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战争后装保障问题探析

2023-07-20 05:27:24杨旭宋智琳张书科
军事文摘 2023年8期
关键词:后装战场战争

杨旭  宋智琳 张书科

智能化战争节奏进程加快,后装保障需快速响应

科技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智能化战争将成为基本作战样式之一。同时,战场空间更加广阔,作战力量更加多元,节奏进程更加紧凑。后勤保障对整个战场的运转支持、作战效能的精准发挥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前瞻发展趋势,紧前谋篇布局,赢得智能化战争中后装保障能力建设的主动权。

战争形态发展演变对后装保障提出的时代挑战

战争节奏进程加快,后装保障需快速响应。随着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运用,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越来越高,网络信息体系支撑能力越来越强,同时,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广泛运用于作战。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对后勤的依赖性越大。打现代战争,后勤必须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也必须要做到快速响应、全维参战、精确保障。

战场空间不断拓展,后装保障需广域分布跟进。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已知与未知》中谈到,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同时发生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科技也在逐渐贯通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使过去分散的、分立的认知域融合成了重要的作战域。军事力量要想走出去、打得赢,后勤保障必须够得着、跟得上。

参战力量精干多元,后装保障需联合精确对接。现代战争不仅仅是地面武装力量的对抗,更是网络战、信息战等多元形式的对抗,涉及海陆空多个领域的参战力量。具体有前线指战员、网络维修人员、装备管理人员和监测统计人员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都需要相应的后勤保障,因此,后装保障要根据不同参战力量的特点,实现点对点精准对接,提高保障的效率与质量。

对智能化战争中后装保障的理解认识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推动信息化战争向更高阶段的智能化战争发展。

战争形态由“以物释能”“以网聚能”向“以智驭能”转变,制胜领域从“物理域”“信息域”向“认知域”转变,制胜机理由“能量取胜”“信息取胜”向“智能取胜”转变,其基本组成要素是无人化的作战平台、自适应的作战行动、快速重构的作战体系、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人机互动的指挥决策。2020年1月,美军使用死神无人机和精确制导弹药,采取“点穴式”袭击方式,精准“斩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战旅旅长苏莱曼尼;9月底以来,在纳卡地区冲突中,阿塞拜疆同样使用无人作战平台,精确打击亚美尼亚武装力量,再次证明智能化作战平台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实战,智能化战争初现端倪,并正在加速演进。

智能化战争呼唤智能化后装保障。未来,后装保障将颠覆传统的战争保障机理,以“智慧+行动”为基本模型,全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采取“人类指挥+机器控制”的分布式指挥控制方式,在多维作战域实施保障行动,满足战场各种后装保障需求。其主要特征是智能自主。

自主感知保障态势,以多维空间侦察、感知等智能化技术为手段,实现自主获取战场后装保障信息,保障资源实时显示,保障需求实时推送,保障态势精准透明。

自主规划保障任务,基于预先制定的后装保障方案自动生成保障计划,根据作战进程自主调整,自动汇总分析保障需求,实时生成保障任务。

自主实施保障行动,自动侦测、识别后装保障信息,实时接收保障任务和保障需求,在保障人员和智能系统友好交互下,根据战场态势自主展开装备调整、抢救等精确保障行动。

自主联合保障力量,围绕同一保障任务,各类后装保障力量依托指挥控制信息系统,自主同步调整保障行动,实现行动协调一致、快速高效。

自主評估保障效果,依托保障态势感知系统,精准反馈后装保障成效,同步基于大数据分析评估的保障效果,经核准后再次规划保障任务、展开保障行动。

对提升智能化战争中后装保障能力的对策思考

随着智能技术发展,作战时空拓展到全时全域,人工智能渗透于战场全纵深,战争各环节。后装保障必须破除认知局限,着眼未来战争后装保障需求,紧盯强敌对手科技发展水平,加强前瞻研究,打破传统模式,统筹建设发展,为打赢智能化战争提供坚实保障。

转变保障理念。智能技术发展必将颠覆传统战争规则,后装保障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集中”向“分布”转变。传统后装保障通常采取集中指挥、统一保障的模式,而智能化战争更应重视战场复杂性、动态性以及对抗性,更多采取分布式、任务式后装保障模式,由“马赛克”式的保障单元自主决策、独立保障。

