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刘琦 陈丽芝
上海海洋大学 王新星 牛东红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俗名蛏子、蜻子,是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养殖特点,是我国沿海虾塘和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品种。早在南宋淳熙九年缢蛏养殖在福建进行了记载,到明朝万历二十四年传播推广到浙江,之后向北方地区的山东、河北和辽宁一带推广。迄今为止,浙江省的乐清湾和三门湾以及福建省的长乐,福清,涵江等海湾仍是我国缢蛏的重要养殖区域。由于缢蛏是埋栖型贝类,自然生长条件下可以下潜深度为50~100厘米。由于缢蛏养殖过程中潜入到泥土的深度较深,导致采捕工作量较大,采捕效率较低。因此,改良缢蛏养殖模式,提高采捕效率,在缢蛏养殖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缢蛏养殖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育苗基地实验室进行,实验所用缢蛏个体全部采自台州市三门县育苗基地周边滩涂。挑选两种规格缢蛏作为实验对象,小规格缢蛏的初始壳长为(41.82±2.63)mm,初始个体质量为(4.61±0.32)g,大规格缢蛏的初始壳长为(52.16±2.18)mm,初始个体质量为(6.17±0.42)g。饵料为育苗基地生产的三级扩培牟氏角毛藻(Chaeroeeros moelleri),每两天换水投喂一次,藻水盐度(20±5)‰,密度为(3~8)×105ind/mL。
无底泥养殖模式中设计缢蛏无底泥养殖的装置主体为海绵(1.0×0.6×0.1)m,均匀的分布直径为1.2cm的养殖孔,缢蛏放于养殖孔进行养殖。有底泥养殖模式将缢蛏养殖于水泥池(1.0×0.6×0.1)m中,底铺20cm厚经曝晒干燥。碾碎成粉状的滩涂海泥。实验分为四组(小规格缢蛏无底泥组WX、小规格缢蛏有底泥组YX、大规格缢蛏无底泥组WD、大规格缢蛏有底泥组YD),每组为50只健康缢蛏,养殖于同一水泥池中,设三个平行,静水充气养殖。实验周期为30天。
在实验进行30天后,对每个实验组养殖的缢蛏进行采挖,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测量缢蛏的壳长、壳宽和壳高,用电子天平(精确度0.001g)称量缢蛏的个体质量,计算其生长指标,统计每组缢蛏的存活率。
缢蛏的生长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S存活数,粒;NT总数,粒;St可分别代入实验结束时缢蛏的平均末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S0可分别代入实验开始时缢蛏的初始平均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分别计算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相对生长率。
不同规格缢蛏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指标如图1所示。不同规格的缢蛏在有底泥环境下各项生长指标明显高于无底泥环境下的缢蛏生长情况(P<0.05)。YX组的体质量变化最为显著,为WX组体质量的6倍;YX组与YD组的体质量差异较小(P<0.05);YX组壳长与壳宽的相对生长率最高,WD组壳长与壳宽的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YX组(P<0.05),但与WX组无显著差异(P>0.05);WD组壳长与壳宽与YX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WX组与WD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YX组与YD组的壳高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WX组与WD组差异明显且较为显著(P<0.05);WX组与WD组的壳宽与壳高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低于YX组与YD组(P>0.05)。
图1 不同养殖模式对缢蛏生长的影响
不同规格缢蛏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存活率如图2所示。YX组与YD组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WX组与WD组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WX组的存活率与WD组的存活率差异较小(P>0.05);YX组的存活率与YD组的存活率差异较小(P>0.05)。
图2 不同养殖模式对缢蛏存活率的影响
本研究首次尝试了缢蛏无泥养殖的可行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无泥养殖条件下缢蛏30天内的生长速度缓慢,与有泥养殖的生长结果比较差异显著。表明将缢蛏直接放置于无泥水体环境中养殖,虽然有一定成活率但是生长速度缓慢,因此无泥养殖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良。今后的研究方向,我们将深入探索泥土对缢蛏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和调控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改良缢蛏养殖模式,提高采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