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主要病害类型以及防治技术

2023-07-17 18:25秦山
种子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葡萄病害

秦山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葡萄作为人们日常食用的水果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推动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葡萄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确保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在葡萄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害,直接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分析了多种葡萄病害类型,阐明了葡萄病害的发病原因以及规律,重点论述了病害的具体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0-011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6.631       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秦 山(1992—),男,汉族,辽宁营口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

1 葡萄霜霉病

1.1 葡萄霜霉菌简介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低等真菌性病害,病菌通过卵孢子形式在发病组织或者土壤残体上越冬,菌丝体能够在葡萄芽、残存的树上和病叶中越冬,在土壤中能够存活数年,当第2年气温达到13 ℃左右且在潮湿环境中可以无性繁殖,经过风雨传播,会形成芽管,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经过10 d左右能够形成白色霜霉状菌丝,可以在叶部病斑的组织内进行有性繁殖。通常情况下,霜霉病菌一般在晚上生成,早上侵染,经过阳光暴晒后失去活力,从侵染到葡萄出现症状需要经过4~13 d。有些地区的葡萄霜霉病在5月发生,6—7月病害增多,8—9月进入高发期,10月仍然能继续感染发病,对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1]。

1.2 发病症状

霜霉病在许多葡萄产区都会出现,由葡萄生单轴霉引起,主要为害葡萄叶片。通常情况下,叶片会呈黄色或者黄褐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背面卷曲,甚至脱落,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不利于葡萄生长,降低果实品质。此外,该病原菌还会为害嫩梢、花序、果穗和幼果等部位,使枝梢停止生长,果穗干枯坏死,导致葡萄产量下降。

1)感染叶片。霜霉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会出现白色霜霉状物,表现为浅黄色、不规则小斑点,正面没有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一步扩散蔓延,正面叶片开始出现黄绿色病斑,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下病斑逐渐连接在一起,并且形成白色霜状菌落。如果老叶受到霜霉病为害,叶片背面会形成小而厚的白色霜霉状物,造成叶片扭曲枯死[2]。

2)感染花蕾。如果花蕾和幼穗轴感染霜霉病,发病初期会呈现淡褐色病斑,病变边缘不明显,随着病情扩散,病变部位长出白色霜霉状物。幼果感染霜霉病后,表面会出现白色霜霉状物,造成果实褶皱或者脱落,并且病斑部位逐渐凹陷,边缘不明显,生成白色霜霉状物,导致病果脱落。

1.3 发病因素

发生葡萄霜霉病与当地的湿温度条件有直接关系,还会受到品种抗病能力、施肥量和通风透光性影响。在多雨潮湿、高温中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病。在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枝叶过密、封闭遮阳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会增加发病概率或者导致病情扩散、蔓延。在潮湿多雨的秋季,采收葡萄后容易发生该病。在10~25 ℃的环境下,霜霉病菌孢子囊能够萌发孢子,在22~25 ℃的环境下流行性最强。此外,氮肥施用过多、钙磷肥施用过少会刺激更多幼嫩组织形成,导致枝叶木质化延缓,延长霜霉病的感染时间。

1.4 防治技术

1)應用农业防治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发现病叶和病果后应及时烧毁,减少葡萄园内的病菌。二是科学施用肥料,适当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减少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增强葡萄抗病能力。在葡萄萌芽期,以氮肥、磷肥、锌肥为主,能够促进幼嫩组织生长。在葡萄花期,补充硼锌和磷肥,促进花芽分化。葡萄幼果期和膨果期,适当补充磷肥、钾肥、钙肥和微量元素,促进葡萄木质化,减少新梢数量。在葡萄展叶后,应提高葡萄抗病能力,可在叶面喷施杀菌剂,有利于补充营养,调节生长平衡,增强葡萄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菌感染概率。三是及时抹芽和摘心,做好疏花、疏果工作,抑制新梢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淘汰不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可在树冠顶部覆盖塑料薄膜开展栽培工作[3]。

2)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可在9:00~15:00施用波尔多液,便于水分蒸发吸收;也可应用50%保倍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二是常用的治疗性杀菌剂。可应用50%烯酰吗啉分散粒剂1 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2 5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可溶性粉剂、70%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7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5%波尔·霜脲氰可湿性粉剂等。