二是“被动”向“主动”转变。传统后装保障是基于军队体制编制、作战区域、规模、方向及作战方案而采取的被动保障,智能化战争条件下,信息系统对战场态势的学习能力大幅提升,相应的对后装保障需求预判更加精准,预置保障、随机保障可靠性更高,后装保障更加积极主动。

三是“粗略”向“精细”转变。传统后装保障通过人工进行信息识别、判读,实施保障更多靠人为经验,而智能化战争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自动搜索、甄别、过滤、监测、跟踪,辅助开展装备调配、维修、运输等工作,使后装保障更加精准。

新一代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推动信息化战争向更高阶段的智能化战争发展

优化力量运用。先进技术使得精确高效保障成为可能,后装保障力量必须改变粗放型运用方式,加快实现由以量取胜向以智取胜演进。

一是模块化组合。针对不同的作战任务、装备特性、战场环境,优化作战力量、伴随力量、应急力量等3种结构,合理编配保障模块,提高后装保障的精准度,为高效保障奠定基础。

二是分散化部署。依托指挥控制信息系统,对后装保障模块进行灵活机动、智能调控的全域分散部署,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科学计算保障需求,分区划块构建保障布局。各保障单元灵活自主实施保障,机动途中根据需求接入当地后装保障体系,聚合优化、形成合力。

三是智能化运用。基于保障态势感知系统,一体化运用军种建制保障力量、战区配属保障力量、国防动员力量,根据作战进程及时进行调整,加强重点方向、重要后装保障力量,解决分散部署带来的力量不足问题。

创新保障模式。智能化条件下,战争各环节、各力量、各要素都发生大幅变化,后装保障必须以新模式适应新要求。通过对传统力量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改造,形成的保障力量。

一是装备状态智能监控、及时响应。使用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主战武器装备实时在线监控,自动进行性能状态测试和升级准备,实现自主优选、性能排序,自动定位出现问题的单元,并启动装备维护修理模式以快速响应,及时排除故障。

二是保障资源预储预置、立体直达。根据战场态势,依托保障资源信息系统提前预测需求、科学分类定量,在各个保障栅格内提前预储预置、随时启动使用,做到“平时休眠式存在、战时唤醒式保障”。同时,利用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高速铁路等运输平台,在保障态势感知系统调度下,智能响应保障需求,智能规划运输路径,智能调整输送任务,将装备物资精准投送至作战单元。

三是保障行动分布聚能、灵活自主。基于高度智能的指挥控制信息系统,采取任务式保障和情景式保障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域分散的各类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进行协调控制,适时集聚智能、协同保障,实行自主共享、能用尽用、就近就便保障。

智能化条件下,战争各环节、各力量、各要素都发生大幅变化

推進能力建设。以未来战争需求为牵引,运用智能化手段,着力提高后装保障综合效能。

一是厚实技术支撑。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预判和诊断技术,使武器装备具备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能力。使用模块化的通用自动化检测设备,自主对不同装备进行故障监控、识别和排除。开发实时在线的远程技术支援系统,协助一线保障力量迅速完成复杂装备故障处置。

二是提高机动能力。为后装保障力量配备高性能、多域机动的保障装备,运用5G技术实现多域大范围机动和分散部署,在提高后装保障灵活性的同时,做到“以动求存”“以快求存”“以散求存”,提高保障力量生存概率。

三是配套智能装备。研制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的后装保障机器人,与武器装备、作战机器人相匹配,实现伴随保障的智能无人化。为后装保障单元配备无人机、智能输送设备,接入指挥控制信息系统,开展危难情况处置和战损装备后送等工作。建设智能化维护站,开展体检式性能检查,把装备维护修理关口前移,变事后维修为预先防范。

责任编辑:陈晓芳

猜你喜欢
后装战场战争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贵州省宫颈癌后装治疗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贵州医药(2021年11期)2021-11-30 13:32:16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心声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40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意林(2020年20期)2020-11-06 04:06:14
被风吹“偏”的战争
学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12
基于实战化条件下的后装训练
西部论丛(2018年8期)2018-09-03 08:41:50
他们的战争
战区联合作战后装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基于CT定位的三维一体化后装治疗系统的开发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