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朝
传统的语文学习偏重于文本知识的分析、记忆和接受,学习方式单一、刻板,这些学习方式的偏失所带来的教育价值缺损已日益凸显,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統的语文教学相比,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及研究性学习。
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究。
一、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自主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展示方式、自主选择评价方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例如,笔者在教授《负荆请罪》一课时,当学生学习到“蔺相如为何会遭到廉颇的嫉妒?”时,笔者便组织学生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负荆请罪背后的故事”,学生根据问题设计,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探究的学习道路。很快,学生知道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的故事,因为蔺相如的出色外交帮助了赵国,深受赵王器重,功高过廉颇,才遭忌妒。学生也从中明白了为人要宽宏大度、深明大义的道理。
这样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二、由个体学习转向小组合作
小学生的自学不同于成人的自学。成人的自学一般是“个体内向式的”,即可以关起门来自己一人钻研、领悟,因为他们已具有相当的自学基础和能力。而小学生的自学,特别是课堂自学,多为“群体外向式”的,即学生的“自学”需要外向交流的帮助,即需要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群体的合作,进而逐渐培养起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作为导游,向大家解说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热闹的街市,其他学生则作为游客随时向导游提问质疑,导游作出解答,有困难也可以向游客求助。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即兴介绍并不鲜见,但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与走向上。教师指派一名学生做导游,并不是此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而妙在教师让全班学生不是当“观众”,而是当“游客”,先让“导游”解说,再让“游客”提问质疑,把解说的过程变成群体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
师生协作、同桌互动、小组学习,是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
三、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会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创造的发现学习,就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着一定的中心,依据教师和课本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例如,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趣识对联》中,学生先由尝试对字到逐步对词,先尝试从感觉入手,再到讲究对联的工整、意境、平仄,不断深入,不断进步。这也归功于教师的引导。伊始,教师让学生先跟读: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先让学生感知并学会发现。然后,让学生尝试填空:天对( ),雨对( ),大陆对( );冬对( ),暮对( ),走兽对( );悲对( ),爱对( ),地北对( );黑对( ),明对( ),伟大对( )……学生对对子又有了进一步认识。这时,可谓“水到渠成”,教师揭题,出示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学生在自由交流收集的对联基础之上,教师让其配对联:芳草春来依旧绿,梅花冬去自然红。这时,学生讨论何句为上联,何句为下联更为妥当?推敲之后,明白了上联的尾字要仄声,下联的尾字要平声。再填对联:立志读( )人间( ),发愤识遍天下字。提问学生,究竟是填读“全”好,还是读“尽”好,学生又经过一番品味,发觉应用“尽”更为工整。课程结尾,教师又鼓励学生用对联送人,学生对对联所包含的意思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送教师可用“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送建筑工人可用“双手盖起高楼大厦,两足踏遍地北天南”……
这样,整堂课教师巧用对联为载体,帮助学生推敲文字,品味语文。学生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当然在综合性学习中,既要有自主探究中的小组合作,也要有小组合作中的自主探究,不要片面地追求一种形式,或者把两者割裂开来,要视其需要,灵活应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某种模式的转变,不是某种教学方式的模本化,不是想象中所谓课堂表象的变化,它是理念的转变,是自主的凸显,是一切有效教学的手段,是学生躬身自耕的过程,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必要追求,亦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阶梯。
(作者单位: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