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不要讲竞争?

2023-07-17 09:34王雪
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凯文竞争家长

王雪

知识创造与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在中高考制度下,学习上的竞争早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一方面,适度的竞争可能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无序的竞争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病。单向度的考核标准可能会培育出单向度的人,训练有素但缺乏创造力,导致“我们好像都一样”。然而,学习本身真的需要竞争吗?学习要不要讲竞争呢?

理想状态下的学习应是富有创造力的,不具有排他性。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将竞争作为不可或缺的学习动力。那么,于现实而言,我们能完全抛弃竞争吗?学习本身的意义和制度附加的功利目的该如何平衡?是社会在干扰教育还是教育在卷动社会?问题出在哪里?近日举行的第二届青少年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教育论坛,邀请了众多专家及学者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学习与竞争是什么关系?

学习上的竞争是好是坏?学习到底要不要讲竞争?如何正确看待学习与竞争的关系?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党委副书记陈雪芬认为,学习讲竞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有的学校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座位选择挂钩,让学生按照考试排名依序选座。这对学习成绩弱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性的伤害,学生一进教室就会想到“我不够好,我不配坐在前几排,我是很差的”。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表示,学生会将他人的否定内化为自我批评、自我否定,即使日后功成名就,自卑心理也难以消弭。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持辩证观点。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应该竞争的人不竞争,不该竞争的人在竞争”。家长在竞争、老师在竞争、学校在竞争……而孩子不愿竞争,自然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跳楼自杀。另外,郑毅表示,孩子在步入社会时不具备竞争力,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形成规矩意识、竞争意识,长大后遇事就容易走极端。郑毅之前做过留守儿童调查,发现这类孩子的父母多在孩子6岁后回来陪伴。但其实,孩子的习惯应该在6岁之前培养,这样他们长大后才能形成自觉。他认为,竞争是人的心理活动本性,竞争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在玩耍中也有竞争。他提倡教育工作者应该跳出竞争意识,重视健康心理,适应变化的社会,去制定教育方案。

对此,和睦家医疗集团副总裁、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认为,“学习要不要讲竞争”是一个伪命题。按照现在中考的分流制度,有1万个孩子上高中,就有1万个孩子要进职高,多少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读职高?而且这种危机意识,从高考提前到了中考。中考成了一个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这就是社会现状,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徐凯文认为,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分流掉。而且现在社会的焦虑程度明显升高,家长会比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危机,并且过早地将这种危机意识投射到孩子身上。

学业竞争的根源是什么?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追究学业竞争的根源,却不仅在学生。家长的过度焦虑,是否是引发孩子学业竞争的重要因素?社会的高速发展,是否加剧了教育的内卷?本次论坛活动,专家及学者们为解读教育竞争提供了两种视角:一是家庭,二是社 会。

郑毅认为,家长的过度参与,严重打乱了孩子的成长节奏。有的家长过度焦虑,剥夺孩子的睡眠时间。孩子睡眠不足,抑郁风险就会增加。家长既对孩子过度施压,又不注重培养孩子的“逆商”,导致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在过度施压的同时,家长还存在对孩子过度保护的问题。徐凯文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除了睡眠,孩子的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严重不足。有校长称,因担心孩子在活动中受伤被家长追究责任,学校被迫取消户外活动,以免学生出事。

陈雪芬表示,这是很多学校都面临的难题,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越来越普遍,家长这几年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对老师也很挑剔,甚至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老师的行为。其实,惩戒和表扬就像硬币的两面,都应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徐凯文认为:“孩子的天性就是要跑、要跳、要闹。如果把这些都限制了,实际上就是把孩子关起来 了。”

对此,盘仲莹表示,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问题的映射。她曾遇到过很多患有厌食症的孩子,孩子都已经住院了,家长的沟通方式还是指责式、挑剔式的。这让她感觉到,家长的问题不解决,孩子的问题很难解决。

那么,从社会波动的角度分析,教育在社会中的角色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李婧娟表示,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讲竞争,尤其是就业的竞争直接导致了孩子的学业竞争。一个社区工作岗位的招聘都要求应聘者是985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终录取的可能还是“清北”的学生,这让家长如何不去竞争?另外,教育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功能,家长也裹挟其中,整个行业都弥漫着焦虑情绪。从教育及其周围的生态来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在卷。各个行业都在进校园,各级各类部门都对学校进行评估、评价,也会对教育造成干扰。

