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新公布的报告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欢去一元店(1美元约等于7元人民币)买廉价加工食品。各州政府以保护大众健康为由,限制廉价一元店开设,被媒体批评是逼人去超市买高价菜。据《福布斯》杂志报道,去年,美国食品价格涨幅过快,鸡蛋价格飙升60%,黄油上涨31%,蔬菜上涨25%。美国网友建议,与其阻止大家去一元店消费,不如多增加食物补贴。
捐赠的旧衣物去哪了?很多环保企业会跟大家说回收再造了。近期新加坡某化工企业被曝光,他们回收的旧运动鞋,实际卖到了印尼某小岛,企业又赚了一笔,而他们常年对外宣称,旧衣物被用于建造新加坡本地游乐场和跑道,调查人员在鞋底中塞进蓝牙跟踪设备,才戳穿这个骗局。该“环保丑闻”引发了国际关注,人们担心缺乏监管的环保承诺可能只是营销广告。
商业全球化有时候带来机遇,但有时也会让弱小国家陷入生存危机。在塞内加尔,鱼类曾占饮食中动物蛋白摄取量的40%以上,而如今,随着外国渔船的过度捕捞,该国周边的鱼类大大减少,当地百姓日常食用的青铜石斑鱼几乎被捕完。当地专家认为,青铜石斑鱼的消失意味着国家象征消散,而且生态的恶化让鱼类变得昂贵,平民生活成本上升。“我们正在面临蛋白质焦虑,下一步吃啥是个问题。”当地官员忧虑地表示。
澳大利亚某港湾,曾是游客与海豚互动的好去处,但现在游客大量减少,寂寞的海豚们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送礼上门。它们给有缘人送去海绵、海星、木头、珊瑚,有时一只海豚一早上能送来整整21件礼物。不管这是请求人类投喂鱼干的小心机,还是偶然产生的习性,人们都愿意相信小海豚就是想跟人交朋友。有网友猜测,当地人为吸引游客而鼓励海豚送礼,也算是可爱的旅游推广。所以,你会为了得到海豚的礼物,专门去一趟澳大利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