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刘艳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睡眠障碍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睡眠时间不足及异常行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失眠,加上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也会引起患者睡眠模式的改变,主要为夜醒次数增加及疲惫感严重[1-2]。影响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患者出现失眠状况时就会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加重失眠情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循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于睡眠障碍患者而言,需要采用助眠类药物才能入睡,但长时间使用药物会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同时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3]。因此,应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虚拟认知训练是指为患者创造虚拟的环境并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形态,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4]。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通过磁场作用于大脑,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抑郁、精神分裂等[5]。但目前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少,故本文将虚拟认知训练联合rTMS用于治疗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并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睡眠障碍诊断:①临床症状为难以入睡、睡醒后易乏力;②每周出现三次失眠,时间持续1个月;③白天睡眠时间及次数增加、不易唤醒;④睡眠过程中易被噩梦惊醒。纳入标准:①符合睡眠障碍诊断指南[6];②年龄>55岁;③未服用镇静及精神类药物;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临床睡眠障碍者;②在治疗前使用催眠药物者;③合并多种肝、肾疾病者;④严重依赖安眠药物者;⑤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者。参加本研究的患者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n(%)]
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病程(年)男女对照组5055.34±5.4030(60.00)20(40.00)2.78±0.45观察组4755.49±5.4929(61.70)18(38.30)2.75±0.47 t/χ20.1360.0290.321 P 0.8920.8640.749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采用磁场刺激仪(生产厂家:盛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治疗,将电极放置于患者的左侧前额。刺激的频率设置为1Hz,50脉冲/序列,序列之间间隔为5s,30序列/次,1天进行1次,1周治疗五天。
1.2.2 观察组 给予虚拟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虚拟认知训练,主要包括:①利用虚拟认知训练改善患者的睡眠认知,首先设立虚拟的场景,向患者宣教睡眠相关知识后,纠正患者对失眠产生的错误认知。②与护理人员进行详细沟通,明确患者的睡眠情况及发生失眠的原因,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后制定合理的干预计划,在患者入院时应和善面对患者,先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向其介绍科室内的其他患者,让患者之间相互认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后再进行虚拟认知训练。③宣教有关睡眠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形成正确的睡眠认知,并纠正其每日睡眠时间需8h以上的观念,嘱患者入睡前应保持心情愉悦。④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后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可以进行适当的午休。告知患者在晚上入睡前适当的进行运动并多呼吸新鲜空气,采用温水泡脚,尽量避免做引起神经兴奋的事,可适当听音乐来促进睡眠。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与患者沟通后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并让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进食,减少消化时间,嘱患者在入睡前禁止进食咖啡等兴奋神经的食物,避免吸烟,在入睡前可适当饮用热牛奶。⑤通过刺激疗法帮助患者建立睡眠规律,当患者产生困意但上床时间超过20min后仍未入睡的,应起床并进行适当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幅度不易过大,避免机体兴奋,合理控制患者的肢体运动时间,确保患者的睡眠时间充足。告知患者在上床后避免进食,减少与助眠无关的活动,嘱患者根据作息时间表作息,白天应减少患者的睡眠时间。⑥为患者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在患者准备入睡后应将光线调整至合适的亮度,避免过于刺激的光线,控制合适的室温并选择适合患者入睡的枕头。⑦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各机能会减弱,自我认同感的降低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使睡眠受到影响,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让患者讲述自身的担忧,并及时给予支持,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1.3 观察指标
1.3.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7]评估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高的患者表示其生活活动能力越好。认知功能:采用MoCA[8]评价患者的认知能力,量表共包括8个项目,总分为30分,分值越高的患者表示认知功能越好,>26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
1.3.2 睡眠情况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由护理人员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9]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量表共包括7个维度,总分值为21分,分值越高的患者其睡眠质量越差。
1.3.3 生活质量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由护理人员打印健康调查表并向患者发放,以此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表内分为36项,8个维度,进行概括后包括心理健康70分、躯体健康105分,当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时得分就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算,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应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并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MBI、MoCA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MBI、Mo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BI、MoCA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BI、MoCA比较(±s,分)
组别例数MBI评分MoCA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5035.67±4.3465.56±5.4416.45±2.7423.40±2.59观察组4735.64±4.5676.93±5.4516.50±2.6527.58±2.58 t 0.03310.280.0927.960 P 0.964<0.0010.928<0.001
2.2 两组患者PSQI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SQI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PSQI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项目时间观察组(n=47)对照组(n=50)tP安眠药物干预前1.97±0.351.98±0.380.1350.893干预后0.83±0.25*1.43±0.37*9.409<0.001睡眠效率干预前2.49±0.672.51±0.680.1460.884干预后0.83±0.36*1.51±0.47*8.028<0.001睡眠障碍干预前2.68±0.362.69±0.370.1350.893干预后1.12±0.57*1.68±0.57*4.836<0.001睡眠时间干预前2.76±0.372.78±0.360.2690.788干预后1.34±0.46*2.10±0.63*6.815<0.001入睡时间干预前2.51±0.452.59±0.440.8850.379干预后1.45±0.53*2.11±0.55*6.018<0.001日间功能干预前2.43±0.352.45±0.370.2740.785干预后1.58±0.44*2.17±0.51*6.111<0.001睡眠质量干预前2.68±0.342.71±0.350.3430.733干预后1.41±0.37*2.13±0.38*9.454<0.001总分干预前17.43±1.4517.59±1.470.5390.591干预后8.49±1.12*11.34±1.23*11.94<0.001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项目时间对照组(n=50)观察组(n=47)tP心理健康干预前51.44±3.8651.85±4.340.4920.624干预后55.45±4.35*59.23±4.35*4.277<0.001躯体健康干预前83.52±4.0583.06±4.340.5400.591干预后89.41±4.36*92.43±4.24*3.4550.008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前144.54±8.16144.86±8.270.1920.848干预后154.46±8.56*158.53±8.57*2.3390.021
处于睡眠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功能会随之下降,机体内能量大量合成,睡醒后机体充沛及精力旺盛。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功能下降,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会不同,随着老年患者正常睡眠时间的缩短,白天睡眠时间增加,其规律性睡眠会出现变化。有研究[10]表示,30%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但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失眠,失眠症患者在发生失眠时会产生不良情绪,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由此可知,正常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1-12]。目前,针对失眠症患者的首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药物仅作用于短期治疗,长期药物治疗具有依赖性,严重影响疾病恢复。因此,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采取虚拟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MBI、MoCA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入睡后睡眠质量差,轻微的声响都可导致患者清醒,日间精神状态较差,可影响食欲,导致瞌睡时间增加,最终发展成为营养不良及抵抗力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13]。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调节睡眠,改善失眠症状,使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加上虚拟认知训练能够提高个体的想象力并促进认知,与普通康复训练相比,虚拟认知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障碍[14]。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患者采取虚拟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虚拟认知训练主要帮助患者养成睡眠习惯,使其作息规律,纠正紊乱的睡眠形态后,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这说明虚拟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一定程度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5]。对于失眠患者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其负面情绪,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睡眠障碍的影响,精神压力较大,单纯应用虚拟认知训练对于疾病的认知情况有一定影响,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机体功能会随之下降,单一的干预方式对患者的睡眠影响干预效果不大[16-17]。但两者联用可营造良好的阴阳平衡,且操作简单,患者的睡眠状态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保证患者精力充沛,提高其生活质量[18]。
综上所述,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采取虚拟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同时帮助患者改善睡眠障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所选用的样本量较少,后期应加大样本量,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