再看家庭这个小生态,家里所有人都在参与孩子的教育,人人关注、人人焦虑。孩子成为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焦点,处在风暴漩涡的中心。盘仲莹对此深有感触。她说,社会各界都在介入教育,试图把学校变成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什么问题都要教育去解决。所以,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不仅要谈校园,还要谈社会。

徐凯文指出,当代社会,“焦虑”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人们的耐焦虑程度也逐渐提高。青少年是社会中最薄弱的环节,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社会的齿轮将人们卷进去转动,人们不得不参与这场竞争,难以自主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主筆王珊则认为,学业竞争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社会的导向有关。我们应该思考:社会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如果希望年轻人步入社会时具备竞争力,那么年轻人可能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早些年,我们更多倡导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对社会有用,并不一定要学习成绩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现在很多孩子被洪流裹挟着走,没时间思考自己的心之所向。孩子没有目标,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只知道现阶段要把成绩搞上去。

没有竞争,动力何来?

如果学习不讲竞争,学生的动力从何而来?升学率怎么上去?陈雪芬认为,孔夫子提倡的“因材施教”现在依然适用。好成绩并不是靠竞争来实现的,竞争不是学习的动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优势、特长和兴趣,只是学习潜力在学生时代尚未被激发,也可能是動手能力比较强,擅长学科外的事情。多一把尺子衡量孩子就可能多一个人才,在学习上竞争,可能会忽视孩子在学习之外的优点。而给予学生学习动力,首先要了解学习是怎么发生 的。第一,学习一定是主体参与。学生要自己愿意学、主动去学。她指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会在学习的时候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也是老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第二,学习要发生,必须建立链接。把舒适区里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区里的知识、经验建立链接。舒适区的知识经验越多,链接就越容易。触类旁通,学得就越快。第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正向激励。学生往往是自己擅长什么或者认为什么重要,就会愿意用力去学。

以上三个条件都和竞争没有关系,学习应该是一个非常多样且个性化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竞争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也应是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一定是教育的个性化。学校和家庭一是要提供安全、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其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养成终身学习的开放心态;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陈雪芬在一线工作30年。她用实践证明,一个班级氛围好、班风好,学风也会好,学生学习成绩自然就好。同时,老师也会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有良好的人际支持,能够让学习者心情愉悦,学生的整体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如何赋予孩子竞争力?

面对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如何做出改变?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赋予孩子走向未来的能力?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毛爱珍表示,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一个人在身体不健康的情况下,很难拥有学习动力,学习与成长同样需要强健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是“大药王”,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健身去治愈。用健身来健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孩子拥有强健体魄,才能拥有美好未来。

关于这个问题,徐凯文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评论:“中考体育结束以后,孩子再也不愿意运动了。”这让他感受到,好像什么事情一旦纳入考试,就会变成孩子不喜欢的事情。他认为,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身心健康且幸福地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好奇。我们这个时代,要竞争的是创新创造能力。真正优秀的人不是复制机器,人类复制不过AI。

陈雪芬认为,这可能与学校的办学价值观有关系。学校有了为每个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一切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教书育人,心育是基础,全员性的教师心理培训特别重要。一是通过每周的心理课和常态化的积极心理社团活动,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仁爱、勇气、自律等积极心理品质,如同中医“治未病”一样,提升学生心理免疫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做好家校共育,用菜单式的家长学校系列培训和工作坊的方式解决他们共同的问题。三是生涯教育,让孩子能够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天赋和优势,找到合理目标,从而把学业发展、专业选择、升学择业联系起来。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道,择己所爱,择世所需。有了奋斗目标,孩子就会有学习动力。

当下以分数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改变,不存在竞争的学习可以实现吗?李婧娟认为,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同样可以做出改变。透过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竞争?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提升自己、促进社会进步。如果是有积极意义的竞争,那何尝不可?她的观点是,竞争终究是跟自己竞争,去超越自己,去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一个人的内驱力。竞争也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富有积极意义。在徐凯文看来,人生其实是跟自己比较,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其他所有人都干掉。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身变强大。

如果有一艘船,登上就可以获得幸福,但船上的位置是有限的,没有登上的人就要等下一趟。这个慢慢等待的过程,需要家长在孩子身边耐心陪伴。盘仲莹建议,家长要学会等待,帮孩子疏解焦虑,给孩子一些成长的时间,允许孩子成长得慢一 点。

猜你喜欢
凯文竞争家长
会飞的机器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感谢竞争
凯文·杜兰特 危险关系
家长请吃药Ⅱ
恍若隔世 凯文·加内特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