3)防治原则和方法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葡萄落叶后至萌芽前,可以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能够消灭越冬病菌。在葡萄萌芽前7 d可以选择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能够促进萌芽,增强葡萄抗病能力。在萌芽后7 d,可以选择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碧护10 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在喷洒药物的过程中,要结合降水情况和温度条件调整喷药间隔时间,在降水较多、潮湿的环境中喷药间隔时间较短,在干燥环境下喷药间隔时间较长,选择预防性药物时,应该轮换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防止病害出现耐药性,要均匀喷洒,叶片背面和正面都要喷洒。二是在霜霉病发病后,可以搭配施用杀虫杀螨剂,每隔7 d喷洒1次,能够起到杀菌效果,在杀菌的同时杀灭螨虫,提高病害防治能力。三是如果病情加重,选择内吸性、渗透性较强的药剂防治,可以选择80%烯酰吗啉、70%霜霉威水剂喷雾防治,连续喷洒多次,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4]。

2 葡萄白粉病

2.1 为害症状

白粉病会为害叶片、枝蔓和果实部位。幼嫩组织易感染,老叶部位也会感染。幼嫩组织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边缘症状,在阳光照射下会形成病斑,随着病情扩散,病斑部位会覆盖灰白色粉状物。穗轴和果梗染病后会覆盖白色粉末,之后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或者黑褐色病斑,逐渐向外扩散蔓延,也会覆盖白色粉末。果实对白粉病比较敏感,果实的糖分未超过8%是感染白粉病的主要时期,糖分超过8%会对白粉病产生抗性,一般不会染病。如果果实染病,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粉状霉层,用手擦去白色粉末后果皮表层会留下褐色或者紫褐色病斑。小果染病后不易生长,使得果粒较小,容易枯萎脱落;大果染病后易变畸形,影响果品质量。

2.2 发病规律

一是菌丝体。葡萄白粉病的病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在被害组织内越冬,如果葡萄种植地气候温暖,被害组织上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都能越冬,成为主要的病原菌。二是分生孢子。第2年春天幼芽开始萌动后,菌丝体会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或者昆虫传播到幼嫩组织,如果气候适宜,还会出现分生孢子,感染新梢部位。三是温度条件。适合分生包子萌芽的温度为35 ℃,如果气温超过36 ℃,经过10 h能够灭杀分生孢子,如果气温在39 ℃,经过6 h能够灭杀分生孢子。四是相对湿度。即使相对湿度较低,分生孢子也可萌发。通常情况下,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入侵的相对湿度为40%~100%。五是水分。降水不利于白粉病发生,降水时分生孢子吸水会破裂,不易萌发,并且会冲刷掉分生孢子,破坏了病斑表面的病菌。六是光照条件。在低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白粉病发生,在强光照条件下不利于白粉病发生。

2.3 防治技术

减少越冬菌源的数量,做好病枝和病叶清理工作。在发芽前,采取防治措施,结合田间管理做好病芽和病梢的清理工作,在冬天修剪前,可以喷施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在开花前后要做好防控工作,结合其他病虫害选择药剂,控制白粉病扩散和流行。葡萄幼果期要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要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白粉病要及时应用药剂开展防治工作。

果实采收后要做好果园清理工作,减少病菌数量。硫制剂对葡萄白粉病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不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成本较低,施用的药剂主要包括石硫合剂、硫磺粉剂、硫水分散粒剂等。但使用硫制剂会受到温度的限制,温度低于18 ℃时,其不具有防治效果,温度高于30 ℃时,易产生药害。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包括嘧菌酯、多抗霉素等,在葡萄开花前后和生长关键期可以应用,持效期较长,也可以选择百菌清、芽孢杆菌制剂等。内吸性杀菌剂可选择10%美铵水剂800倍液,可以很好地防治白粉病,安全性较高,不会污染环境,但是持效期短,每隔4 d用药1次;也可选择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70%甲基硫菌磷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效果较好。

