专长投身学术“战”疫的成果。“应战”也指该书正因为诞生于特殊“战”疫背景下,所以更加紧贴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时事、实践与实战。正如该书前言所重温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管理就是生产力,应急知识管理就是战斗力。

“应变”是指在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乌卡时代”(VUCA,即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的首字母缩写),知识管理反而凸显出历久弥新的长久价值。需要以“应变”面对“易变”,以“不变”应对“万变”,而不变的正是知识在人类追求安全和发展福祉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人类对这种知识作用规律的不懈探索。该书正是在时代变化“大潮”中“锚定”了知识这一永恒的稳定因素。

2内容与体例

作为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的专著,该书在过往关于应急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应急管理的研究尚缺乏成熟理论和方法的背景下,为应急知识管理建立了理论框架并呈现了核心范畴,在多个维度具有原创性和首创性。特别是对于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的顶层设计和建章立制、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充实、应急管理能力和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内容组织和编排上,该书逻辑思路清晰,章节布局科学合理。第1~2章从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着眼,从事件处置背后的应急决策人手,从决策背后的知识与知识管理落脚,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逐步揭示管理问题背后的知识本质。该书前两章明确揭示:应急管理的核心能力是应急决策,而应急决策的重要支持是知识要素,从而总论了知识管理与应急管理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3~6章为并列格局,详尽分论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突发事件的知识管理问题;第7~8章从技术、人与组织的维度论述了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的软硬件要素,完善了该书的理论体系,提升了科学性和学理性,使其兼具技术因素与人文因素,并且触及了知识管理背后不容忽视的治理问题。

3特色与创新

作为一部优秀的交叉、融合、创新之作,交叉是手段,由交叉带来融合;创新是结果,由融合带动创新。而融合正是承前启后产生质变的核心环节,融合一词集中体现了该书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八大融合”方面。

3.1学科视角的融合

该书将知识管理视角引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同时突破了传统的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公共管理、信息管理、知識管理等范畴,广泛吸纳了上述各学科以及安全科学、认知科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应急管理的创新,孕育了应急知识管理的新领域。

3.2学术概念的融合

该书所揭示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应急知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合概念。从语法和语义角度来看,这一术语包含了“应急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三大主题,也决定了其具有丰富、实用和包容的语用价值。全书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即可归纳为“对于”(应急)知识的管理,以及“基于”知识的(应急)管理。

3.3应用场景的融合

随着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及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适应“全灾种、大安全、大应急”的应急管理框架逐步建立。在此背景下,该书与时俱进,详尽梳理并科学呈现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场景,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其中的知识管理问题,并根据场景提炼了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知识管理模型,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复合场景下的复杂实践。

3.4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该书将理论构建与实践经验总结相融合,尤其体现在第3~6章对4类突发事件的知识管理问题论述中,这4章研究思路和体例安排保持一致,即首先遴选国内外极具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案例研究,基于此构建知识管理模型,从而发掘隐藏在事件与实践背后的规律,也让该书所提供的理论模型具有坚实的实证基础。经过笔者统计,书中以独立小节详细分析的案例就达到10个,形成了蕴含在书中的应急知识管理小型案例库;与此同时,书中提供的各类理论模型框架示意图达到35个以上,丰富的图示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也反映出该书高水平的资料梳理能力和理论提炼能力。

3.5个人、组织、社会维度的融合

柯平教授作为知识管理领域研究专家,一直重视从个人到组织机构各个层面的知识管理及其相互作用,早在2007年,柯平教授主编的《知识管理学》一书中就系统阐述了政府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公共知识管理等维度。而应急管理也依赖多元主体的应急协同联动。因此,该书最后一章论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的政府、社会和个人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考虑到知识所具有的具身性、默会性及粘滞性,知识与个人的关系尤为密切,而个人又是社会机体构筑应急知识大厦的最小基石,是其他所有知识管理层次的基础。因此,该书中对个人、组织、社会维度作出关照、识别和融合,更显示出作者对应急知识管理的深入理解和深刻洞察。

3.6观念、技术、制度要素的融合

创新的发生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度是比技术更为重要的决定组织发展与增长的要素。而观念又是影响制度生成与制度演进的关键动力。该书十分重视应急知识管理中观念、技术、制度要素的融合呈现,如第1章中对于应急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对于面向未来的公共“安全观”的分析都是全书提纲挈领的观念注入与开宗明义的观念更新,而第7章则专门关注了技术的运用、创新、变革、管理和升级,第8章覆盖到了关于人与组织的制度安排。

3.7知识处理、知识管理与知识治理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知识管理实践历程已经表明,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绝不是仅仅单纯依靠技术工具对知识内容层面进行“处理”(Process)活动,而是涉及知识与技术、个人与组织的综合“管理”(Management)活动,继而上升到对上述所有要素进行组织协调和制度安排的“治理”(Gov-ernance)层面。知识治理(Knowledge Govern-ance)认为知识具有不同属性,特定知识品类(如应急知识)需要相应的协调方式与技术规则,而这种组织方式又会显著影响知识活动的绩效,因此知识治理关注知识管理背后的深层次制度问题,对知识管理活动行为进行激励、引导、规范和控制。綜上,“知识内容一知识处理一知识管理一知识治理”等多个层面的相互匹配与融合决定了知识管理的效能。而从该书整体和各章的内容与体例上可以看出,上述中多层面的契合与融合贯穿全书始终。

3.8学术思想、学术理论与学术情怀的融合

如前文所述,该书撰写的背景之一源于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作者看到全国各级各类信息服务部门在理论和实践上普遍存在应急服务缺位的现象,因此迅速回应现实需求,将应急管理、应急服务、应急研究相融合,该书所承载的研究成果为应急场景中的相关机构开展服务起到了“救急”作用;但同时该书又绝不是一本“急就”之作,该书的背后是柯平教授在知识管理领域长达数十年的学术思想酝酿、学术体系构建和学术成果积累。柯平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知识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该书之前已经先后出版了《知识管理学》(2007)、《知识学研究》(2017)等重要著作,并指导了一系列关于知识科学的博士论文。该书正是柯平教授在知识领域持之以恒、精耕细作、厚积薄发的成果。在学术理论上,该书也是柯平教授知识学思想和理论体系的丰富、拓展与细化。

最后,当读至全书末尾的后记,作者记叙了2020年这不寻常一年中的对情绪、时间与信息的感知,令每一位经历者有所共鸣,而这也成为作者撰写此书的动力。读至此处已经可以深切感受在全书理性严谨的研究论述背后,是柯平教授深沉热切的学术情怀、矢志不渝的学术忠诚、坚定不移的学术担当。由此也能够感受到知识并不是抽象、生硬而冰冷的,而是鲜活、致用而带有温度的,这也是能够从该书中获取到的更深层的收获。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应急管理知识管理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