3 葡萄黑痘病

3.1 发病症状

一是叶片。叶片发病初期,染病部位会出现红褐色或者黑褐色病斑,之后逐渐扩散,呈不规则状。在干燥环境下,病斑中央破裂穿孔,造成叶片卷曲,叶脉凹陷,叶片组织干枯、皱缩或者扭曲变形,病斑会连接成片。二是幼果。发病初期,发病部位出现圆形褐色小斑点,之后逐渐扩散,病斑主要出现在果皮部位,多个病斑连接形成大病斑;发病后期,病斑逐渐破裂,影响果实质量,导致果实发黑枯死。三是新梢。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者长圆形病斑,边缘为褐色或者深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间开裂,导致新梢枯死。四是其他部位。其他部位发病与新梢症状比较相似,会导致整穗发育不良,造成果实干枯和脱落。

3.2 发病规律

黑痘病的病菌主要在病叶或者病枝蔓残体上越冬,在第2年产生分生孢子,在风雨作用下传播,潜伏周期为3~7 d。此外,带病苗木在调运过程中会远距离传播。黑痘病对葡萄幼嫩组织的为害较大,在植株生长阶段,如果遇到潮湿多雨的环境,会增加发病概率。在幼嫩组织生长阶段,如果干旱少雨,不易发病。在葡萄开花前后至幼果阶段,如果降水较多,或者葡萄园管理粗放、嫩梢处理不及时,会增加发病概率。

3.3 防治技术

带菌苗木或者采用插条方式能够传播黑痘病,因此要做好苗木消毒管理工作,选择没有病害的苗木,常用的消毒剂包括15%硫酸铵溶液、5%硫酸铜溶液、10%硫酸亚铁+1%粗硫酸、3~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将苗木浸泡在上述的任何一种药液中3~5 min即可。病菌能够在病残体上越冬,之后产生分生孢子,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减少病原菌数量,降低发病概率。在冬季剪除病枝和病叶带出葡萄园集中烧毁,然后喷洒药剂,药剂可以选择3~5波美度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原粉300倍液、10%硫酸亚铁+1%粗硫酸。不同品种的抗病能力不同,应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选择抗病能力强、商品价值高的品种。减少病原菌数量,科学合理施肥,在定植前做好采收工作,适当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葡萄抗病能力,控制好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避免过度施入氮肥。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葡萄园积水。做好杂草清理工作,提高葡萄园通风透光性,降低田间湿度,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菌扩散和蔓延。可选择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及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4 葡萄毛毡病

4.1 为害症状

葡萄毛毡病主要由癭螨寄生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嫩梢、幼果、卷须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背面会出现不规则病斑,之后逐渐扩散和蔓延,呈隆起泡状,表面会有白色绒毛,之后逐渐变成褐色,造成叶片脱落、干枯。

4.2 发生规律

癭螨会在枝蔓出皮缝隙内越冬,在第2年随着幼芽萌发逐渐转移到叶片背面进行为害,会汲取汁液,导致叶片长出茸毛,并且在为害部位产卵。在葡萄整个生长阶段都会为害,直接为害嫩梢部位,造成幼果脱落。

4.3 防治技术

在冬季要彻底做好园内枯枝和落叶清理工作,并且集中烧毁和深埋枯枝、落叶。在葡萄采收后,要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洒,全面灭杀病菌。在葡萄展叶后,如果发现其出现明显病症,要及时摘除发病部位,并且带出园外集中销毁,防止病害扩散和蔓延。如果病害数量较大,可以选择药剂喷洒防治,选择2%阿维菌素3 000倍液或者20%三磷锡2 000倍液。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在苗木运输过程中毛毡病会传播和蔓延,可以将苗木浸泡在30~40 ℃的温水中3~5 min,然后浸泡在50 ℃的温水中5~7 min,能够有效灭杀癭螨。

参考文献:

[1]党伟,谢鸣,范嘉林,等.葡萄不同生长时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烟台果树,2017(4):55-56.

[2]仇璇,冯斌,曲恒.葡萄霜霉病的侵染规律及其防治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17(1):120.

[3]李卓,周婷婷,杨超,等.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抗病和感病品种过程的组织学观察[J].园艺学报,2017(5):861-870.

[4]沈伶俐.葡萄霜霉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6(5):27-29.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葡萄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